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蜜蜂,一旦遭到外敌入侵,即刻会倾巢而出,依靠数量多,飞行灵活的优势群起围攻敌人,即便是皮糙肉厚的动物,在蜂群的攻击下也只能落荒而逃,蜂群战术也由此而来。
二战期间,德国潜艇部队在大西洋深处所采用的“狼群战术”更是将“蜂群战术”演绎得淋漓尽致。众多U型潜艇在广告的海域搜索目标,一旦任何一艘潜艇发现目标,其余潜艇就会从不同方向围过来,最终以极大优势击败对方舰队。仅在年-年期间,德国潜艇通过该战术击沉盟军船只约艘,而自身仅损失不足10%。由此可见,潜艇采用蜂群战术对舰船的杀伤力之大。
另一战败国——日本称“苍龙”级常规潜艇曾连续跟踪我国辽宁舰编队长达十多天。但专家指出,真实的“苍龙”级潜艇连跟踪航母辽宁舰编队10分钟都很难做到。不过,潜艇对航母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数量众多的潜艇极易在局部战场创造出压倒性的力量优势。不过,在瞬息万变的现代战场上,这种优势的取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具体实施的角度看,利用潜艇形成“蜂群”需要高度一致的协同能力,这并非传统的计划协同和临时协同,而是以作战目标为中心,以网络化信息系统为支撑的,具有高度智能化的自主筹划,自主协作,自主行动能力。而从数量上来看,“蜂群”战术显然不是数艘潜艇就可以做到的。目前即便把家底全部算上,“苍龙”级潜艇也不过8艘。当然,“苍龙”级潜艇的野心绝不仅仅局限于此。但我们有必要把丑话说在前头,我们的反潜导弹可不是摆设,下次“苍龙”级潜艇就不会那么幸运了。
其实,除了水下的潜艇,空中的无人机蜂群也可对大型水面舰艇给予沉重打击,而且会令其防不胜防。以美国海军大量装备的“宙斯盾”系统为例,这套世界上最成熟的舰载武器系统集成了AN/SPY-1相控阵雷达、多类传感器、干扰器、“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和近防武器。但在美海军数百次模拟试验中,面对无人机蜂群攻击时也是力不从心。据悉,中国在无人机蜂群技术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