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前往泉交河镇新修建的胡林翼故居,此行说是参观也好,说是回访也行。故居重建是我在赫山工作时主导的一项工程,离开后,工程顺利竣工,尽管还未正式开馆,但参观者络绎不绝,评价甚高,一直心存执念想去看看,终于成行。
盛夏的田野满目翠绿,撇洪新河碧波荡漾,一排排或一幢幢的农舍点缀其间,白墙红瓦相映成趣。一阵微风吹过,田里的稻穗摇曳起舞,绿浪波涌。天空中大片乌云袭来,被阳光强烈冲破,变幻成各式图样,如动物,似人形,像城郭,美不胜收。透过云层,几束阳光照射下来,光芒万丈,犹如历史照进了现实。
此刻,脑海中冒出了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千个人读苏轼,就有一千种解读,一千种意境。苏轼的“寂寞”,苏轼的“冷”,是他被贬黄州,人生低谷时的寂寞与清冷,但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积极的。纵观胡林翼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以及后人对他的认知与评价,是否也会“寂寞沙洲冷”呢?
走近故居,心情十分地激动;走进故居,思绪格外地凝重。故居尊重历史,原址原貌重建,迎面而来感受到的是厚重的历史。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多年前:出生房前,我们听到了那嘹亮的啼哭,告诉世人晚清中兴名臣的降世;读书房里,朗朗书声孕育出治国安邦的抱负;天井中的石槽上,雕像还栩栩如生,只是斑驳的苔藓印记着历史的尘封;地下保留的青砖原土,在潺潺的流水中,滴答出时空的交响;陈列室里的每件物品,每一尊塑像,每一行文字,全面展示了胡林翼的一生,或思想的伟大,或品行的高洁,或政绩的成就,或为人的高尚,教育和启示着后人,如何做到“忠、孝、廉、节”这四个字。
胡林翼出生即出彩,道光十六年的进士,后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四川按察使,最高光时刻出任湖北巡抚。晚清的百孔千疮,风雨飘摇,成就了胡林翼光辉灿烂的一生。他挽大清于即倒,太平军的凶猛攻势,使清朝岌岌可危,在胡林翼为主的湘军进攻下,节节败退,直至灭亡,清朝得以延续几十年。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后得授太子少保衔,故居不远处,清廷还拨专款建有“宫保第”。
“忧国如家为己任,不取一钱以自肥”这是胡林翼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胡林翼还在家乡瑶华山下,志溪河畔创办了“箴言书院”,“公勇勤朴”的箴言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名誉三湘,影响全国。
胡林翼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来自历史的局限,当他看到长江上洋人的舰船长驱直入时,忧愤而亡。而后的北洋水师也只是昙花一现。胡林翼又是幸运的,历史选择了他,他的作为又为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精神在传承,后人在铭记。对国家的忠,对父母的孝,对自己的廉,对民族的气节,永远会发扬光大。
寂寞沙洲不再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