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网易互动娱乐事业群用户体验中心,首发网易游学APP(原网易游戏学院)
引言
《EVE无烬星河》的手游化困局
1、EVE到底有多"硬"
坊间一直有很多关于EVE的说法:“食物链顶端的硬核游戏”、“EXCEL模拟器”、“基础操作半月入门”……无一不在描述EVE有多复杂和硬核,以至于这款03年面世的星际主题沙盒游戏,持续迭代了18年新手教程,但仍然需要依靠老玩家的帮带才能顺利上手。
它究竟有多硬核,可以给大家节选一段社区内的新手教程感受一下,可以猜猜这是在教什么?
答案可能让人意外,是最基础的平A。
但这仍不是基础攻击的全部知识,要玩好战斗,需要进一步了解武器的5种类型,以及对应的4种弹药,为武器装备提供属性加成的舰船超过种,而相关的技能有近种......
感觉内容已经足够丰富?不,战斗其实也只是“EVE游戏广场”中的一个玩法,战斗之外还有挖矿、制造、贸易、开采、扫描……而这些并不比战斗更易上手。
在玩EVE时,电脑屏幕常常是这样的:
对了,它还有着一份“玩家花了10年才走遍”的地图。
“一个月前,国外一位名为KatiaSae的《EVE》玩家在他更新了多年的个人博客中写下这样一句话:
‘我在群星间徘徊,现在连我的灵魂也于它们同在。’
这不仅是一句富有诗意的独白,更是KatiaSae为他在EVE的宇宙航行画上的句号。他走遍了宇宙中的每一个星系,而这段旅程,持续了整整十年。”
——摘自游研社
2、EVE手游化难在哪
EVE在操作层面其实并不复杂,基本上只有鼠标点击和拖拽,它的难度主要在于每个操作背后都关联着盘根错节的信息。
而作为策略向游戏,理解信息是核心可玩点之一,这也意味着即便手游化,也并没有多少空间对信息做减法,否则很可能会削弱其游戏性。
所以,如何在小屏幕中塞下这样庞大复杂的信息,而不影响EVE的策略乐趣,是《EVE无烬星河》最为紧迫的命题。
除此之外,移动端碎片化的特性,新时代审美风向的转变,也在对设计师们提出更多层面的要求。
如何利用好手机的交互特性,提升信息交互效率?如何在不干扰信息传达的前提下提升表现力?如何在不丢失原有味道的前提下融合新时代的审美诉求?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针对上诉命题,我们至今仍在反复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索,所幸设计落地后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EVE无烬星河》上线以来获得了国内外玩家广泛的好评。
本文主要将从3个维度分享一些从UX角度出发的手游化思路,阐述相较于端游UX,我们分别删减了什么、保留了什么以及增添了什么。
减负
如何降低EVE门槛
-删“烦”就简构筑安全感三角
对移植手游而言,减负往往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事情。
而EVE的减负,我们瞄准了两个目的:1.玩家能快速上手及做出行动;2.感到无助和挫败时,玩家能减轻心理负担。同时,减负不能影响游戏性。所以,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删“繁”,而需要有针对性地删“烦",精简掉真正麻烦但并没带来多少乐趣的部分。
哪些是EVE的“烦”点?
从用户体验层面来说,界面交互实质上是在做“信息”与“操作”的匹配:信息处理可分为“解读”和“检索”,“解读”对应策略乐趣,“检索”对应操控乐趣;操作处理可分为“选择”和“响应”,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