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宇宙的迟暮写在网易接手EVE国服代理

YC年6月27日。泛星船运空间站,老人星星系,维勒斯星座,精华之域星域,新伊甸。我正在搓炉石,本地聊天频道列表突然新增了一个角色——有人进入了这个星系。我查看了来人的资料。对方于两年前建号,参加过各路势力,目前归属于一个与我没有声望关系的军团。我换乘斯特修斯级巡洋舰离开空间站,启用隐身装置后在星系各处跳跃,用舰载扫描器扫描距离我14.5天文单位之内的任何物体。很快,我发现对方驾驶的,是重型突击舰伊什塔尔级。更有意思的是,对方对我布置在星系里的诱饵舰船,一条待在小行星带里的狂怒级巡洋舰产生了兴趣。普通巡洋对抗重型突击舰毫无胜算,对方无疑吃准了这一点,想击毁这条狂怒。我跃迁至狂怒级附近50KM处,静静地等待。2分钟之后,确认附近没有其他玩家的伊什塔尔跃迁至小行星带。我切换至狂怒级,冲向心怀不轨伊什塔尔,对它进行跃迁扰断干扰,用停滞缠绕光束降低它的速度,他立即还手开火。确认对方无法在短时间内脱身后,我又切换回斯特修斯级,解除隐身,开始攻击伊什塔尔。重型突击舰能完虐落单的普通巡洋舰,但如果落进陷阱被迫一对二,那就未必是对手了。几十秒后,伊什塔尔在爆炸中灰飞烟灭,而我打捞了残骸,重新打开炉石,开始了新一轮的守株待兔。

“斯特修斯”级巡洋舰

上面这种拿诱饵勾人的战术,在《星战前夜》,也就是俗称的EVE里,其实屡见不鲜。那款游戏的复杂和残酷程度堪称史上一绝,它的经济系统包括了股票与不同的税负;它的战斗术语,在外人听来,充满了“角速度、爆炸半径、失准与AU(天文单位)”之类的学术名次;而它的自由度,到了劫掠、偷窃等万事皆允的地步。同样玩这个游戏,从不离开空间站的市场倒爷、打家劫舍的海盗、勤勤恳恳的矿工、各方势力都有点关系的旗舰制造商,会度过完全不一样的游戏人生。至于我,在那片被叫做新伊甸的银河中,过的无疑是刀尖上舔血的海盗生涯。即使在今天,这款游戏的超前程度依旧无以复加,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问世,早在十六个地球年之前。

许多游戏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们开创了全新的游戏类别,比如讲究迷宫随机生成的Roguelike游戏,源于古早的《Rogue》,后来的《暗黑破坏神》系列,就属于这个类别;而比较时兴的Soullike游戏,则是因为《魂》系列大名鼎鼎。《仁王》、《空洞骑士》把这种高难度,不停地死而复生的设定给完整地复制了过去。至于EVE,它同样开创了全新的游戏类型,但可能是过于特立独行,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过什么游戏,能够冠以“EVElike”的名号,换言之,EVE类型的游戏,只有它独一号。如果非要给这种类型下个定义的话,我觉得可以把它叫做“战争沙盘与社会模拟游戏”。

是的,EVE的开发者,来自冰岛的CCP公司,想在自己的游戏里创造一个完整的社会。客观而言,他们做的不差。也许你在独自进行深空探索时,能感受到宇宙的寂寥,但本质上来说,EVE里玩家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指向与其他玩家产生互动。永远人头攒动,进出空间站都得和其他玩家飞船撞上的贸易星系吉他就不提了,即使当个独行侠,你所获得的战利品,或者采集得到的资源,也终归是要流入市场的。退一步说,你所驾驶的舰船,从原矿采集到科研、制造,得过数道工序,流经许多玩家的手。在获得舰船的那一刻,你就从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这些舰船、矿石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各色资源,最后会通过或大或小的冲突与战争化归虚无,市场则因此产生新的需求。

厚质凡晶石的历史价格

冰岛人笃信新伊甸里的混乱与战争将永不停歇,游戏的生产与贸易体系,也将因此得以存续。他们这么想,当然是有道理的。新伊甸的星系虽多,但数量总归有限。十几万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玩家共处其间,会自然而然地抱团,对其中那些富饶之地展开争夺。而让玩家们难以逐渐兼并成统一帝国的根本障碍之一,和上帝摧毁巴别塔的理由相同,是语言的不同。EVE的玩家再高端,能熟练掌握外语的也终归只是少数,而当交流都存在障碍时,你很难去理解与信任对方。想兼并讲不同语言的势力,难度可想而知。某个大势力下属的某支讲不同语言的小军团突然反水,这种情况在新伊甸屡见不鲜,甚至有大势力因此而走向崩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新伊甸里始终群雄割据,永无安宁之日。

但这一切,都只发生在“宁静”服务器里。CCP本来打算全球一个服务器,然而出于你也懂的理由,中国大陆地区,后来又设立了一个服务器,名曰“晨曦”,它面向的玩家全部是国人。相比“宁静”,“晨曦”天然存在许多问题,而它们后来逐渐恶化,使得游戏完全变了味。

两个服务器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口和语言上。相比常见的奇幻科幻风格角色扮演游戏,太空游戏本来就受众群体偏少,EVE出名的上手难度和残酷程度,又足以劝退90%的尝试者。但“宁静”服务器所面向的,毕竟是整个世界,即使被筛掉了大部分,留在新伊甸的人依然为数不少。而国服“晨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哪怕在巅峰时期,刨去多开的选手(比如我),和庞大的脚本团体(这个稍后谈),玩家数量可能不到两万,现在更是只有几千。地广人稀,玩家们争夺地盘的需求自然大降。“宁静”服的许多大战,单纯为了抢地而起,“晨曦”这种情况就要少上许多。

其次是语言问题。之前已经说过,语言不同是阻止新伊甸统一的重要因素,但其中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点:地球是圆的,玩家语言不同,时区不同,上线时间也不同。举个例子,美国和俄罗斯的两个军团展开对抗,他们争夺的星域,可能就会在美国时间的晚上属于美国军团,十几个小时又归了俄罗斯人,需要反复拉锯许久,星域的归属才有定夺。国服则多见晚上八九点稀稀拉拉组队,干架到十二点立刻散队的情况,地盘也往往是丢了就只能丢了,即使有反扑之心,但没法像“宁静”那样利用时差打突袭。这样的状况,进一步降低了战争的烈度。

旗舰中的“莫洛”级无畏舰

对新伊甸的经济体系而言,战争是消耗各种资源的终极方式,其意义不言而喻。没有战争的消耗,就没有人购置新的舰船和装备,生产也会因此中止,最后导致整个经济系统停摆。当然理论上,“晨曦”服的战争烈度虽然低,但玩家人数少,生产能力也应该同样低下,所经济系统并不会因此而完蛋。然而,看“晨曦”服的战争,你会发现,国人的战场上,消耗巨额资源才能生产的旗舰与超级旗舰的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宁静”服,小型常规舰船反而往往成为陪衬。而导致“晨曦”生产力反超玩家众多的“宁静”的,就是接下来我要说的:脚本。

我们必须承认,采集资源与打钱的脚本外挂,存在于绝大多数的网络游戏中,是屡禁不止的顽疾。但脚本对《魔兽世界》或者《最终幻想14》这样的MMORPG而言,最多带来原材料市场和金价的扰动,大多数玩家获得的装备依然依赖副本产出,核心游戏方式并未受太多影响。可是EVE里舰船的生产极度依赖矿石供应,这就让脚本对游戏的影响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宁静”同样存在脚本的问题,不过还仅仅停留在“威胁”新伊甸的经济上,不像“晨曦”,早已被脚本彻底绑架。EVE换过大陆代理商,之前的光通时代,脚本虽有但不算泛滥,而后来接受的世纪天成可能认为正常玩家数量不足,宁可有脚本做补充,或者只是贪图那些机器人账户每个月缴纳的月卡钱,总之对脚本的态度比较暧昧。如今“晨曦”服务器的玩家真实人数可能不足“宁静”的十一,然而拜脚本所赐,战斗时舰船的吨位远在对方之上。而游戏内PLEX(等于可交易的月卡)价格,涨至了欧服的十几倍。实际上近十年来,“晨曦”服务器的在线人数中,脚本恐怕一直远远多过活人。

脚本泛滥至此,想要彻底治理,已近不可能。曾经有不止许多玩家团体向使用脚本的联盟宣战,说要还新伊甸一个清静,但他们最终都消散在了宇宙里。原因无他,就是生产力跟不上对方,当脚本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原料时,你的船却炸一条少一条,战损比再好看,又有什么用呢?目前“晨曦”服一家独大的玩家势力泛银河商业共同体(PIBC)当然是脚本的最大用户,但远在致使他们称雄的49大会战(得名于战役核心地点,49-U6U星系)之前,“晨曦”服的各家大联盟,都早已被脚本攻陷。即使时光倒转,49大战的赢家成了南北联军,脚本之势依旧不可当。

14年的49-U6U战役规模,至今无人能出其右,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晨曦”服无大规模战事,而“宁静”服无脚本之生产力

其实使用脚本的大联盟自己也清楚,产能过剩,经济系统崩盘,大家得一起玩完儿。所以仗还是要打,物资还是得消耗。他们具体是怎么办的呢?说来也好笑,就是不同势力间,甚至自己内部的不同派系约定好,在不夺地的前提下组出舰队,以拉练的名义相互排队枪毙。船爆得差不多了,制造商才会有动力继续生产以满足强行制造出来的需求。发展到这个被玩家戏称为“出货战争”的阶段,“晨曦”的服务器名都成了笑话,它完全一副暮年的模样,再玩不出新花样了。甚至可以说,新伊甸的历史,以一个非福山的方式,在国服得到终结。

仿佛是在给历史的终结做注解,“晨曦”的时间,也停止了流逝。EVE里的时间度量衡,参考了地球时间,地球上的1月1日,也是新伊甸一年的伊始。“宁静”服务器的历史,始于YC年,16年过去后,已经步入了YC年。然而翻到文章最前面,你就会发现,我说的是YC年。但那场战斗,其实就发生在上个月6月27号。为什么这样?答案很残酷:因为“晨曦”已经整整两年没有获得任何更新了。

大陆的EVE代理商世纪天成始终没有明确解释过国服为什么不更新,不过有一种可能,是“宁静”服在两年前采取了新的商业策略,允许免费玩家进驻新伊甸。尽管所能学得的技能,所能驾驶的船型都受到了巨大的限制,但依然有不少免费玩家涌入,为这款运营时间超长的网络游戏恢复了不少生气。然而同样的更新放在“晨曦”,能引入多少新玩家还是个未知数,脚本会因为免费账号而更加泛滥,倒是板上钉钉。除此之外,服务器的负荷也会因为新用户和补丁而加重,而添置新的服务器,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世纪天成方面可能在综合考虑后,觉得更新版本出力不讨好,所以干脆一直拖更至今。

不过就在文章开始那场战斗的一天之后,也就是今年的6月28日,传来了一条新消息:网易获得了《星战前夜》新版本的代理权。其实之前网易和CCP宣布合作开发EVE手游后,就有传言说他们要把EVE端游也一道接盘。不过这次文化部网站过审,算是终于落了实锤。

有的朋友欢呼雀跃,说网易对待脚本的态度比世纪天成更严厉,EVE国服有救了。但我对此抱有深深的怀疑。稍微回忆一下,没多久以前,还有许多玩家非常期待《绝地求生》国服版本能上线呢,结果买断版权的腾讯最后就搞了个手游《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而《堡垒之夜》引进后,吃鸡国服端游的希望怕是更加渺茫了。网易代理EVE的重心,同样大概率放在手游上。至于“晨曦”服务器,既然在那么恶劣的情境下都挺了许久,那就更新下,凑合凑合继续开呗。

不过,有变总比烂死好。哪怕一潭死水,往里头丢石子都还能起点波澜。虽然我不太相信网易真的会对脚本开刀,但版本更新,加上为了手游所做的宣传,“晨曦”服务器多少能吸引些萌新,也许游戏内的版图,还会因此发生一些变化。对我这种低安海盗来说,还有什么能比更多的混乱、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猎物更好呢。至于“晨曦”的未来,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就是“从长期看,网游都死了”。与其去纠结自己无力改变的结局,不如在结局到来前及时行乐,玩个开心。(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80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