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还是邀请小“氢”来讨论一个对全人类非常重要的课题。“星际旅行”,同时也会聊到刘慈欣小说《三体》中的相关情节。
小“氢”:老大您好,今天你神色好严肃哦。是不是世界大战开始了?氢弹又要重出江湖了?
我:你这个好战分子......今天是叫你过来讨论严肃话题的。一个对我们人类未来至关重要的话题——星际旅行。今天你又是主角啦
小“氢”:哇,这个话题可以有。我知道你为什么叫我来了。星际飞船的动力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无论是传统的化学燃料火箭还是未来的核聚变辐射发动机都离不开我的支持哦。
我:bingo,跟聪明的元素讲话就是不累啊。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起一本小说《三体》,其中就有一段是人类争论宇宙飞船的动力系统的,里面就涉及到化学燃料发动机、核聚变工质推进发动机、核聚变辐射发动机,不过这几个发动机倒是都离不开你们氢元素。
小“氢”:哦,这本书是好书,我也阅读过了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章北海将军。他是一位藏在黑暗中的面壁者,他的面壁计划无人知晓,沉默却坚定。他以令人费解的”胜利主义“掩盖了他要为地球保留文明火种的计划。首先进入太空军,然后获得支援未来的批准,在进入冬眠前用陨石子弹毫不留情地击杀了阻碍核聚变辐射发动机的研究者,在即将迎战水滴探测器前获得了支配”自然选择号“的权限并在最关键时刻带领7艘恒星级舰船逃离了水滴的致命打击。
我:。。。。。。
小“氢”:怎么了老大,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我(郁闷):你都快把我的话讲完了。。。。。。不过你说得不错,章北海将军对恒星级飞船的发展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他完成了使命,给地球保留了文明的种子。但结出的果实却是黑暗的文明,不过我想这已经是超出面壁计划外的结果了。
小”氢“:不过人类想控制住我们的聚变能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我所知,目前的核聚变方案是将我们氢原子变成等离子体后,使用用磁场约束其作环形运动。然后使用波加热技术不断提高等离子体的温度,直到氢原子核本身可以在高温下产生核聚变,维持等离子体的温度并输出能量。目前成绩最好的应该是中国合肥的人造太阳,创造了万摄氏度下运行了17.6分钟。而未来的目标必须是上亿度的高温,核持续不断的工作,所以前面还有不小的挑战呢。
典型的托卡马克装置
托卡马克内部
我: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在路上了。我已经可以憧憬了:未来即使不能造出太空电梯,我们也可以将一些列工业设备和飞船部件先通过化学火箭发射进入地球轨道,然后在轨道上进行行星际核动力飞船的组装,将下一个跳跃目标定在月球。行星际飞船展开为月球基地,逐渐摆脱对地球能源、氧气、水、材料的需求,并为下一步更远的太阳系航行作准备。
小”氢“:老大,你真的是太会想象了。不过人总要有理想,说不定哪一天就实现了呢?
我:说的好,小”氢“下一集是你最后的一次独角戏罗。我们要讨论齐柏林飞艇的故事了。
小”氢“:什么。。。。。这个故事会严重损害我的形象的。不要锕,老大。
我:就这么说定了,爱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