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英法互为对手展开了造舰竞赛,当然不是比规模,而是比创新技术,这个时期作战舰艇取得了快速进步,一大批影响深远的舰型和武器面世。美国人在南北战争之前,也有不少创新,一场内战打乱了他们的节凑。19世纪初蒸汽机运用于舰船,最初用明轮(蹼轮)推进,轮船的叫法就是这么来的,但因燃煤消耗过快,轮子裸露于外,轮机安装于舷侧,减少了舷侧火炮数量,易被火炮击中,种种因素致发展迟缓。
美国富尔顿号轮船(克莱蒙特号轮船)美国人经过反复试验,在年美英战争中,他们建造了富尔顿号(克莱蒙特号轮船)轮船,它是世界第一艘轮船,其蹼轮安装在船体底部,火炮几乎无法击中它,但该船建造完成时,战争已结束,因而未参战。在此后的20年里,美国未再建造一艘轮船。英法也是一边探索一边缓慢发展,一开始只用于拖船、通信船等辅助船,直到30年代二者才开始正式建造作战轮船。
年美国建造了富尔顿二号,只有吨,有4个烟囱和3根桅杆,轮子又跑到了舷侧。为获得更大航程,年美国建造了两艘吨明轮船,进展遥遥领先欧洲,不过第二年首舰因起火焚毁,二号舰一直用到南北战争时期。然而明轮船的天生缺陷,导致这种船型仍然不受各国待见。
法国拿破仑号战列舰19世纪40年代,一个重大贡献是发瑞典人埃里克森先发明了实用螺旋桨,埃里克森先向英国推广,后者持怀疑态度、犹豫不决;一名美国海军上校听说此事后,立即找到埃里克森,并鼓动他去美国,最终美国人在年建造了史上首艘螺旋桨军舰——普林斯顿号,螺旋桨和轮机安装在水线以下,炮弹打不着。
英国人了解此事后,挺后悔的,他们也立即着手建造了首艘螺旋桨战舰响尾蛇号,英国人还对该舰进行了大量测试,最终在和同等马力的拖船竞赛中,其速度都完胜后者。此后几年中,英国给许多老舰都改装了螺旋桨。年,法国第一艘螺旋桨战舰、也是第一艘蒸汽动力战舰——木壳的拿破仑号下水。两年之后,英国下水了第二艘新型木壳螺旋桨战舰。南北战争中,美国建造了数量众多的梅利马克级小型快速螺旋桨护卫舰,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国勇士号战列舰-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两条小型铁壳炮艇,年美英至少都有一艘铁壳船,不过在随后测试中,英国人发现铁壳还不如橡木结实,于是停止了发展。年俄国侵犯土耳其,俄国战舰上的68磅炮和爆炸弹展现了强大威力,在攻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中,英法风帆战船因无法机动几乎成了俄国岸炮的活靶子,只有2艘螺旋桨战舰驶近岸边摧毁了俄国几座炮台,最终二者采用了包围战术艰难拿下要塞。
后续法国紧急建造3艘铁装甲浮动炮台,水线附近包裹4.5英寸铁板,有蒸汽动力可自行移动,在米距离上,岸炮的实心弹被铁板挡回,没有穿甲能力的圆球爆炸弹不足以摧毁铁板。在攻占金布恩要塞时,俄军对这三艘浮动炮台竟无计可施,最终被迫投降。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这种浮动炮台也被大量建造,发挥了很大作用。
年战争结束,英法取胜了,不过很吃力,比较丢脸。战后法国就建造了荣誉号装甲舰,一艘吨的木壳装甲舰。年英国建造了勇士号铁甲舰,它完全用铁建造船壳,排水量达多吨,大量采用后装线膛炮,虽然只有40门炮,但威力远胜过去的门炮。勇士号是全球第一艘全铁壳战舰,自它之后,世界强国海军都开始建造铁甲舰,中间虽有反复,但大势不可挡,铁甲舰之后则是钢甲舰。
复原的阿姆斯特朗式套筒炮早在年,在英法爆发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人们就彻底认识到实心弹威力的严重不足,双方各自在近距离发射上千枚炮弹,竟然无法击沉对方一艘木壳战船,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拿破仑战争(—年)极大推动了火炮的发展,战后一名法国炮兵研制出一种能发射爆炸弹的火炮,年这种火炮击毁了一艘双层木甲板船,展现了强大威力,到30年代舰炮开始陆续采用爆炸弹。
然而,大于32磅的炮弹会让铸铁开裂,直到后装线膛炮出现之后,弹丸才一举达到了磅。第一门能承受膛线所产生压力的舰炮,是年英国发明的阿姆斯特朗式套筒炮,这是舰炮革命中的重大进展,这种炮发射的再不是球形爆炸弹,而是有铅套的长形炮弹,外形类似于今天的炮弹。该炮率先大量应用于勇士号铁甲舰,在射程、精度和威力上都远超过去的前装滑膛炮。美国人在线膛炮上犹豫了很久,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大势所趋,他们也开始采用线膛炮。
年,法国人发明了无烟火药,人们开始改进炮弹外形,使之更容易穿透钢装甲。炮弹威力提升之后,只能继续增加防护装甲,为克制装甲继续提升火炮和弹药威力,于是乎万吨级重装战列舰开始成为海上战场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