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战最疯狂的计划造50万吨变态级战列

日本海军有多强,相信不用多言,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即使是现在的日本海军护卫队也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俗语说:好马配好鞍。今天来唠唠历史课本上没有的,日本海军二战时期最疯狂的“好鞍”计划——“超大和”计划和50万吨变态级战列舰。

01从“大和”到“超大和”

所谓“超大和”。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是超过大和的意思,所以要从“大和”说起。因为四面环海,资源匮乏,这种地理位置,让日本对海上武装建设尤为重视。

对日本来说,发展强大的海军力量不仅是为了保卫本国的安全,更是承载着他们对外侵略扩张掠夺的狼子野心。

二十世纪初,日本先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大清,后又击败老牌强国沙俄,连美英在海上都不敢与他轻易叫板交战,一时间日本海军风光无量,横行整个太平洋。

日本明白自己的国家肯定不能够通过人海战术来形成优势,要想保住强国地位,就只能通过更大的船和更厉害的炮来武装自己,以此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因为日本之前签署了《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他没有办法制造拥有足够多的战列舰,没有足够多的战列舰就没有办法和他们太平洋海域的假想敌---日益强大的美国海军正面抗衡。

落人与后可不是日本的风格,所以他们剑走偏锋:在提高主力战舰单舰战斗力的前提下,打造一种以“超级战舰”为作战核心的舰艇编队,用来弥补自己主力舰艇数量上的不足。

就是说我在数量上不占优势,那我就在体量上压你一头。“大和”就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大和当年在海军中是什么地位呢?相当于客船界的“泰坦尼克”、女装界的香奈儿、皮包界的爱马仕。

日本海军觉得这艘战舰是他们魂之所在。它也是日本海军所建造的最大一级,也是人类海军舰船史上最大的一级战列舰。

建造它,日本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耗资亿日元,算下来平均每吨造价万日元。

那可都是当年一级战列舰里的最高配备啊,从里到外、全身上下,什么贵用什么,什么先进用什么,什么厉害用什么,真的是不惜血本,花钱不眨眼。

可是这个倾全国之力、被海军寄予厚望、被日本人看做“镇国之宝”的战舰,也许真的是造价太昂贵了,建成服役后束之高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为各种原因一直被放置。

晃晃悠悠直到年的坊之岬海战,承载着日本人民的厚望出场干活,但是没几个回合,就被美国飞机轰炸到弹药库后发生大爆炸沉入海底。

这个世界上最重、最强的大和级系列超级战列舰就以这种悲惨但不悲壮的方式英年早逝,还没有好好开始它的表演,就匆匆的退出了历史舞台。结束了他短暂的战场生涯。

大和的陨落让整个海军界唏嘘哗然。就像是花真金白银精心培育出来的孩子,好不容易博士毕业,还没有发挥他的价值呢,就突然没了。

尽管大和的沉没给了日本海军沉重的一击,但是他们依然执着于自己的巨舰梦。

面对各强国层出不穷的新锐战列舰,日本海军认为只有建造比大和更大装甲更厚的战列舰,才能帮他们在战争中获取胜利。

于是就有了继大和级战列舰后的超大和战列舰计划。大有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继续往南行的劲头。

“超大和”比起大和超在哪儿呢?浅浅的给大家比较一下:

排水量:“超大和”是8.8万吨,大和的满载排水量为7.3万吨;舰长:“超大和”米,大和米;航速:“超大和”30节,大和27节。

最重要超在装备:超大和”主炮是55口径毫米,而大和是45口径毫米,但从数据上看,确实是“超大和”。

02让人匪夷所思的50万吨级战列舰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那个让“超大和”,在它面前只能屈居第二的50万吨级的变态级战列舰。在它面前,超大和也只能当小弟。50万吨啊,换成毫升的可乐能绕地球圈了。

提出这个疯狂想法的金田秀太郎中佐认为,与其耗费时间金钱一艘艘的造战列舰,不如合力打造一艘巨无霸,让它成为海上永不沉没不能战胜的堡垒。

为啥说它变态?金田秀太郎图纸中的这个巨无霸:舰长度超米,宽超90米,吃水量超13米,排水量超45万吨,相当于8个大和级。

还没有完呢:航速定义在42节,整个战列舰能承载10人。要配备50座双联装毫米主炮,也就是足足门,还有门口径不一的副炮,具毫米的鱼雷发射器。从图纸和数据上看,这将是艘史无前例、气势恢宏的巨轮。

可惜它只能活在纸上,只能是变成玩具过过干瘾,别说当时日本的技术达不到,就是放在今天,这些都不能一一的被实现。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

当时的强国已经在建造航母了,为什么注重海军发展的日本会那么执着于建造战列舰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二战初期,航母虽已起步,但是技术还不纯熟,航母面对战列舰,优势还不明显,战列舰在当时还是稳固的“海上一哥”;

日本海军部的大舰巨炮思想根深蒂固,对大舰巨炮理论近乎痴迷,他们认为战前几十年的海战历史证明战列舰的决定性价值并且处于巅峰,而航母则没有任何战例证明;

在年到年代末期,日本的飞机制造业跟不上,日本海军的飞机都是一些速度慢、攻击差且防御烂的双翼飞机;

没钱。多年来的战争国库空虚,已经耗光了日本全部的资源,航母这种超级烧钱的“大玩具”他们不敢轻易染指;缺少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

03被迫放下的战列舰执念

既然那么执着,这两艘战舰的建造计划为啥最终不了了之呢?几个词概括:战败、没钱、过时。

随着战争的推进,尤其是太平洋中途岛海战的爆发,让日本一次性损失了多条主力战舰。到了年,一向骄傲自负的日本海军家底基本被打空,只能灰溜溜的回国躲起来,不敢再出去嘚瑟。

二战后期已经不是战列舰当家做主,称霸海上的时代了。

在日本低头搞战列舰时,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已经凭借自己强大的工业基础及军工生产力优势,将航空母舰玩的相当纯熟。

此时的日本钱、人、资源都不到位,想搞航母也是有心无力了。

日本终于意识到战列舰称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航母才是现在决定海战胜利的关键。再强的战列舰,面对先进的航空母舰及飞机,也只有当靶子的份。

至此,超大和和变态的不可能实现的50万吨变态战列舰计划,才被彻底放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6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