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山海少年杯海洋文化才艺大赛在南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刘悠扬

日前,第六届“山海少年杯”海洋文化才艺大赛在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邮轮母港)基地举办。大赛在深圳市社科联的指导下,由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主办,并得到深圳市社会普及示范基地建设经费资助,来自深圳近30所中小学校40多名9-15岁青少年参加了本次比赛。

比赛当天适逢深圳大学主办的第十届《风帆时代》海洋绘画作品展开幕,参与开幕仪式的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第十届副主席董伟等嘉宾,走进比赛教室并深入了解了比赛举办的历史、形式以及比赛模型的特色特点。看着孩子们认真专著制作模型的状态,很欣慰地感受到孩子们无限发展的可能。比赛通过舰船模型制作拼装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模型、感知海洋、磨炼心性,培养富有感知力的海洋素养。

中国航海学会副秘书长彭燕老师也表达了她对于以比赛促学海洋形式的肯定。本年度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邮轮母港)基地获评为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称号,成为本年度获批的25家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彭燕表示每年的7·11中国航海日,中国航海学会都会联合各航海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特色航海知识科普活动,其中也不乏各类可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的有益比赛形式,未来期望基地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继续创新形式举行更多航海科普教育活动。

本次比赛由珠海市海峰模型公司赞助了一个中国传统木质帆船——七扇子船模型板件。七扇子船因船上竖桅杆七根,挂篷帆七扇,被渔民俗称“七扇太湖”,此类船型帆多帆大、受力均匀、抗浪性强、稳定性好,是我国淡水捕捞中最大的渔船。

此模型的制作难度略高,极为考验孩子们制作的耐心和定力。但本次参赛的孩子们都担起了这份考验。孩子们耐心细心,戒骄戒躁,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模型制作中。孩子们沉浸制作模型的状态让主办方和家长们都非常欣慰。本次参加比赛的部分青少年已经连续多年跟随比赛成长,几年的过程也让主办方感受着孩子们的逐步成长。

本次大赛教练评审团队由来自国际塑胶模型爱好者协会(IPMS)中国·深圳俱乐部的模型专家组成,IPMS深圳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广模型文化。年作为首个中国大陆团队,赴日本参加世界最大模型展——静冈模型展。在老师们专业细致的作品评价后,9-10岁组,11+岁组分别决出了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本次大赛总策划之一王毅主持了颁奖仪式,作为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竞技部主任,王毅已经连续6年策划组织“山海少年杯”海洋文化才艺大赛,在6年的时间里,大赛团队精心设计比赛内容、形式,让参赛学生可以在竞技比赛中学习知识、磨炼心智、锻炼耐力。

本次大赛赛前培训主讲教师、大赛裁判长许自玮在颁奖仪式上致辞,他对于当天参赛选手的参赛表现给予肯定,多数青少年都是首次制作木质帆船模型,一天的比赛可以看到他们的巨大成长,从上午制作的忙乱,到下午的从容镇定,孩子们的成长真的是让人真切感受到接班人的力量。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展览教育部主任、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秘书长葛洋也伴随了山海少年们整整6年的时间,看着前几年制作模型还不太熟练的他们一步步走出今天的淡定从容,一种教育使命感跃然而升。她在致辞中表示一个个小小模型背后孕育这丰富的海洋文化知识,制作它、学习它、掌握它,最终以自己的力量来建设它,关爱海洋,从点滴做起。

在比赛的过程中,家长们欣慰的看到孩子们最开始的“燥”到最后的“静”,这正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好体现,也是锻炼孩子的一个绝佳机会。家长们纷纷表示将继续支持大赛,也期待明年比赛中,孩子们可以继续参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95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