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艘航母下水命名福建舰,仍是常规动力,和前两艘航母有何不同
年6月17日,我国万众瞩目的号航母终于在江南造船厂下水了,这艘国产航母标志着我国已经在航母建造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技术水平又更上层楼,安装的电磁弹射系统等新型的装备,让很多人都觉得惊喜。
中央军委为号命名福建舰,这艘国产航母所有的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并建造的,拥有知识产权,并且在航母建造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国的号航母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是人们稍有失落是因为它仍然采用了常规动力,没有外界传闻中的使用玲珑号核反应堆,看来我国的核动力航母还要期待号了,也许下一艘再出现,会带来更大的惊喜。
我国的福建舰航母为何仍然选择常规动力呢?
首先在建造开始时,我国的玲珑号核反应堆技术还没有最后取得成功,我国的这艘号航母还是国产航母的第二艘,在技术突破和完善方面,还需要继续锤炼。
那么号虽然选择了常规动力,但是在新的装备技术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提升和突破。
作为排水量达到8万吨的号航母,不仅成为亚洲第一舰船,还跃升为世界常规航母吨级最大的位置。
所以我国的号航母在选择常规动力时也会有所考量,综合多种情况来看,这艘航母仍然作为常规动力配置,是更符合我国的谨慎风格,号航母作为国产第二艘航母,能够规避和进一步完善我国山东舰出现的设计瑕疵和服役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完美解决之后,在此基础上号航母再进行更大胆的突破,将会更有信心,技术实现会更加地得心应手。
也相信我国未来的号航母,使用核动力的可能性更大,中国海军拥有核动力航母的时间相信不会太远了。
航母福建舰和前两艘航母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航母最大的亮点,是配备电磁弹射技术,这个对国人来说是属于意外惊喜,却让西方国家感到意外打击,美国的航母优越感开始降低,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如此惊人,让美国自诩领先几十年的航母建造技术,都觉得有些担心,按照这个速度,中国航母的发展很快就能追赶上来,也许用不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能和美国海军的水平比肩。
福建舰的飞行甲板设计成直通长形,航母阻拦索建造材质有所提升,这条看上去毫不起眼,像普通绳子一样的阻拦索,有着高科技含量,航母的阻拦索被称为生命线,没有它的保驾护航,舰载机就无法在甲板上安全降落和止步,舰载机的阻拦着舰需要靠着阻拦索的阻力,这根绳索能够阻拦的力量达到百吨以上,可见十分了得,而且一根阻拦索价值就超过百万元,这还算高昂的研发成本。
而美国的航母上的阻拦索更是高达多万美元一根,并非舍得花钱就有这条阻拦索,对于在该领域研发水平还没达到一定高度的国家来说,是无法生产这种阻拦索的,必须要进口其他国家的,而现在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能生产,中国俄罗斯和美国。
相比于我国的前两艘航母,号航母更倾向于孵化平台,为我国海军培养训练和输送人才,该航母多次在南海区域,西太平洋海域,组织开展全流程实战训练,让海军通过实践更加具有实战的体验和完善不足。
我国号航母上加载的歼-15舰载机,海军在实战训练时,驾驶战机从航母上起飞,翱翔在海域上空,完成实战训练后再降落到航母甲板上,通过在真实海域的训练和实践,开拓了海军的眼界和思维,面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状况,会有更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应对方案,为我国培养敢于作战,敢于胜利的新时代现代化海军,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号航母山东舰也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在改造航母的得来经验之上,直接升级为自主设计和建造,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飞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能够更加完善的功能等。
可以在号航母上得到更好的解决和体现,而且我国对于常规动力航母的建造经验,通过号和号已经日臻成熟,这次号航母采用电磁弹射已经震惊了国际社会,相信我国的号航母也许会有更大的惊喜。
美军五大军种全部出动,在第二岛开始实弹演习,中国也不甘示弱
未来海军需要掌握的三大关键技术,美俄各掌握1个,我国掌握3个
中国长沙舰被曝导弹通电,主副炮挂弹完成,武装驱逐3艘外军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