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9年,我国两栖战力跨越发展,240

众所周知,因为有着迫切的渡海作战需求,两栖战力历来是我国海军发展的一个重点科目之一。随着8艘型两栖船坞登陆舰的全部服役,再加上第三艘型两栖攻击舰“安徽舰”的入役,中国海军的两栖战力也进入了一个全面更新、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连昔日轻视我们的美国也不得不感叹:美军低估了中国两栖战力的发展。

安徽舰

说起解放军的两栖作战能力的发展,便不得不追溯到年,当时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结束,上海、宁波、青岛等沿海重大城市相继解放,毛泽东同志电令第三野战军副司令粟裕、参谋长张震开始着手研究解放台湾岛的问题。按照粟裕与时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的设想,一旦攻台之战打响,解放军50万人(后增加到65万人)将分两个批次实施渡海登陆行动。

粟裕大将

为此,第三野战军专门围绕着登陆行动中作战人员、武器装备、车辆、马匹等所需船只面积和吨位进行反复计算,得出的结论是:要保证在第一波登陆行动发起时的4-5个小时之内,将十五万人投送至对岸,我军至少需要千吨级中字号登陆艇艘、8百吨级美字号登陆艇85艘以及艘排水量约为吨的联字号登陆艇。除此之外,近海登陆行动中还需要约只民用木船或渔船,涉及到的船只吨位高达万吨左右。

建国初期我国造船工业一穷二白,解放军不得不大量征集民用木帆船,同时还向苏联和香港订购登陆舰艇或旧运输船,即使这样“东拼西凑”,到了年3月,我军征集和购买到的登陆、运输船仅为需求的56%。由于船只不足无法将足够的兵力输送至滩头,围绕“逐岛攻击、最后夺取台湾”作战方针为基础打响的金门、登步两岛战役的失利,更让渡海作战的日期一推再推。最后,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军第七舰队入驻台湾海峡,最初几个月内解放台湾的设想最终只能成为泡影。

年6月27日美军第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显然,如果当时我军拥有足够的登陆舰艇和船只,三野便可以抢在美军干涉前登陆台湾。这样一来,我国也就能实现统一。当然,历史没有假如,但这次教训也让我军第一次认识到了发展两栖作战能力的重要性。

年,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华东军区正式抽调陆军一个步兵团和两个步兵营组建海军陆战第1团,于是我军第一支登陆作战部队正式成立。成立伊始,这支部队装备的登陆运载舰船仅为数艘缴获的国民党小型登陆舰和民用渔船。即使是这样,在年1月打响的一江山岛登陆战中,我军两栖作战部队依然取得了优异的战绩。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造船厂开始仿照苏联登陆舰设计了我军第一款百吨级型两栖登陆艇。在此基础上,我国研究所又于年设计了一款可装载一辆重型坦克或两辆装甲车,或一个步兵分队的型小型登陆艇。

型小型登陆舰满载排水量约为吨,由于抗风浪等性能较好,我国共计建造了余艘此类登陆艇。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排水量稍大的、、型小型登陆艇,不过由于吨位限制,这些小型登陆艇也只能满足有限的近海两栖作战需求。

进入七八十年代,随着解放军机械化作战能力的提升以及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我军开始着手研制排水量为千吨级的、、型中型、大型登陆舰艇。其中,型大型坦克登陆舰满载排水量约为吨,最大航速为18节,基本满足运输一个中型坦克连和一个步兵营的作战需求,这也是我军装备的第一款国产大型远洋登陆舰,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的Ⅱ、Ⅲ等改进型号的运载能力在前者基础上有所提高。不过,由于建造工艺复杂,加之建造成本高昂,整个80年代我军建造的型大型坦克登陆舰的数量并不多。

年台海危机发生时,我军装备的大中小型登陆舰艇数量虽然高达数百艘,不过这其中主要是以排水量为数百吨的、等小型登陆舰艇。这些小型登陆艇的运送能力极其有限,按照当时的情况推算,即使我军所有登陆舰艇出动,也只能满足一次性运输一个装甲营和一个作战师的需求。也正是如此,在当时我军进行多次大规模联合登陆演习新闻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东南沿海一带数以千计的民用船只“万船进发”的大场面。

在这种军事需求的迫切压力下,我国海军再一次将两栖舰艇的发展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此后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军不仅加快了系列坦克登陆舰的建造速度,而且还深刻认识到我军发展的两栖作战方式已落伍于当时主流的“超地线突击登陆”作战模式。当时我军装备的登陆舰艇均不具备搭载直升机的能力,以至于登陆演习中我军所有登陆舰艇仍采用直接冲滩的方式,向岸上输送重型装备和作战人员。在对岸反登陆能力并不弱的情况下,如果我军采用此种登陆作战方式进行抢滩登陆,那么在整个兵力投送的过程中,我军登陆舰队将完全暴露在对岸反登陆火力的打击下。

正是有了此种深刻的认识,步入21世纪以后,我国开始研制满载排水量超2万吨,一次可搭载4-6架运输直升机,运送50辆装甲车和名作战人员的型两栖船坞登陆舰。与之共同研制的还有能运载一辆99A式主战坦克及50名陆战队员的型气垫登陆艇,一艘可装载4艘型登陆艇的型两栖船坞登陆舰,这意味着我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立体登陆作战能力。

现如今,随着3艘满载排水量4万吨的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服役,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更是走向了世界前列。该型两栖攻击舰共计可搭载30架各型直升机以及运送35辆两栖突击车及0名作战人员,相较于此前我军的任何一款两栖舰艇,型两栖攻击舰可以说对我军两栖作战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跨时代的意义。

现如今,按照美国智库《岩石战争》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海军装备的两栖舰艇数量已超艘,总吨位已达45万吨,一次性可以向对岸运送一个重型旅的所有重型装备、物资以及21,名作战人员,而这样的运载能力已经大大超出了美国的预期。

除此之外美国智库还提到,中国还拥有大批民用滚装运输船和豪华巨轮。以排水量4.5万余吨的中华复兴号大型客运滚装船为例,该型滚装船通过改装之后共计可装载余辆各型车辆以及0余人作战士兵。而这样的万吨级大型运滚船目前我国拥有数十艘,除此之外,加上各型具备改装潜力的大型货船,美智库估计目前解放军两栖作战部队共计拥有万吨的潜在运输能力。

显然台海地区一旦爆发冲突,解放军完全可以在10天内将7个完整的集团军(约30万人)的士兵及装备投送至对岸。也正是如此,美国智库才感叹:美军低估了解放军的两栖作战能力。

小结:从小木板帆船到大型现代化两栖攻击舰,从“东拼西凑”起家到现如今拥有的巨大作战潜力,解放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建设已走过了快70个年头。现如今,在解放军庞大两栖战力以及现代化海空军力的支撑下,我国完全有实力和底气应对东南方向的一切突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8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