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地心历险记

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地心历险记》

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人,在海中,我是完全自由的。

——尼莫船长,《海底两万哩》

儿时读过的科幻小说你还记得多少?那些父母让你闲时阅读的、学校规定成为课外读物的、在书展里放在童书栏里的科幻书本——《地心历险记》、《月球上最早的人类》、《海底两万哩》……里头的人物,你还记得多少?

科幻小说——升上中学后不知为何会搁置在一边——你开始觉得它们不够「严肃」、讨论得不够「深入」,甚至后来你读过《空想科学读本》,把许多科幻小说内容都拆解成不可能实现的笑话。不过,尽管在我们的成长环境如此,世界上仍有雨果奖与星云奖,鼓励科幻小说的创作;电影也会改编科幻小说的题材,我们所熟悉的《WALL-E》、《District9》、《魔戒》,都获得过以上奖项,每次得奖都能引起深入讨论,甚至有哲学反思。那么,关于童年的科幻小说,会不会是在成长途中,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忽然想和自己的童年划清界线,觉得不应再和「童书」再扯上任何关系了,所以才把许多经典都抛诸脑后?

年上映的电影《地心冒险》(JourneytotheCenteroftheEarth),改编自凡尔纳的《地心历险记》。

在3月24日这天,让我们来重拾科幻小说。这天是「科幻小说之父」之一朱尔.凡尔纳(JulesGabrielVerne,-)的忌日,之所以是「之一」,是因为韦尔斯(H.G.Wells)和雨果(HugoGernsback)都会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雨果不用详述了,他就是「雨果奖」的名字由来。而韦尔斯则写下了《时间机器》、《世界大战》、《月球上最早的人类》。但假如在法国说起科幻小说,绝对没有人会遗下凡尔纳。

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年在法国出生的凡尔纳,父亲从事法律事业,而母亲则从事航海事业。凡尔纳自幼热爱大海,经常跑到海边进行船长游戏,扮演着船长到处冒险与航海。传闻他在11岁那年曾经秘密潜入一艘帆船上,远赴印度冒险,但被父亲抓了回来,要他保证只能「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在人生最初的二十年,他都在海边度过,这对他日后的创作影响极为深远。

22岁那年,他正在巴黎一家大学修读法律,原想继承父业成为一名律师。但机缘巧合下他碰上了大仲马与小仲马父子,使他转而走上了创作之途。在至60年间,凡尔纳经常出入国立图书馆,收集各种科学技术的资料,也阅读大量科学文献,更结交大量学者、发明家和旅行家,这十年是他的积累期。

年,凡尔纳出版了《气球上的五星期》(CinqSemainesenballon),一鸣惊人,从此踏上了畅销科幻小说家之途。他的出版商看凡尔纳在科幻创作上有巨大潜质,便说服他每年出版三本书,给他稳定的报酬,互惠互利,凡尔纳当然答应,他的创作之途从此打开。我们所熟悉的《海底两万哩》、《八十日环游世界》、《机器岛》,也是来自凡尔纳多年的笔耕。

PeterSloterdijk|《八十日环游世界》与旅行的意义

海底两万哩

当巴黎生物学家阿罗讷斯追捕海面上一头巨大的怪物独角鲸时,他不慎从船上跌落水中。大难不死的他和同伴们一同落在独角鲸的背上,他们这才发现,这才不是什么生物,而是一艘潜艇「鹦鹉螺号」(Nautilus)。他们受到船长尼莫的邀请,加入他们的旅行。在海底旅行的尼莫(Nemo),就是日后我们在电影里看见的《海底奇兵》(FindingNemo)的原型。

法语版的《海底两万哩》(Vingtmillelieuessouslesmers)

虽说它是一场壮丽的冒险,但其实凡尔纳主要描述的是海洋的自然景色和海洋的动植物,占了接近一半篇幅。船长尼莫带领阿罗讷斯进行了七个月的长途旅行,穿过冰山海峡,深海洞穴,终于在挪威海岸完成旅途。尼莫是一位神秘的船长,他隐藏身份,在神秘的海岛建造鹦鹉螺号,他极其厌恶当时的殖民统治,就凭着海底宝藏对受压迫的民族进行经济支持。

关于「鹦鹉螺号」,常常可以看见一个说法是凡尔纳启发了日后第一艘潜艇的命名,就正正是鹦鹉螺号,但其实这个说法可以说对,也可以说错。首先,在凡尔纳的小说里,他所书写的是一艘拥有极大动力和航行时间极长的潜艇,如果用这个方法去思考的话,是的,服役的鹦鹉螺号核动力潜艇(USSNautilusSSN-)的确就如尼莫船长的潜艇一样,有极长的航行时间。然而,就在凡尔纳出生以前,已有不同被命名为鹦鹉螺号的水面舰船,甚至在凡尔纳出生前的年,罗伯特.富尔顿(RobertFulton)也建造了一艘实验性的鹦鹉螺号。可以说尼莫船长潜水艇的命名,正是凡尔纳翻阅大量科学文献的结果。

年富尔顿的「鹦鹉螺号」,现存于法国CitédelaMer博物馆中。当然,有人会把那个时代的潜水艇形容为「根本不能算是潜水艇,只是系在船后的铃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0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