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授出“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换料大修规划合同
美海军已与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HII)纽波特纽斯船厂签订一份价值2.9亿美元的修订合同,继续为“尼米兹”级“约翰?斯坦尼斯”号(CVN-74)航母进行换料大修(RCOH)。根据合同,纽波特纽斯船厂将在至财年为“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进行投资规划、长期材料采购、车间制造、舰上检测和设施准备,并于年7月完成规划工作、年1月正式开始换料大修。“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于年交付美海军,它将是第7艘在纽波特纽斯船厂进行换料大修的“尼米兹”级航母。
由于在“尼米兹”级航母漫长的建造和服役期内,技术在不断发展,美海军对航母所承担任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美海军认为,只有对“尼米兹”级航母进行升级改造,才能在不同时期保证该航母的先进性和可用性。随着各种设备的更换和新功能的添加,“尼米兹”级航母满载排水量逐步提升,到最后一艘舰“布什”号时,满载排水量已经比首舰“尼米兹”号增加了约吨。
目前,10艘“尼米兹”级航母的换料大修进程已进行到第6艘“华盛顿”号,其进程已完成一半。
表1“尼米兹”级航母换料大修年份
“尼米兹”号(CVN-68)
~
“艾森豪威尔”号(CVN-69)
~
“卡尔?文森”号(CVN-70)
~
“罗斯福”号(CVN-71)
~
“林肯”号(CVN-72)
~
“华盛顿”号(CVN-73)
~
“约翰?斯坦尼斯”号(CVN-74)
~
图1“华盛顿”号航母的主桅杆正在被更换
图2“华盛顿”号航母正在换料大修
美海军于财年批准建造“尼米兹”号,财年批准“艾森豪威尔”号,财年批准“卡尔?文森”号,财年批准“罗斯福”号,财年批准“林肯”号和“华盛顿”号两舰,“约翰?斯坦尼斯”号和“杜鲁门”号两艘舰的造舰合同于年6月签订。财年拨款8.亿美元作为“里根”号的前期预研资金,该舰财年拨款建造。财年提出“布什”号的建造设想,财年国会通过逐年拨款计划,财年美海军提出建造方案,年签订建造合同。10艘“尼米兹”级航母均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12号干船坞内建造。
“尼米兹”级航母的舰型、总体结构、基本布置与第一代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基本相同,即仍沿用了改进的“福莱斯特”型——“小鹰”级的基本设计,采用封闭式舰艏、闭式机库、斜角甲板、舷侧飞机升降机,舰体从舰底至飞行甲板形成整体式的箱型结构,飞行甲板为强力甲板,参加全舰的总纵强度,保证了高性能飞机着舰的要求。
“尼米兹”级航母从龙骨到桅顶,高达76米,相当于一幢20余层楼房高。飞行甲板距水面距离为19.11米,距基线距离为30.63米。飞行甲板以上的“岛”式结构为上层建筑,大致可分为7层。最上面的3层从上到下依次是航空舰桥、航海舰桥、司令部舰桥。
飞行甲板以下约可分为11层。机库甲板至飞行甲板占4个甲板层高,为11.3米,其中包括吊舱甲板。
图3“尼米兹”级航母甲板分层示意图
“尼米兹”级航母飞行甲板长达.9米,与舰体长度相当,宽度则达到76.8米,几乎是舰体宽度的2倍。飞行甲板由直通甲板和斜角甲板组成,包括起飞区、着舰区和停机区3大部分,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满足舰载机起飞、着舰、调运、驻留、装弹、加油、充气、检测、维修等作业需求,整个飞行甲板涂覆特制的厚度为0.8~1.6毫米的防滑涂料。直通甲板前端为起飞区,用于舰载机起飞作业,为了保证最大45.36吨重的飞机能以海里/小时的末速射出,起飞弹射区长至少要米。斜角甲板为着舰区(由着舰段、制动段、转向段组成),长度达.7米,比一艘导弹巡洋舰还长,布置在左舷。采用斜角甲板,不仅有利于缩减飞行甲板长度、控制排水量,最重要的是可保证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作业互不干扰。也就是说,当起飞区进行起飞作业时,可同时在斜角甲板部分实施舰载机着舰作业,而且当降落的舰载机逃挂(飞机尾钩未挂住阻拦索)时,它还可复飞降落,从而大大增加舰载机着舰的安全度。另外,在斜角甲板前端,也设有弹射器,可在没有飞机着舰的情况下,和起飞区的弹射器同时使用。对于停机区而言,着舰区、升降机上不停放飞机;艏部弹射区的一舷可以停放一排飞机;飞行甲板的其它地区,只要不影响整个飞行甲板正常作业,均可作为停机坪停放飞机。
图4“尼米兹”级航母飞行甲板布置示意图
飞行甲板上共设有4部蒸汽弹射器,其中2部设在舰艏、飞行甲板起飞区前端,另外2部设在斜角甲板前端,4部弹射器同时使用,一分钟就可以弹射8架飞机。每部弹射器后面都设有喷气偏流板,以防止飞机发动机喷出的火焰伤及后面待飞的飞机或甲板工作人员。第1号和第2号弹射器之间设有弹射控制站,该站具有“三防”功能。第3号和第4号弹射器控制站设在左舷飞行甲板外光学助降灯附近。由于起飞区安装有近百米的蒸汽弹射器的弹射气缸,所以起飞甲板上有特长槽口,槽口的箱体下面有连续的支撑结构。
图5工人在使用FARO三维扫描仪测量“华盛顿”号航母的蒸汽弹射器
飞行甲板上还设有4道阻拦索(或3道)和一道阻拦网,阻拦索垂直于斜角甲板中心线,从距艉端50米左右处开始,向舰艏方向,每隔14米横设一根,高度距甲板平面约50厘米,阻拦网位于第3根与第4根阻拦索之间,它们可使着舰飞机在短短60~90米完全停止。
飞行甲板上还布置4部舷侧飞机升降机和3部舷内升降机。3部升降机承载弹药的能力达4吨。分别位于前方弹射器中央、右舷两座靠前方的飞机升降机之间,以及舰岛旁边。
此外,飞行甲板上还设有供舰载机加油用的14个航空燃油加油站,供电、供气、检测、清洗等作业的机务站位,系留设备,各种地勤车辆,以及安全、救护、消防等设施。
表2“尼米兹”级航母技术参数
美国国务院批准向韩国海军出售12架MH-60R直升机
美国国务院已经批准向韩国海军出售12架MH-60R“海鹰”多任务直升机,并装备战斗系统和支援任务包、APS-(V)多模式雷达、T--GE-C发动机、机载低频声呐系统、AN/AAS-44C(V)多光谱目标系统、嵌入式全球定位和惯性导航系统;此外韩国还将购买M-D和GAU-21机载机枪和声呐浮标。此次军售总价将达8亿美元,洛?马公司预计为主要承包商。在此之前美国更倾向于向韩国出售12架AW-“野猫”反潜直升机,但韩国国防采购项目管理局并没有接受这一提议。目前韩国海军已拥有8架AW-“野猫”反潜直升机。
MH-60R是在现有SH-60R直升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装而成的。为满足美海军特种行动的需求和舰载直升机发展的需要,MH-60R经过多次改进、升级,但每次重点有所不同。MH-60R主要升级了通信系统和装备系统,该直升机携带有AGM-“地狱火”反坦克导弹、AGM-“企鹅”反舰导弹,MK46和MK50反潜艇鱼雷,1挺7.62毫米的机枪,同时还加装了16号数据链。
图6MH-60R“海鹰”直升机
美海军舰载直升机主要有CH-46D、HH-46D、UH-46D、SH-60系列、SH-70系列等,种类繁多,但功能较为单一。同它们相比,MH-60R集诸多功能于一身,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扫雷、反潜能力突出。MH-60R配备了先进的反水雷设备和反潜传感器,反潜能力和扫雷能力强大。MH-60R完成了5种机载扫雷系统的集成工作,具备完整的探雷和灭雷能力。为了综合这5种机载反水雷系统,洛·马公司通过改变直升机座舱的航电设备和安装一个通用控制台(该通用控制台为“制式机载反水雷系统”的传感器操作员提供一个永久性的接口,用于5种制式探测和灭雷的所有设备)将反水雷系统的操作都集中在一起。这种设计减少操作员的工作负担,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直升机的扫雷效率和扫雷能力。同时,MH-60R把新加装的AQS-22F空基低频声呐与声呐浮标结合起来使用,提高了探测距离和探测范围。相比之下,SH-60系列反潜直升机虽然可使用吊放声呐和声呐浮标来搜索和跟踪潜艇,用反潜鱼雷进行攻击,但没有雷达或电子监视测量系统,在恶劣环境中限制较大,告警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图7MH-60R内部构造
2.通信、导航能力突出。先进的通信系统、精确的导航定位设备突破了MH-60R直升机在恶劣环境和气候中执行任务的局限性。MH-60R原先使用的C波段“鹰链”(又称通用数据链)与协同交战能力网(CEC)之间存在干扰现象。为消除此干扰,现配置了Ku波段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取代了原有的C波段“鹰链”。TCDL是一种高速、空对舰数字数据链,能够以10.71~45Mbps的速率在海里以上的距离间进行传输,可将战术、视频、雷达、音频和其它传感器数据从直升机上传输到舰艇上。
MH-60R上装备了现代化的导航、定位设备——结合了白昼电视、微光电视和前视红外传感器的AN/AAS-44(C)多谱频目标定位系统,可以全天候出动,并且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高效地执行任务。这种系统的精确性超过了以往直升机上装备的所有类似设备。此外,该直升机的电子监视系统也非常先进,其射线到达角度精确度高,可以作为雷达告警接收机使用。
来源:《舰船动态周报》国防科技信息网等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今日报告:以下为的相关研究成果链接(摘要和目录将陆续更新上线,点击即可获取),如有需要和合作意向,请留言小编哦
相关研究成果链接
[1]
《国外主战水面舰船发展及对国内的启示研究》,研究报告,年,页
[2]
《AIP潜艇南海区域安全威胁分析》,研究报告,年,页
[3]
《海洋防务无人装备体系与发展规划研究》,研究报告,年,页
[4]
《国外海军无人系统二》,研究报告,年,页
《国外海军无人系统》,研究报告,年,页
——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5]
《美国海军水下探测系统研究》,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6]
《美军弹性作战云研究》,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7]
《国外典型极地破冰科考船研究》(版),研究报告,年,页
[8]
《世界主要国家海上执法组织体系及公务执法船》,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9]
《美国海军航母舰内物资转运系统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图书,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0]
《日本海上自卫队及海上保安厅组织机构和装备研究》,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11]
《国外现代典型驱逐舰研究》,研究报告/图书,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2]
《美国海军舰艇的人与系统集成设计研究》,研究报告,年,49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3]
《美海军DDG0级驱逐舰的机电控制系统(ECS)研究》,研究报告,年,46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4]
《国外舰船能量管理系统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年,53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5]
《美国海军水面舰艇缩减人员编制的技术与措施研究》,研究报告,年,48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6]
《美国海军综合海上网络和企业服务(CANES)项目》,研究报告,年,58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17]
《美国海军全舰计算环境(TSCE)研究》,研究报告,年,70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8]
《德、俄、日、法、瑞五国常规潜艇装备与技术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19]
《国外潜艇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20]
《美军最新作战概念分析》,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21]
《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从“企业”到“福特”》,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