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舰拍成万吨巨舰继承暴力美学可带巡航

俄海军新锐解析——型远洋巡逻舰“瓦西里·贝科夫”号

作者:王笑梦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年一度的海军节上,有一艘非常独特的俄军隐身舰,这就是俄海军新锐——型远洋巡逻舰“瓦西里·贝科夫”号。有意思的是,该舰并非北方舰队属舰,而是从遥远的黑海一路开来的,证明了这并非是一艘只能够在近海打转的军舰,而是名副其实的远洋巡逻舰。

1、参加俄罗斯海军节活动的黑海舰队型远洋巡逻舰“瓦西里贝科夫”号。

高尔基造船厂的战舰们

“瓦西里·贝科夫”号的诞生之地是黑海舰队著名造船基地之一的泽廖诺多利斯克-高尔基造船厂。年,位于俄罗斯联邦内陆腹地的鞑靼斯坦共和国泽廖诺多利斯克的高尔基造船厂开工建造了这艘型巡逻舰的首舰,随后的同型舰也在这个造船厂建造着。

2、在泽廖诺多利斯克-高尔基造船厂中建造的型远洋巡洋舰。

要区分的是,位于伏尔加河畔高尔基市的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有时候也被称为高尔基造船厂,而真正被正式以高尔基命名的船厂其实是泽廖诺多利斯克市的这个船厂。高尔基造船厂是苏联时代一个重要的中小型舰艇建造基地,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建立在当地的一座修船厂,二战的时候随着西部苏联红军的东撤,将很多造船设备运到了该地,船厂于是开始为苏联海军生产潜艇。

3、泽廖诺多利斯克-高尔基造船厂自苏联时代以来就是中小型舰艇和内河客船的建造基地。

战后,高尔基造船厂和泽廖诺多利斯克船舶设计局密切合作,专门建造猎潜艇和小型护卫舰,比如著名的型猎潜艇(北约称之为喀朗施塔得级),对该艇的仿制成就了中国海军的型猎潜艇。此外,型小型反潜舰(北约称之为波蒂级)、型小型反潜舰(北约称之为格里莎级)、级轻型护卫舰(北约称之为科尼级)等也都是高尔基造船厂和泽廖诺多利斯克船舶设计局合作的产物。

4、泽廖诺多利斯克-高尔基造船厂建造了一大批猎潜艇和巡逻艇。

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海军开始规划设计一种至吨级的轻型护卫舰,以取代现役科尼级护卫舰、帕契姆级和格里莎级小型护卫舰,新舰项目代号“”,后被命名为“猎豹”级。这项任务仍然交给了有着丰富建造中小型舰船经验的泽列诺多尔斯克船厂,不过设计局变成了位于列宁格勒的金刚石中央海军设计局。

首舰“雏鹰”号的准备工作在年展开(厂方编号No.),年5月正式开工,在苏联解体后建造工作仍未完成,直到年7月才下水,年接近完成,但由于资金短缺,该舰后续舾装工作时断时续。年10月3日,“雏鹰”号改名为“鞑靼斯坦”号(厂方编号No.),计划代号也改为“”。该舰原本计划于年6月加入波罗的海舰队,但到年7月才重新下水,并且就近改拨给里海区舰队。年8月31日,“鞑靼斯坦”号终于加入里海区舰队服役,并作为舰队旗舰。

5、里海区舰队两任旗舰,左为前任型“鞑靼斯坦”号,右为现任K“达吉斯坦”号。

“鞑靼斯坦”号护卫舰建成后吸引了越南海军的目光,订购了4艘改进后的E“猎豹3.9”级护卫舰,成为其主力舰艇。而在为越南海军建造E舰的同时,“鞑靼斯坦”号护卫舰的姐妹舰“信天翁”号自年下水后就一直泡在水中,越南人的资金救活了这艘舰。

该舰在充分借鉴E型护卫舰改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俄海军最新技术发展成果,进行了诸多重大改进,计划代号改为“K”,舰名换成了“达吉斯坦”号(舷号)。“达吉斯坦”号于1年4月1日下水,2年11月28日加入里海区舰队服役,并接替“鞑靼斯坦”号成为舰队旗舰。另外一艘同型舰“暴风海燕”号至今未完工。

6、叙利亚战争爆发初期,俄罗斯海军里海区舰队4艘舰艇向叙利亚境内的恐怖组织目标发射了26枚巡航导弹。

“达吉斯坦”号的最大改进是取消了向前倾斜发射的3M24DU反舰导弹,而在主炮后面的B炮位上安装了舰载的8联装3P-14UKSK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出口型号为3S-14E),可以混合装填“口径-NK”系列反舰、反潜、对陆攻击型导弹,该弹是出口市场上异常红火的“俱乐部”导弹的俄军自用型。

在地处封闭的里海中,“口径”导弹的火力绰绰有余,其射程千米的反舰型号可以完全覆盖平均宽度仅千米的里海海域,而里海沿岸海上力量也没有先进的潜艇,反潜型号基本用不上。在俄罗斯对叙利亚极端武装的打击中,“达吉斯坦”号就发射了射程千米的对陆攻击型巡航导弹,足见一坑多用的多用途垂直发射系统为现代海上作战带来的便捷。

此外,泽廖诺多利斯克设计局和泽廖诺多利斯克-高尔基造船厂搭档还研制生产了暴徒M级小型导弹舰,并在打击叙利亚极端武装的战斗中发射了“口径-NK”巡航导弹。

7、“暴徒-M”级小型导弹艇后视图,可见上层建筑顶部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黑海守护者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敏锐地觉察到黑海地区的不安定局面。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因为南奥塞梯问题爆发了一场短时间但激烈程度堪比车臣战争的武装冲突,在这场冲突中,俄罗斯黑海舰队首次参加战斗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俄格海上冲突虽然以俄黑海舰队胜利而告终,但是也暴露出黑海舰队舰只老化,战斗力捉襟见肘的窘境。到了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围绕克里米亚问题爆发冲突时,黑海舰队更是只能够以凿沉退役的卡拉级“奥恰科夫”号巡洋舰的办法来堵塞乌克兰海军的出海航道。这些爆发在黑海沿岸的冲突使得俄罗斯对黑海舰队的建设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先后建造的多艘新型导弹护卫舰、小型导弹舰、常规潜艇等都配属在了黑海舰队,以确保在这片纷争不断的海区保持强有力的海上存在。

8、在俄格海上冲突中立下战功的俄罗斯黑海舰队“幻影”号导弹艇,水兵正在冲洗导弹发射筒。

除了主战舰艇外,黑海舰队的沿海巡逻舰艇也老化严重,格里莎级这样的老舰几乎没有什么用处了,所以只能够出动导弹护卫舰、大型导弹艇来执行日常的巡逻任务和对西方舰艇的跟踪作业,使得本就不多的主力舰徒增了不少机械损耗。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决定为黑海舰队添置数艘吨位适中,拥有较好航行能力,具有一定武装的新一代巡逻舰,这就是型巡逻舰。

这次没有让轻型舰艇设计经验丰富的金刚石中央海军设计局和泽廖诺多利斯克设计局接手,而是由位于圣彼得堡的北方设计局负责,该设计局以设计大型水面舰艇见长,由其设计一艘巡逻舰足见俄罗斯海军对该型战舰的重视。

9、北方设计局公布的型巡逻舰模型,注意尾部起竖的集装箱式巡航导弹发射装置。

型巡逻舰项目最初总共建造6艘,全部装备黑海舰队,后来有报道称这一数字未来可能增加到12艘,在优先装备黑海舰队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大舰队用于保护领海和边境巡逻,并在海里专属经济区内进行长时间巡逻,打击走私和海盗,搜索和救助海上遇险人员。

另外,对于战斗民族来说有一艘不错的水面舰艇平台不用来打仗就是浪费。因此,型巡逻舰从设计之初就采用了模块化的理念,可根据任务需求安装不同的武器设备,一旦到了战时可进一步加强导弹武器作为轻型护卫舰来使用,用于保护海军基地和己方海上交通线,并为运输船队提供护航,甚至直接打击敌方水面舰艇等。

10、型巡逻艇排水量吨,但在俄罗斯摄影师的镜头下犹如万吨大驱。

3年的圣彼得堡国际海事防务展上,北方设计局首次展出了型巡逻舰模型,年又公布了设计效果图,同年2月首舰在泽廖诺多利斯克-高尔基造船厂铺设龙骨。之所以还是选择这家位于内陆的造船厂,一方面因为其拥有丰富的建造中轻型水面舰艇的经验,另一方面建成的战舰可以顺着水道直接进入黑海水域,而不用在北方建造后绕半个地球来到黑海,这其实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沿岸造船基地失去后的不得已而为之。

小军舰大学问

型巡逻舰排水量吨左右,舰长94米,宽14米,吃水3.4米,主动力装置为2台科洛姆纳16D49柴油机,另有4台各千瓦柴油发电机和1台千瓦柴油发电机,全速达30节,舰员80人,自持力为60天,航程海里(16节)。

型舰排水量并不大,比我军的型轻型导弹护卫舰大一点,但却采用了非常多的新颖玩意儿,加上模块化设计,使得该舰拥有不俗的战斗力。该舰外形上采用隐身设计,除了上层建筑、桅杆和主炮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裸露的设备,而上述设备也都进行了隐身修型,因此该舰的雷达反射面积要远小于同等级的战舰。

11、巡逻舰选用了一门新型的A-M型57毫米舰炮。

该舰主炮采用一门新型的A-M型57毫米舰炮。顾名思义,A-M是A-舰炮的改进型,说白了就是“刀削土豆”版。俄罗斯的57毫米舰炮历史悠久,苏联设计师格拉宾以二战末期缴获的德国FlakGert58型55毫米/77倍径高炮原型炮为基础研制了苏联的57毫米高平两用炮。有趣的是FlakGert58型高炮研制初衷,也是为德国陆军和海军共同研制一种通用高炮,海军主要将其用于“年C型(年型)”驱逐舰计划(舰号Z52-Z56,有资料称Z52-Z58),这是一种防空驱逐舰,主要武器为3座双联装毫米C41M高平两用炮以及新研制的单管55毫米和30毫米高炮。

当然,该计划和战争末期很多德国武器研制计划一样最终夭折,而生产出来的2门FlakGert58型高炮原型炮也落入了苏联人之手。苏联最终于年底设计制造出了新型57毫米高炮样炮,并通过现场测试,年1月该炮定型生产装备苏联红军,这就是著名的S-60型高炮。除了装备陆军外,苏联还在该炮的基础上相继研制了舰载的ZIF-71单管57毫米舰炮、ZIF-31(B)双管57毫米舰炮、SM-24-ZIF双管57毫米舰炮(潜艇用)、ZIF-75四管57毫米舰炮等多个型号。

12、这是第一代ZIF-75型四联装57毫米舰炮,充满了红色帝国的暴力美学。

这些是苏联第一代57毫米舰炮,到年代末,苏联设计师丘林开始研制新型的全自动AK-型57毫米舰炮,其主要设计指标就是炮塔无人化,可以安装在小型舰艇上。与ZIF-75等老式57毫米舰炮相比,AK-可以链式供弹,并不间断地通过外部水冷系统为炮管降温,两根炮管每根拥有发的弹箱,因为布置该炮不用穿透甲板,这对于小型舰艇非常关键。

AK-的改进型就是A-型57毫米舰炮,这是一种采用了AK-型单管76毫米舰炮设计思路的单管57毫米舰炮。该炮被装在一艘PE型试验炮艇上,这艘炮艇最初是为了测试AK-近防炮的,于年1月7日完工后交付黑海舰队使用。

13、AK-是苏联第二代57毫米舰炮,采用全封闭全自动炮塔,不需要穿透甲板就能够安装。

PE艇的母艇是以领海巡逻和水域警戒为主要任务的P型“侧板”级边防警戒艇,但它却拥有装有类似M型“图里亚河”级大型鱼雷艇才有的上层建筑,因此北约方面将其单独列为“牛虻”级,而在此艇基础上发展出了MR型导弹艇,也就是上文格鲁吉亚海军的那艘“第比利斯”号导弹艇的型号。

A-炮虽然在PE试验艇上进行了充分测试,但最终没有能够装备苏联红海军,原因是这种非触发引信的57毫米弹药防空效果一般,射击低空快速反舰导弹的效果不如76毫米舰炮。

14、装在PE试验艇上的A-型57毫米舰炮,该炮是一种单管57毫米自动炮,但没有在苏军列装。

年4月14日在一次太平洋舰队的实弹演习中,一枚带有残存燃料的RM-15M反舰导弹靶弹误击中了“季风”号小型导弹舰(型纳努契卡I级大型导弹艇),该舰上的近程防空导弹没有能够做出反应,加之是早期型号没有AK等近防炮,只有AK-舰炮的炮手对着靶弹猛烈开火,但最终由于该炮防空能力有限,导弹靶弹还是命中了这艘倒霉的小型导弹舰,沉没在了阿斯科尔德南部,舰上39人死亡,37人获救。

15、被击沉的“季风”号小型导弹舰。

随着美国海军引进博福斯MK3型57毫米舰炮,赋予了MK-的新代号装在了濒海战斗舰上,俄罗斯也重新复活了A-舰炮项目,并应用现代科技成功升级为了A-M,使其能够安装在吨级的小型战舰上。

该炮采用隐身炮塔,重6吨,射速发/每分,最大射程12千米,射高米,俯仰角-10°~+85°,备弹发,主要是53-UOR-U型高爆弹,能够在零下40°到50°的温度下稳定作战,基本涵盖了俄罗斯海军舰艇可能遇到的各种极端温度。型巡逻舰之所以选择A-M舰炮,主要看中的还是其适中的威力和小吨位,毕竟作为一艘巡逻舰并不依靠这门主炮来防空或者是反舰。

16、安装在型巡逻舰上的A-M舰炮,注意与苏联时代的试验型号相比进行了隐身处理。

型巡逻舰目前只装备有一套8联装的3М47“弯曲”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备有8枚9М39“针”导弹,是同型肩扛式导弹的海军型,只具有6千米的防御射程。

17、3M47型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可以装载8枚防空导弹,图中悬臂是空的。

不过,在该舰空着的B炮位上还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增加两套6联装的3S90E冷射式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于发射9MM(Buk-M2)型防空导弹,也就是我们熟悉的SA-N-7/12防空导弹,是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主要区域防空导弹,只是老旧的单臂发射系统换成了更加方便的垂直发射系统。

9M导弹由俄罗斯阿尔马兹·安泰设计局下属的革新者机械制造联合体生产,弹体中部的控制翼面后移,射程达45千米,具有20千米反巡航导弹和反弹道导弹能力。5年推出的9MM放弃了单臂倾斜发射、转轮垂直发射等模式,改为模块化的垂直冷发射方式,改进后的燃料使导弹最高速度达到1米/秒。不过,目前首舰“瓦西里·贝科夫”号是没有这一导弹系统的,相应的火控雷达也没有安装。

18、未来将在B炮位安装3S90E冷射式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区域防空导弹。

该舰尾部有一个面积较大的直升机甲板,前方则是一个伸缩式机库,除了能够携带卡-27PS救援直升机外,还可以选择携带2架无人直升机。目前有可能上舰的是同轴方案的BPV-无人直升机,该机最大起飞质量为千克,体长小于5米,有效载荷可达千克。

这架无人直升机可以在空中停留长达5个半小时,并在距离巡逻舰千米的地方飞行。同轴旋翼的设计可以提供无人直升机更好的悬停精度,因为这种旋翼布局对阵风并不那么敏感。如果使用无人直升机,则需要将集装箱式操控单元安装在直升机甲板下的坞舱中。

19、型巡逻舰可以搭载一架卡-27PL直升机。

型巡逻舰的直升机甲板下方是一个多功能坞舱设计,这一设计目前在23破冰巡逻舰、轻型导弹护卫舰等舰艇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是一个长方形多用途模块化任务舱,舱室顶部有滑轨式起重机用于移动和安装各任务模块。

该舱室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都有独立的水密门隔开,以保证部分“湿舱”作业时其他舱室的水密性,这也是美国“自由”级设计上的经验。由于直升机甲板可以向两侧翻起,因此这个多功能任务舱内可以摆放2套集装箱式的4联装“口径-NK”巡航导弹,或者是出口版的“俱乐部-K”集装箱式垂直发射系统,可混合装填发射亚音速的3M-54E1反舰导弹、3M-14E对陆巡航导弹以及91RE2反潜导弹,由中央隔舱内的指控舱操作,极大地拓展了这艘巡逻舰的使用范围。

20、直升机库下的坞舱内可以搭载2个标准集装箱,即可以变成医疗方舱,也能够作为巡航导弹发射单元。

之所以将这个多功能任务舱称为坞舱,是因为这里确实可以携带一艘10吨级的型高速突击艇。该艇适用于海上特种作战以及两栖渗透作战,还可以为海军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或是执行巡逻、登临查检等任务。

该艇吃水浅,壳体装甲化,速度可达每小时75千米,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既可以在公海上作业,也可以在海岸附近航行。该艇长10米,宽3.6米,可以容纳12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此外,舰舯部两侧还有2艘硬式橡皮艇可用于勤务作业。

21、坞舱中可以携带一艘10吨级型高速突击艇,船壳装甲化具有良好的防御能力。

型巡逻舰的主雷达是和型导弹舰相同的5P-26“正像M1”X波段3D单面有源相控阵雷达,安装在舰桥顶部的圆形雷达罩内,主要用于对海和对低空搜索,能够探测潜望镜和落水者,最大探测距离80千米,对0米高度反射截面积大于1平方米的空中目标探测距离为50千米。此外,在封闭式桅杆顶部的结构中还留有S波段固态相控阵雷达的安装空间,以在未来对空探测能力提升的空间。

此外,该舰还拥有一套MR-火控雷达用于控制主炮,一套Pal-N舰载导航雷达,以及一套TK-25E电子对抗(ECM)系统。TK-25E舰载电子对抗系统旨在拦截机载和舰载目标捕获雷达、武器控制雷达和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的雷达波,进行自动信号分类,确定攻击舰艇的最大威胁,并在威胁方向实施干扰。水声对抗方面,舰尾安装有一套“暗礁-M”低频被动拖曳阵列声呐,配合舰首的“绿头鸭”中频主动声呐,具备良好的搜潜和反水雷能力。

22、型巡逻舰的舰桥和作战指挥中心。

结语

型巡逻舰首舰“瓦西里·贝科夫”号于8年12月在黑海舰队入列,首批6艘型巡逻舰预计都将于年完工并陆续装备黑海舰队。此外,随着型巡逻舰多次参加海事防务展,终于迎来了外国客户的问询,8年4月阿尔及利亚表示有兴趣购买4艘火力加强型的舰,将装备包括巡航导弹、防空导弹在内的导弹武器,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导弹护卫舰。

目前,俄罗斯黑海舰队已经迎来了一波集中换装期。届时,6艘型常规潜艇、6艘型小型导弹舰、3艘型导弹护卫舰、6艘型巡逻舰将作为黑海舰队大换血的主力。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海军将在黑海沿岸重新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沿海水面舰艇巡逻防控网络,这些继承了“忘我”号护卫舰和SKR-6号警戒舰灵魂的轻型舰艇们,在面对西方舰艇屡屡犯境的重重压力下,一定还会像红海军的先辈们一样打出“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彪悍信号,顽强地捍卫俄罗斯的尊严!

23、型巡逻舰的舰员舱室。

24、型巡逻舰的轮机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56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