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植根于依山傍水的福州马尾,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等丰硕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福建船政所凝聚的“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要义的中国精神高度契合,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学生进行教育的生动教材。
让船政讲解员老师沉浸式的解说把同学们带入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发端地、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
解读船政文化博物馆,了解船政在中国有哪些创举?在馆内有《船政之最》的介绍,共有十个方面:01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祥地船政成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科技专科学校(船政学堂)和第一所技工学校(艺圃),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采取入学招考、借才异域、师夷长技、学用结合的新式教育模式,别于科举之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闽堂是开山之祖”。02近代远东规模最大的造船产业基地“船政为中国造船创始之厂”,创造了中国造船的数个第一:第一艘千吨级兵商舰船“万年清”;第一艘远东最大巡洋舰“扬武”;第一艘铁胁船“威远”;第一艘钢甲舰“平远”;第一艘钢甲鱼雷舰“广乙”;第一艘猎雷舰“建威”;第一艘折叠式水上飞艇等等。船政41年来生产的舰船总吨位占当时全国的82.26%,创办初期产业工人占全国同期人数的30%。03开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之先河船政首次大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设备运行和管理技能,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形成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生产关系变革和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源。04中国制造肇端之地船政制造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起重机、车床、锅炉、新式抽水机,以及机制铜钱、精密仪器(钟表、经纬仪、罗盘、气压计、望远镜、瞄准器)、大炮、水雷和鱼雷等。05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船政造就了一批近代海军英才,如叶祖珪、萨镇冰、邓世昌、刘步蟾等;建造了40多艘近代海军舰船;06中国现代航空业的萌生地创办第一所飞机潜艇学校和第一个飞机制造工程处;制成中国首架水上飞机并批量生产;建成世界第一个水上飞机站;制造的中国飞机第一次用于实战。07派遣中国第一批留欧学生创立留学生制度,派遣中国第一批留欧学生。留学生学成均归国,使中国培养科技人才提升一个层次。如造船专家魏瀚、轮机专家陈兆翱、启蒙思想家严复等。08中国近代新文化的传播地船政实行开放型的教育方式,推动了中学西渐、西学中传和中西文化的融合,成为近代新文化的传播地。如陈季同把《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书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林纾、王寿昌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严复翻译世界八大名著《原富》、《法意》、《天演论》等;马建忠撰写第一部古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日意格编撰《法汉袖珍词典》等。09近代先进科学技术之倡首船政最早在国内发展电讯技术,创办中国第一家电报学堂,铺设中国第一条(川淡)海底电信电缆;最早在国内使用发配电照明,适用范围从生产、生活扩大到船上,并在船上首次使用探照灯、电风扇。10制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国际标准船政组织技术人员测量与研究马尾港口深度基准面,历时30年(年到年),确定了“罗星塔水准零点(罗零标高)”。这是近代中国航海、导航、水文等技术方面的首个国际标准。福建船政不仅创造出丰硕的物质财富,更为后人留下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堂上,船政讲解员老师沉浸式的解说把同学们带入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发端地、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一部船政史,半部中国近代史”,同学们认真听讲,深感当年福建船政创办之不易、求学之艰辛。被当年船政学堂的学员们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也为船政学堂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严复、邓世昌、詹天佑、萨镇冰等国家栋梁感到骄傲自豪。课堂上,同学们就船政历史开展互动问答,分享了自己心目中对船政文化、船政精神的理解,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竞答。
“一座学堂引领一个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
让我们以梦为马、以汗为泉,勇于探索、勇于突破。不负青春,不负韶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