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的汉服,距离大产业还有多远的路要

“有袍子扩列嘛?留Q。”

袍子,汉服爱好者。扩列,交友,Z世代“黑话”。——新潮的簇拥者,碰撞千百年前的时代所有物。一边是一场名为“复兴与传承”的民族文化大义,另一边,是追求小众、潮流、特立独行的不羁。

年,网名为“华夏血脉”的陕西网友在新浪舰船知识网络版军事历史论坛发表《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一帖,唤起一场民间汉服文化复兴运动。

年,“壮志凌云”王乐天汉服着身,成为第一个公开报道中穿汉服走上街头的爱好者。接下来的十六年中,汉服在各地开展的祭祀活动、电视综艺节目、民间课堂等形式中不断走入大众视野。

依托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借助技术的进步,汉服文化传播的边界被不断拓宽。从早前的贴吧,到微博,至今日的B站,抖音,这一传统事物步入了被现代文化“接纳”——但需慎提“融合”的进程中。

萌新初入汉服吧,辨“山”,拥“改”,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坑”。前者所代表的原创设计被山寨现象防不胜防,多发于新人不具备鉴别能力,而从后者可窥见的是,这一爱好者圈子中,传统形制拥护者和改良派别为主流的两大阵营分立,长久争吵不休。

除此之外,因为长期缺少行业层面公认的形制规范,汉服本身的认知度又常常落后于其传播。而在该过程中,又不断被“污名”所累。

“现在市场比较混乱,网上能搜到的汉服并没有形制参考,很多不能称作汉服,更不能称之为改良汉服。”

“afoxmeng”颇为无奈。这个24岁的年轻女孩子,在上海从事互联网金融相关职业,在B站,她是一个拥有十多万粉丝的知名汉服UP主。

“徐娇”不够

年,泛二次元时尚品牌公司载艺星辉联合徐娇共同打造汉服电商品牌“织羽集”,徐娇在周星驰电影《长江七号》中反串饰演“儿子”一角走红,其个人生活中也是知名的泛二次元文化爱好者,尤以年着汉服参加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偶像来了》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9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