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仅中美拥有,国产5万吨901型巨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航母战斗群的海上补给是一个极具现实性的问题。航母编队在海上作战期间的燃料自持力通常为12~14天,按条例规定,燃料基数耗掉三分之一时就必须进行补充,弹药耗掉70%时也必须进行补充。

以弹药补给为例,美军常规航母弹药载量为吨。根据海湾战争统计,舰载机每架次携载各类弹药(导弹、制导炸弹、普通航弹、火箭、机炮弹)2.5~3.5吨,航母弹药储备可支持~架次作战飞行任务,自持力10~15天,而在高强度作战时自持力仅为1周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耗,没有实力雄厚的补给船队和有效的后勤保障机制,显然难以完成航母编队的补给任务。

供应级补给舰为航母与巡洋舰补给

在航母编队的第一级补给船中,类似快速战斗支援舰这样的舰种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快速战斗支援舰(T-AOE)是美国海军的一个舰种,其特点有三:一是排水量很大,“四五万吨级”是基本标准;二是一舰多能,传统的油料、干货/弹药补给能力在一个舰体上实现了高度集成,三个角色一肩挑;三是有与主战舰艇相当的高航速。

典型的快速战斗支援舰如美军供应级,其满载排水量超过吨,可以装载超过吨船用燃油、吨航空燃油、吨润滑油、吨弹药、吨冷藏食品、90吨淡水,另外还有立方米空间可视情况装载船用燃油或航空燃油。这样,“供应”级总货物装载量可达吨,而且其航速也达到了25节。

对中国海军而言,若要扎扎实实地推进航母编队的战斗力建设,那么“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无疑是值得借鉴的——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这都是一个相当合理的思路。至于这种思路践行的产物,则是型综合补给舰。“国产5万吨巨舰”,是对型综合补给舰的最直观描述。

型综合补给舰

该舰满载排水量40吨,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型油水补给舰,还是新世纪建造的/A型综合补给舰,排水量都在2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型舰的排水量刷新了中国海军补给舰的纪录,不但成为我国吨位最大的补给舰,而且是仅次于航母的吨位最大的水面舰艇。不过,仅仅用吨位来衡量型综合补给舰却又是“肤浅”的,其采用了哪些黑科技?

首先是,“五万吨级”的体量不但达到了美国快速战斗支援舰(T-AOE)的标准(目前该类型补给舰到目前全世界仅中美拥有),而且型具有快速战斗支援舰的典型舰体特征。/A型综合补给舰只有2座补给门桥(1座液货补给门桥和1座干货补给门桥),型则设有3座补给门桥,其左舷又额外增设了“半座”补给门桥,将其左舷的补给架数量增加至4座,且第一座补给门桥在左舷的补给架为干液两用架而非右舷的液货专用架。这种设计与美国的快速战斗支援舰几乎如出一辙,其用意在于提高对航母的补给速度。

又大又快是型综合补给舰的核心价值所在。航母特混舰队遂行作战任务时,常常需要以高速机动甩掉跟踪的潜艇,此时编队航速高于普通补给舰船的最大航速。所以,作为航母编队的伴随支援力量,型补给舰25节以上的航速是快速战斗支援舰的根本,唯如此才能体现其作为编队组成一部分的意义。

型补给舰的服役,也意味着中国海军开始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伴随保障能力。所谓伴随保障,就是将具有综合保障能力的综合补给舰直接编入作战编队的序列,组成特混编队,对航母编队实施跟进伴随保障。航母战斗群通常配备与群内航母数量相同的综合补给舰,综合补给舰一般配置于编队的内层靠近航母的位置。

战时,在作战持续时间较长但直接作战时间较短或战斗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实施对岸攻击、支援登陆作战及海上封锁作战时,大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保障。据美军估算,这种保障模式可以保障航空母舰战斗群不间断地作战6~8昼夜,并可将补给时间缩短1/3~1/2,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版快速战斗支援舰型补给舰的出现对于中国海军堪称意义非凡。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8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