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人才,在我国海军长期投入较低,从21世纪才开始“补课”的情况下,中国自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对于舰船类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在中国舰船类人才中有一个叫肖飞的人,他25岁时加入马伟明院士的团队,之后为中国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让我国舰船领先欧美。那么这个叫肖飞的科研人员,究竟有多厉害?
肖飞加入研究团队
肖飞是年生人,在年时被吸纳进了马伟明院士的科研团队。当时的肖飞25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加入研究团队,就意味着自己需要分出一部分学习的精力。在权衡之下,肖飞还是加入了这个研究团队,且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中断学习,最终在数年后成功考取浙江大学的博士学位。
肖飞研究直流电推进系统
在实验室中,肖飞的认真和严谨逐渐引起了上层的注意,于是他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挑战,研究中压直流电力系统。在现代军舰发展中,军舰采用电力推进是一个趋势。而这种电力推进系统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流电系统,一种是交流电系统。
直流电系统的难点在于电流在电路中过于“直来直往”,系统要控制这些电流会更难。所以要研究直流电推进系统,需要在电控系统领域突破一系列的难关,这需要漫长的研发周期以及更长的投入。其实欧美很早以前也打算研究直流电推进,但被技术门槛吓到了,于是西方研究起了技术门槛更低的交流电推进。
然而西方研究交流电推进系统失败了,这让西方一度中止了相关项目的研究。在西方研究技术门槛更低的交流电推进系统都失败的情况下,我国研究更难的直流电推进系统会经历什么可想而知。这个项目在年时立项,一直到年时才取得了明确的成果,历经15年时间。
中国的领先
年时,全球第一台成功的直流电推进系统发电机横空出世。这台样机经过试验,确定具备真正的实战能力,于是被我国所有军舰采纳。而肖飞的成功,也让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一个掌握直流电力推进系统的国家。现在的中国军舰,在电力推进系统上已经领先了欧美。
而且不单单是军舰,这种电力推进系统还能用到民用舰船中。相较于传统的船只,采用电力推进的船只可以调整每一个部件分配到的能源,这能大大提升船只效率。此外,采用了电力推进的船只能节省很多空间,这对于民用船只来说有更大的意义,因为它意味着船能装更多的货,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可以预见,随着直流电推进系统愈发成熟,未来的世界将爆发一次“船舶革命”,就如当年电力普及后,人类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而打下了这些基础的肖飞,自然成为了我国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