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有来形容俄罗斯海军近30年的发展最适合不过,从强走向衰落,前后仅仅用了30来年,依靠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资产苦苦支撑了三十年,现如今的俄罗斯海军已经远不及当年。而中国海军的发展却与俄罗斯海军的发展完全相反,我们是由弱走向强,俄罗斯则是由盛走向衰。以下内容,我们将带大家聊聊中俄海军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看看今天两国的差距又有多大。
俄罗斯海军
一、苏联解体初期的俄罗斯海军
年12月25日,昔日超级大国苏联轰然倒塌,一分为十五。俄罗斯成为主要继承国,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资产,其中就包括军事资产、海外资产、太空资产、经济资产、债务和外交等等。其中军事资产方面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70%,各种先进武器装备应有尽有,一夜间让俄罗斯成为了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整体实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还成为苏联核武库的唯一合法继承国,继承了全球第一的核武库,而像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塞克斯坦等国则全部被销毁。
“光荣级”导弹巡洋舰
海军方面,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海军80%以上的主战力量,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战略核潜艇等应有尽有。其继承核心力量包括“库兹涅佐夫”号航母1艘、“基辅级”航母4艘,“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2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4艘,“光荣级”导弹巡洋舰3艘、“卡拉级”巡洋舰7艘,“无畏级”驱逐舰/反潜舰13艘和“现代级”驱逐舰14艘,这些舰艇的满载排水量全在吨以上,总计数量为48艘。同一时间,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服役数量也到20艘(其中16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1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其余的全部是老旧主战舰艇。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与美国海军相比,苏联解体的初期俄罗斯海军除了在航母上与美国海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以外,在其它主战舰艇的数量和作战能力上,与美国海军差距并不大。此时的俄罗斯海军具备全球部署、全球作战和全球巡航的能力,反舰能力、反潜能力和防空能力尤为突出。但好景不长,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庞大的军事资产一时间成为了俄罗斯手中烫手的山芋。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苏联解体时GDP高达.85亿美元,作为第一继承国的俄罗斯经济在苏联解体后日益下滑,年时俄罗斯的GDP下降到亿美元,年时下降到亿美元,年时下降到亿美元。
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的军费开支也是逐年下滑,其军费开支在年仅有77亿美元,同时期美国的军费开支已经高达亿美元,在当时美国的军费是俄罗斯的41倍,差距相当巨大。如此巨大的差距,还要维护仅次于美国的海军作战力量,这是俄罗斯难以承受的,在科研和新装备研发的投入上更是所剩无几。于是,俄罗斯为了减轻压力,首先将6艘航空母舰处理掉,所有的“基辅级”航母和“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卖的卖,退役的退役,拆解的拆解,其中“基辅级”航母远达不到退役的年限,至此俄罗斯仅保留了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并服役至今,这就是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海军的状态。
“基辅级”航母
二、同时期的中国海军
苏联解体之时的中国海军还相当落后,仅有大约19艘型导弹驱逐舰和一批系列护卫舰,其中型导弹驱逐舰整体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的水准,落后美苏/俄等大国起码在30-40年间,差距相当巨大。型导弹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仅有余吨,舰体设计落后,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部分还在使用舰炮防空),反舰和反潜能力同样非常落后,无论是吨位还是火力都无法与美苏/俄的产品相媲美。而80年代引进西方国家建造的型导弹驱逐舰此时尚未服役,型驱逐舰在吨位和技术上虽然实现了突破,还大量引进了西方的装备(如美国的LM燃气轮机,法国的响尾蛇防空导弹等等)。
型导弹驱逐舰
但80年代末随着中西方关系走向下坡路,90年代彻底决裂,西方国家恢复了对华的武器禁运政策,这使得型导弹驱逐舰缺乏外界技术和装备的支持,最终仅建造了2艘便停建,同时型驱逐舰在吨位、技术和整体作战能力上依旧无法与美苏/俄的主战舰艇相提并论,像巡洋舰、航空母舰更是处于空白状态,可见当时中国海军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有多大。此时又恰逢中苏/俄关系改善,从俄罗斯引进先进武器装备成为了可能,于是在整个90年代中国先后从俄罗斯手中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先后发展出C和B型导弹驱逐舰,其中C型驱逐舰更是被军迷誉为“中华俄式神盾”舰。
型驱逐舰
因为C型导弹驱逐舰引进了大量的俄制装备,如“里夫”M(北约代号为SA—N一6)区域防空导弹系统(S-型防空导弹的舰载版),“顶板”三座标对空警戒雷达、“墓石”30N6E1型单面旋转阵面式相控阵雷达、“音乐台”导弹火控雷达等,这些舰载设备和舰载武器绝大多数都被运用在俄罗斯“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之上,可见这些装备的引进对中国的意义有多重大。除此之外,中国还从乌克兰引进了UGT-0型燃气轮机以及相关技术,发展国产燃气轮机。
C
同时,在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由于日本海军的“金刚级”驱逐舰已经服役,加上美国在中国的周边活动比较频繁,使得中国海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减轻压力,中国海军从俄罗斯手中引进了4艘“现代级”驱逐舰,并全部部署在东海舰队,以应对来自日本和美国海军的海上威胁。所以,在整个90年代中国海军都非常落后,还处于新一代驱逐舰研制的摸索阶段,通过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建造全新的主战舰艇,同时对技术进行吸收消化,逐步实现国产化,并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C
进入到本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军费开支的逐年增加,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中国海军在舰艇的研发和建造上有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使得中国海军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C型导弹驱逐舰建造以后,标志着中国海军逐步具备了自研新一代驱逐舰的能力,并在部分关键设备和武器上实现了国产化,如防空导弹为国产红旗9、雷达系统为型相控阵雷达,舰炮、反舰导弹、鱼雷等核心组成部分全实现了国产化。
D
进入到年以后,中国海军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一代D型导弹驱逐舰、A型导弹护卫舰和型万吨级驱逐舰等全面实现国产化,并走向了强,同时拉开了与俄罗斯的差距。
三、现如今中国海军和俄罗斯海军的发展现状
①俄罗斯海军
现如今的俄罗斯海军已不同当年,在苏联解体后的30余年时间里,俄罗斯海军在新型主战舰艇的发展上就像停止了一样,除了建造几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以外,在水面主战力量的发展上进展非常缓慢。虽然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公开表示要在未来要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但事实却是寸步难行,别说建造新的航空母舰了,就连服役了30多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大修都搞了五六年,期间还多次发生严重的事故。
俄罗斯海军,小舰为主
在苏联解体后的3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海军装备的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主战舰艇也已经所剩不多,现如今吨以上的主战舰艇仅有1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1艘“基洛夫”级巡洋舰,2艘“光荣”级巡洋舰、7艘“无畏”级驱逐舰和3艘“现代”级驱逐舰,总数量仅有14艘,与苏联解体之初的48艘相比,缩水了70%。同时,这些舰艇由于全部服役于苏联时代,平均舰龄超过30年,不仅老化严重,技术也落后于时代了。
吨位最大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级护卫舰
而在苏联解体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海军在水面主战舰艇的建造上15艘护卫舰,这些护卫舰的满载排水量从-吨不等。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俄罗斯海军正一步步走下坡路,大舰老化严重,小舰数量也不多。俄罗斯海军的战略也将从远洋海军逐步演变成为近海防御型海军,正逐步丧失远洋作战能力。
②中国海军
进入年以后,中国海军的发展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批先进主战舰艇不断建造和服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海军过去落后的局面。自年以来,中国海军一共建造或服役了4艘C型导弹驱逐舰(其余2艘在年前建造),25艘D型导弹驱逐舰、8艘型万吨级驱逐舰、3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和山东舰均已服役,福建舰正在舾装)、40艘A型导弹护卫舰(超过35艘服役)、3艘型两栖攻击舰、7艘型船坞登陆舰(另一艘在年前服役)、2艘型4万吨级综合补给舰。
福建舰
至此,中国海军已经服役的驱逐舰总数就达到了50艘(包括B、C、型、B型和现代级),远洋护卫舰约40艘(包括型和A型)、航空母舰三艘,2万吨以上的两栖作战舰艇11艘(8艘型、型3艘)。其中吨以上的主战舰艇达到了63艘,另外还有规模庞大的辅助舰船。除此之外,新批次的D型导弹驱逐舰和A型导弹护卫舰已经在建造当中,其规模在未来数年的时间里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和同框
结语:
从中俄海军近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海军是从强走向衰,中国海军则是从弱走向强。现如今在吨以上的主战舰艇上,中国海军至少拥有63艘(不包括部分补给舰、坦克登陆舰和辅助船只等),俄罗斯则为14艘,差距已经很大,且现代化水平俄罗斯海军与中国的差距更大。未来,如果俄罗斯海军的发展继续下去,那么与中国海军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中国海军
注:以上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潜望者年3月11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