目前,中国海军拥有艘主战舰艇,而美国海军现役作战舰艇共艘,中国海军舰艇数量已经超过美海军。但是,在战舰吨位、性能、舰龄等方面,中美海军存在着一些差距。如何补齐这些短板,成为中美海军未来发展的侧重点。
首先,海军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和对外军事干涉的主导力量,所以美国海军注重的是远海作战能力,这就决定了美舰必须要大吨位,这样才能具备介入全球热点局势的能力。中国海军的定位与美海军不同,中国海军是近海防御型,主要维护中国近海利益,所以中国海军的小吨位战舰较多,大型战舰数量比美海军少。
例如:美国海军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70多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33艘大型两栖战舰,而中国海军拥有3艘航母、48艘驱逐舰、11艘大型两栖战舰,大型战舰数量明显比美海军少。而在中小型战舰方面,中国海军拥有艘近海巡逻舰、44艘轻护舰,而美海军仅拥有10艘近海巡逻舰。至于护卫舰,美海军暂时没有,但正在建造新一代“星座”级护卫舰。
虽然美国海军大吨位战舰数量更多,但中国海军占据一个明显的优势——舰艇更新。据数据显示,中国海军舰龄中位数为13.8年,而美国海军舰龄中位数为23.3年。军舰舰龄更小意味着配备的设备更新、信息化能力更强、状态更好,如果未来美海军无法更新换代,将会被中国海军逐渐赶超。
例如:美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服役,当时建造的一批次的驱逐舰的舰龄达到30多年。中国主力战舰D驱逐舰服役于年,舰龄要比美舰小得多,中国更先进的万吨大驱的舰艇也要比美舰更小。起步晚有起步晚的好处,大驱搭载双波段雷达,对空、对海探测能力要比“宙斯盾”战舰更强。
目前美国有4家造船厂可以建造军舰,其中纽波特纽斯船厂将主要精力投在了航空母舰上,但由于美国船厂正在为熟练劳动力和供应链苦苦挣扎,造舰速度达不到预期。此外,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倾向于孤立主义,不太愿意耗费太多的军费造新舰,这给美国海军发展带来严重阻碍。五角大楼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想尽各种办法说服国会,计划将现役作战舰艇艘进行扩充。
然而,美国新项目却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包括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CG(X)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FlightⅢ在内的大型新舰都面临造价昂贵、量产难等问题。这是由于美国海军太过于急躁,将很多新技术堆砌在战舰上,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从性能上来看,朱姆沃尔特级采用全电推进动力系统、舷侧垂直发射系统,以及能爆发出相当一个炮兵连的M火力的先进舰炮系统,综合作战能力强悍。但由于采用了太多新技术,该舰造价攀升至80亿美元,这已经超出了美海军的承受能力。
而CG(X)巡洋舰计划已于年项目终结,另外阿利·伯克”级驱逐舰“FlightⅢ首舰近日虽然已经交付于美国海军,但是伯克Ⅲ驱逐舰只能说是一款应急产品,并不会对美国海军提升多少实力,被寄予厚望的是还在设计中的新一代驱逐舰DDG(X)。
由于建造新一代大型战舰耗费的资源太多,美海军决定重新建造护卫舰,第一艘“星座”级将于年交付使用,美海军计划至少建造10艘。
“花钱少,办事多”,“星座”级配备32单元的垂发系统,可装备“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和“标准-2”远程防空导弹,此外还可装备反潜装备、声呐和鱼雷诱饵,能极大提升美海军的近海防御能力,并且未来有望成为美海军航母编队的一员。
在研发新一代大型战舰的同时,美国海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