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茂、李秀明主演的《西沙儿女》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最终没有拍成,但这部电影,却在中国电影史一直以它的若隐若现的身姿,显示出它的存在。
《西沙儿女》表现的是年发生的南海之战,作家浩然以极短的时间,写成了小说《西沙儿女》,很快就被北影厂列项拍摄,但电影一直到年月10月份都没有拍成,最终留下了电影史的遗憾。
但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采用的新技术,却屡屡在中国电影的相关史志中提及,尤其是《西沙儿女》严格意义上讲,可称之为一部战争片,因此,影片里的一些特技制作,今天仍然在中国介绍电影特技的教科书中作为范例被陈述,年出版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中称“如此大规模的海战在我国的特技模型摄影中尚属首次”。
在这本《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中,详细地介绍了拍摄《西沙儿女》时,“使用到了电子遥控装置”,主要用在影片中的海上炸点,军舰模型的火炮发射等特效场面的拍摄中。
在《影视特技》一书中,介绍了《西沙儿女》在中国电影中首先采用了在海水中拍摄舰船的先例,因为之前拍摄海上舰船的画面,一般是在湖里或者池塘里拍摄完成的,而《西沙儿女》里的海战场面,是直接移师到海水里拍摄的,也见这部电影意图追求真实情境下的海水荡漾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
据当年电影《西沙儿女》特效团队的一些资料记载,当时北影厂对这部影片非常重视,组建了一支多人的电影特效团队,来到海南岛与西沙永兴岛等地,拍摄电影里的“海战”场景。
特效团队先在海南榆林海军基地,按照5:1的比例,建造了8艘10米到20米长的舰船模型,主要是对应于电影里交战双方的“猎潜舰”、“护卫舰”、“炮舰”等舰船,其中,我方舰只两艘,敌方舰只四艘。
在当时中国电影拍摄中,船舰模型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用铁皮制造船的外壳,第二种是船体是全木质材料制成,这两种制造模型的方式,是按照真实的舰船实物来制作的,这些船可以放置在水面上,模拟真实状态下的船舰行使。
《西沙儿女》里的舰船则采取了第三种船模的制作办法,这就是采用浮箱的方法来制作模型。
这种制作办法,就是在水下面先铺陈上密封的充气铁箱,以作浮箱,然后在上面按比例建造船舰的实体结构,据记载,《西沙儿女》拍摄时,只有了一个浮箱。拍摄时,通过牵引浮箱,来产生舰船行走的行动。这种浮箱朝上的一面,露出开口,船体的吃水深度,通过在这个开口里,灌水或放入重物来调节。
海上交火的场面,是通过无线电遥控手段,操纵船舰模型的行进动作以及舰船模型的“炮火连天”的视觉效果。电子遥控装置,是由当地的湛江无线电运动团队配合北影厂的特效人员完成的。
这也是中国电影特效中首次采用无线电技术遥控大型船舰模型。
正式拍摄的地点,是在海南岛的铁炉湾。海南岛四面临海,众多的海湾,环绕着岛屿的周边,选择这里,可以取景天然的海南天远海阔的原生态景致,最大程度地还原海战时的真实场景。
在《西沙儿女》电影之前,一般拍摄舰船行进画面,是在模型船上系上绳子,在前方靠人力与机械的力量,牵动船体行进,但局限性也是明显的,这就是绳子牵拉船行,船只不能转弯,只能直线行驶,看上去逼真的程度差强人意。用无线电摇控之后,可以通过岸上人员进行远程控制,让模型舰只在海里完成进退、转弯、开火等动作,视觉画面的真实性有了大幅提高。
《西沙儿女》没有公映,但与其几乎是同时期拍摄的《南海风云》再现了同一场战役的前因后果。《南海风云》里的海战场面,也是运用特效来完成的。《南海风云》里开首有一段造成影片里的主人公一家失散的场景,就是西贡的军舰,撞翻了中国渔民的小船。影片里仰拍的敌舰船只,传导出一种带有主观视角的巨大的压力,这一段场景,也是通过建造超大的模型来完成的。这个巨大的船首模型,自然是无法动弹的,但是为了形成乘风破浪的前进效果,舰首的浪花是通过水龙头喷水上去激起水花来达到虚幻的行进效果的。
《南海风云》与《西沙儿女》都重现了这场海战的实际进程,海战场面,基本是按照三个段落展开的。首先是越南军队向我民兵据守的岛屿发起挑衅性进攻,之后海上军舰进行了激烈的贴身激战,之后我军一举收复被西贡占据的岛屿。
当时《南海风云》拍摄时,还与《西沙儿女》剧组曾经在西沙的永兴岛碰过面,只不过《南海风云》的情节相对简单一点,《西沙儿女》里的重头戏的海战场面,早在年2月前后就已经拍毕,紧跟着《南海风云》剧组,也到了西沙采撷外景,后来遇到了台风,耽误了一点拍摄进程,现在我们只能从《南海风云》里对西沙之战的精彩呈现,来想象《西沙儿女》里对历史画面的还原了。
虽然《西沙儿女》没有拍完,但它付出的努力,依然在中国电影史中闪耀着当年的制作们为它的完美呈现而留下的殚精竭虑的痕迹与影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