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舰船研究
来源:全球航空资讯,蓝海星智库
柯林斯航宇公司展示机载定向通信系统
年11月,柯林斯航宇公司(CollinsAerospace)成功演示了一种复杂对抗环境下小型平台(无人机等)机载定向通信系统。本次演示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Pheme项目的一部分,重点演示了联合全域指挥控制(CJADC2)作战空间互联能力。年2月,DARPA授予柯林斯航宇公司万美元的Pheme项目合同。
传统通信系统一般向多个方向发射信号,增加了系统被探测/干扰的风险。为了提高系统隐身/生存能力,柯林斯航宇公司开发了基于5G技术的定向通信系统。该系统只向接收方向发射射频信号,并采用了新的定向发现/跟踪技术,可在GPS拒止环境中运行。
在系统演示过程中,作战人员在交互视频/控制数据时,演示了基于5英寸(12.7cm)吊舱的机载无线电与地面无线电系统之间的高速/定向通信连接,被截获概率大大降低。这种定向通信连接可为作战人员提供高价值数据,显著增强了态势感知能力。
柯林斯航宇公司表示,本次演示证明了公司平台开放式、模块化、多平台化、SWaP特征优势,在未来高对抗性/复杂作战场景中,具有突出重要的支撑价值。
图1柯林斯公司新定向通信系统原型西班牙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长航时小型无人机
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混合动力小型无人机。该无人机综合使用分布式电力推进和边界层吸入技术,最大起飞重量25kg,续航时间超过20小时。
小型无人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需优化动力系统以满足长时间使用需求。研究人员通过串联混合动力技术,将分布式电力推进和边界层吸入技术相结合,研制出一型长航时小型无人机。其中,分布式电力推进技术具有推进效率高、发动机易于维护和更换等优点,边界层吸入技术则可通过发动机吸入边界层气流提高燃油效率。
无人机使用内燃机和分布式电动机两套串联推进系统,内燃机提供主推力,分布式电动机设置在机翼后缘,驱动机翼后的DA双叶螺旋桨,吸入机翼后缘大面积的边界层提供加速。该无人机飞行速度20~30m/s,功率1kW;机翼翼展2m,弦长0.2m,翼面面积0.4m2,展弦比10,阻力系数0.。与常规无人机相比,可节省15%以上的燃料。
图2混合动力长航时小型无人机概念图这种无人机通过混合动力布局,有效地降低了燃料消耗,提高了续航时间,为未来无人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美国研究出3D打印磁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含均匀分散磁性颗粒的光固化树脂,并通过数字光处理技术制备出磁性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具有选择性纤维取向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用于生物结构、智能材料和能源设备等领域,磁场辅助还原光聚合是制备这类复合材料的理想方法,但现有3D打印用树脂中磁性颗粒的分散稳定性较差,导致打印过程中磁性颗粒分布不均匀。
研究人员分别采用刚性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弹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作为基体;以磁铁矿颗粒为磁性颗粒,选用两种不同偶联剂对磁性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含有能与聚合物基体建立弱范德华键的官能团,以提高颗粒在树脂中的分散稳定性;将表面改性的磁铁矿颗粒通过超声分别添加到两种树脂中,形成两种磁性颗粒-树脂混合物,通过数字光处理技术制备出磁性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结果表明,随着磁性颗粒含量增加(0.2~4%wt.),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逐渐增加;打印过程中使用磁场会在沿磁场方向形成短颗粒链,从而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图3试验过程示意图这种磁性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有望用于软体机器人、永磁体、电动机等。
意大利提出一种无人潜航器姿态传感器故障检测与隔离算法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故障检测与隔离算法,可用于双传感器结构的小型无人潜航器。
无人潜航器一般使用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进行姿态检测,并采用硬件冗余或软件冗余两种形式提高传感器系统的可靠性。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故障检测与隔离算法,设定无人潜航器的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为硬件双冗余结构,将故障定义为非故障测量的附加信号,利用加速度计的残差测量不一致性进行故障检测。其中,加速度计和磁强计将输出无迹卡尔曼滤波信号及陀螺仪预估偏差,以上信号会产生一定的残差,可用于故障隔离。研究表明,该算法可为无人潜航器提供一个容错的姿态预测系统。
这种传感器故障检测与隔离算法可用于提高无人潜航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此外还可用于其他低成本嵌入式平台。
美海军正式宣布CMV-22B倾转旋翼机达到初始作战能力
2月17日,CMV-22B结束首次海外部署后,美海军正式宣布其确已达到初始作战能力,标志着该平台在设计、测试、生产、运行等方面都满足了作战需求。早在年12月14日,美海军已声明CMV-22B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年8月,第30舰队后勤多任务中队的CMV-22B与F-35C一起随“卡尔·文森”号航母开始首次海外部署,期间CMV-22B的任务完成率达98%,任务出动率达75%。
CMV-22B从首飞到首次部署用了19个月,其最终将取代C-2A“灰狗”执行航母运输任务,尤其是解决F-35发动机的运输问题。作为MV-22的改进型,CMV-22B内部油箱增大50%,可搭载3吨载荷飞行海里。美海军计划采购44架,目前已交付14架,预计年形成全面作战能力。
图4CMV-22B倾转旋翼机“卡尔?文森”号航母在F-35C坠海事故发生后45分钟内恢复战斗状态
1月24日,“卡尔?文森”号航母1架F-35C战斗机在着舰时撞击航母尾部甲板后坠海,飞行甲板作业人员(包括航空联队人员)在事故后迅速做出反应并开始事故处理工作,“卡尔?文森”号航母在45分钟内完全恢复战斗状态,并开始正常的舰载机起降作业。
根据国防部官员描述,本次着舰事故中,坠海的F-35C在撞击航母甲板时损坏了飞行甲板上的4根阻拦索,并在飞行甲板,尤其是弹射器轨道中散落大量碎片。事故发生后,航母舰员迅速更换了4根阻拦索并对飞行甲板开展了4~5次的碎片清理,确保了其他舰载机安全。
根据官员的描述,事故发生时,多架舰载机正在航母上方绕飞,准备进近着舰。事故发生后,空中待飞的飞机降落在附近作业的“林肯”号航母上,完成加油后重新起飞并最终降落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
俄罗斯琥珀造船厂对“无畏”号护卫舰进行大修后验收试验
据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2月17日信息,俄罗斯琥珀造船厂(隶属于联合造船集团)开始对“无畏”级护卫舰“无畏”号进行大修后验收试验,该舰计划年返回舰队。
“无畏”级(型)是苏联海军建造的大型护卫舰,原计划建造七艘,但由于苏联解体导致计划中止。目前,共有3艘投建,其中2艘服役。
图5“无畏”号护卫舰
该级舰为通用反潜型护卫舰,长米,宽15.6米,吃水为5.6米,最高航速可达30节;配备了新设计的Zvezda-1集成声纳系统,作为其主要的反潜传感器。
年以来,“无畏”号一直在大修,完成改装的最后期限多次推迟,直到年12月才完成,部分原因是乌克兰制造的发动机零部件采购出现问题。
北约举行“动态蝠鲼”反潜演习
2月21日,北约举行“动态蝠鲼”(DYMA22)演习,来自加拿大、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美国的潜艇、水面舰艇、飞机在地中海中部进行反潜战和反舰战训练。“动态蝠鲼”演习每年都由北约盟军海事司令部组织,在地中海中部举行,旨在提高北约海军反潜和反舰的互操作性、熟练程度和作战纪律。
本次参演舰艇有意大利的FREMM型“贝尔加米尼”级护卫舰“卡洛·马戈蒂尼”号和“宪兵”号;希腊的“埃利”级护卫舰“爱琴海”号;土耳其的“加济安泰普”级“格克苏”号;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蒙特利尔”号;西班牙的“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阿尔瓦罗·巴赞”号和“布拉兹迪黎洛”号、“圣·玛利亚”级护卫舰“纳瓦拉”号;法国的“阿基坦”级护卫舰“奥弗涅”号;英国的“江河”级巡逻艇“特伦特”号;意大利的“斯通伯里”级补给舰“斯通伯里”号和美国的“刘易斯和克拉克”级干货弹药船“罗伯特·E·佩里”号。另外,还有意大利的UA型潜艇、希腊的“帕帕尼科利斯”级潜艇和法国某攻击型核潜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