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第一辑驻德

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120/5208500.html
                            

驻德使馆档案钞

陆德富童林珏整理

年7月出版

定价:48.00元

#内容简介

《驻德使馆档案钞》,不分卷,原八册,钞本,八行二十字,原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年,台北学生书局将其影印刊行。此书由驻德使馆随员中就馆藏档案选辑而成,所选辑之档案,为刘锡鸿、李凤苞、许景澄、洪钧四人任驻德使臣期间使馆所藏。书稿的整理价值在于,一是“人无我有”,即起到补充史料的作用,记载了不见于它书的人和事。二是“人有我优”,即拥有较它书更为准确的记载。彼时出洋不便,水土不服,使臣或病或逝于档案中可见,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可增进对国人初出外洋时生活之了解。

#整理者介绍

陆德富,年生。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童林珏,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原稿

#目录

总序

整理凡例

前言

刘锡鸿任内卷略

李凤苞任内卷略

许景澄前任内卷略

洪钧任内卷略

许景澄后任内卷略

#前言(节略)

《驻德使馆档案钞》,不分卷,原八册,钞本,八行二十字,原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年,台北学生书局将其影印刊行,并附有简短的前言,其云:

本书稿纸下书口刻“驻德使馆”四字,盖为驻德使馆随员中就馆藏档案选辑而成,预备回国后付梓者。凡刘锡鸿任内卷略一册,李凤苞三册,许竹筼二册,洪文卿二册。按光绪三年派刘锡鸿为出使德国大臣,四年召回,李凤苞继任。十年许景澄继任,十三年洪钧继任,十六年许景澄复继洪钧任,二十三年召回。故许档一册为前任内案卷,一册为后任内案卷。其最晚年月为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初四日,考《清史稿交聘年表》:“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壬子,派吕海寰为出使德国和国大臣”,而此档犹称“钦差出使德和国大臣许”,则是年八月四日,海寰尚未到任,故景澄亦未离任也。卷内无吕海寰任内案卷,疑辑书之人为许景澄任内随员,殆景澄回国,斯人亦同时回国。

所说简约扼要,可以信从。于此可见,此书乃是驻德使馆随员中就馆藏档案选辑而成的,所选辑之档案,为刘锡鸿、李凤苞、许景澄、洪钧四人任驻德使臣期间使馆所藏。

此四人驻德始末,须做一简单之介绍。

刘锡鸿(?-),字云生,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十八年()举人。光绪二年()八月十五日,刘锡鸿被简派充出任英国副使。光绪三年()三月十七日,刘锡鸿改充出使德国钦差大臣。

刘锡鸿的继任者是李凤苞。李凤苞(-),字丹崖,江苏崇明人,秀才出身。他素好天文历算、测绘舆地之学,曾在江苏舆图局、江南制造局任职。光绪三年二月,经李鸿章推荐,李凤苞任福州船政学堂留学生监督,带领数名学生前往英、法两国学习,并督察李鸿章派往德国武学院学习的七名武弁。

刘锡鸿改充出使德国钦差大臣后,郭嵩焘曾参他任性妄为、器小易盈,恳请撤回,同时又片奏李凤苞可任德国使务。光绪三年十月初五日,李鸿章密陈“现议更换驻德使臣,亦莫如李凤苞为宜”。

在李、郭二人的举荐之下,李凤苞得以暂署出使德国大臣。

光绪五年()闰三月,李凤苞正式充任驻德使臣。驻德六年期间,李凤苞最重要的事迹,是为北洋水师订购镇远、定远两艘铁甲舰和济远号巡洋舰。

光绪十年(),李凤苞任期将满,势难久留,而驻英法两国公使曾纪泽,因在越南问题上主张对法强硬,不利于和谈。四月初四日,奉到上谕:“二品顶戴升用翰林院侍讲许景澄着充出使法国、德国并义、和、奥三国钦差大臣,未到任以前,出使法国钦差大臣着李凤苞兼署。”

许景澄(-),字竹筼,浙江嘉兴人,同治七年()进士,散馆后授编修,先后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四川乡试副考官。

许景澄虽列清班,却留心经世之学,注重邦交,受到当局的注意。

光绪十年七月十八日,许景澄一行启程出洋,九月初五日,抵达柏林,面晤李凤苞。九月初九即接到电旨:“着即将所购铁甲船详细勘验。工料如不坚固,据实参奏。”

除了勘验铁甲船,许景澄第一次充驻德使臣期间,还参与了购买舰船之事。其时,朝廷正筹建北洋水师。光绪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电旨:“着照济远式快船定购四只,备台澎用,即电商英德出使大臣妥办。”议定由许景澄向伏尔铿厂订购两舰,即“经远”“来远”号。许景澄只得博访傍求,筹拟大概,议定细节。辛劳之余,他倒不忘著述,将所见所闻之各国甲船情形,编译成《外国师船表》一书,自谦“非敢以兹编当轩之采”。

光绪十三年()七夕这天,许景澄于使署设宴,与僚友饮酒赋诗。席间,他有感于中法战争后越南之不保,想起同治十二年(),同年洪钧曾屡次上疏言越南事,一时触怀难收,作《奉怀洪文卿阁学》七律两章。巧的是,八月份差满后,继任者正是洪钧。

洪钧(-),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状元,授修纂,曾任湖北、江西等处学政。光绪十三年()四月三十日,李鸿章保荐洪钧“志趣远大,究心洋务”,可充出使之选。五月初三,洪钧即奉命充使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九月十四日出洋,十月十九日抵达柏林。

洪钧驻外期间,适逢中俄交涉事繁,很快就“有志于俄事”,不但在中俄实际事务上颇费心力,而且考虑到“俄之先与蒙古为缘,不考元事,不能详俄事。而蒙古与俄开衅,始于西域之师,则尤须考西域”,遂着手撰写被后人称为“为元史开辟一新大陆”的《元史译文证补》。其时中德无交涉事务,兼充德国使臣期间,他主要为李鸿章、张之洞采办军械弹药,为国内开矿炼铁事订延教习。

光绪十六年()出使差满,洪钧未获连任。七月二十五日上谕:“二品顶戴候补翰林院侍读许景澄,着充出使俄国、德国、奥国、和国钦差大臣。”次年()正月初九,许景澄抵达柏林,随后赴俄,于二十二日递交国书。

许景澄第二次出使期间,大部分时间驻扎俄国,处理中俄事务,“两岁之中,驻德者仅六阅月”。

清同治十年()初,德国击败法国,完成了国家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其时,首相俾斯麦正着力于建立德国在欧洲的地位,尚无暇东顾。因此,刘锡鸿、李凤苞以及许景澄首任期内,中德之间交涉事务甚少,而彼时的驻德使节,亦可兼摄奥、意、荷、俄等多国使臣。光绪十六年()以后,德国逐渐谋求向东方发展。参与干涉还辽,即其东方战略之一征。

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德外长马沙尔向许景澄提出“借地泊船”的要求。十月,德国以“兵船埠地”为要挟,拒绝中国加税要求。身兼数国公使的许景澄感到力不从心,而德国也因无驻德专使“隐怀不惬”,因此许景澄建议朝廷向德国派出专使。十一月,许景澄任驻德公使,杨儒任驻俄公使。光绪二十四年()六月,经总理衙门奏准,心力交瘁的许景澄交代回国,七月二十七日回到嘉兴。

此次整理,即以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清钞本为底本,并参照台北学生书局的影印本。原稿顺序为刘锡鸿任内卷略—李凤苞任内卷略—许景澄后任内卷略—许景澄前任内卷略—洪钧任内卷略,整理时按照各出使大臣任期先后作了调整,顺序为刘锡鸿任内卷略—李凤苞任内卷略—许景澄前任内卷略—洪钧任内卷略—许景澄后任内卷略。为了阅读方便,文中的异体字,如第、效、隅、荫、寓、炮、枪、效、恤、纸、草、托、察、遍等,均已改为通行字。前文已经说过,因为该书是手抄本,文中难免出现衍字、讹字及遗漏字句的情况。文中的衍字、讹字,有它书可资参照者,即依据它书,以脚注的方式注出。至于遗漏的字句,如有必要,或据文义或据他书,略为补全。如不影响阅读,则不作更改,以维持原貌。

原标题:《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第一辑)——《驻德使馆档案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4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