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发展史二

一、最早的海军

中国最早的海军是由春秋时代的楚国建立的。春秋时期(公元前一前年),由于冶铁事业的发展和铁工具的使用促进了造船技术和造船能力的提高,临江傍海的各诸侯国家在争霸战争中纷纷建立了‘舟师”,运用战船在江河湖海里作战。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海军。

二、最早的水战

公元前年,楚康王首次派出舟师在巢湖水域(今徽舒城一带)攻伐吴国。这是中国史籍上明确记载的最早水战。。此后楚平王又先后于公元前年、前年、前年3次组织大规模的舟师攻打吴国和濮国。在公元前年的一次水战中,吴、楚双方都出动了大批战舰,在长江下游今安徽裕溪口一带江面上展开了激烈的决战,结果吴国舟师战败。

当时舟师所使用的武器除陆军的刀矛弯矢外,已有专门用于水战的长钧矛.长斧等兵器。楚国还创制了名为“钩拒”的利战既可以钩住敌船,也可以推拒敌船。

三、最早的海战

公元前年,吴王夫差派大夫徐承率领舟师,经邗沟北上进攻山东半岛的齐国,实行远途奔袭。齐国舰队在吴国舟师抵达之前,就对吴国舟师进行了拦腰截击。双方舰队在波涛翻滚的黄海展开海战,最终吴国战败。

据记载当时两国的舟师是由大翼、小翼、突冒、楼船和桥船组成。

大翼广(阔)一丈五尺,长十丈;可乘士卒90余人,其中划桨手为50人。船上的武器有长钩、长矛、长斧各4把,弩32把,箭矢支,军盔32个,是主力战舰。

楼船可以运载大量士兵和武器装备以及给养物资,一般被当作水上移动要塞用来阻击敌军,也因为其目标明显、便于指挥而常被作为旗舰使用。

桥船则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机动性强的小型舰船,主要用于高速冲阵,以掩护大型战船。

突冒船,船体坚固,船首装有坚固的金属冲角,专门用于撞击敌舰。

当时的舟师作战模式是当双方战舰进入各自弓弩射程内,双方开始使用弓箭,还有很多是带着火的箭,射中船体后很容易引起大火,士兵们不得不冒着烈火以及雨点般的箭准备接舷作战。双方战船接舷时,均利用己方舰艏巨大的冲角猛烈撞击对方战舰,士兵们则迅速用“钩拒”钩住对方船只,跳到对方的甲板上展开白刃战。

激战中,齐军多艘战舰包围了吴军旗舰“余皇”号。该旗舰尽管船体巨大,防护装甲很强,船上兵员也很多,但是航速慢,机动性不够灵活。船上的吴军进行殊死抵抗,主将徐承身中数箭,最后在侍卫的拼死掩护下才突出重围,但是旗舰“余皇”号还是落入齐军之手。此次战役,吴军战舰损失过半,士兵伤亡不计其数,齐军大捷!

齐吴海战不仅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海战,也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第一场大规模海战,是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海(水)战战术以及古代海(水)战武器装备(如舰船)发展的经典战例。这场海战不仅检验了当时中国的海洋作战力量,而且证明中国在武器装备、船舶建造、战略战术以及航海科学技术等方面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1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