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航母编队有多悲剧,曾称霸一方,如今却

在世界海军中,英国航母编队可谓是十分憋屈的存在,它曾是最先发展现代航母的国家之一,在二战中称霸一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却在迅速走向衰落,最终沦为美国的打手。那么英国航母编队的战力有多强?他们为何衰落如此之快,最终沦为了打手呢?本期为大家探寻英国航母编队的衰落。

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作为现在海上最大的作战平台,既可以彰显国家出众的研发能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海上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国以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都是雄霸一方的存在。在航母技术上,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年世界上第一艘全通甲板航母英国百眼巨人号正式下水,为现代航母奠定了雏形。

年,英国人诺登和巴斯成功设计了较为完善的液压式阻拦索,50年代时,英国又先后提出了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可垂直起降的概念,而这些技术时至今日仍然被广泛的运用在各个国家的各式航母之上,所以毫不夸张的说,英国就是现代航母的奠基国之一。

在航母编队实力上,英国在二战欧洲战场也是傲视群雄。在二战爆发前,英国便拥有六艘航母,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三艘,重型巡洋舰18艘,轻型巡洋舰37艘,驱逐舰艘,实力与美日不相上下。随着战斗的推移,英国国家工业机器全力运转,至二战结束时,英国这是航母数量达到了恐怖的52艘之力,仅次于美国。在舰载机实力上,英国针对大西洋战况设计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虽然外形与老式飞机十分相似,但几乎无穷无尽的改造方式让其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在二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成为了德意海军最为恐怖的噩梦。

在航母编队战机上,虽然在战争初期,英国航母在德国战列舰和潜艇的联合打击下损失惨重,但英国随后迅速拓展了战术,充分发挥了航母的实力。年,英国航母战队奇袭意大利塔兰托港,在不到65分钟的时间内便摧毁了一军港内的部分设施,并击沉击伤七艘各式舰船,自身损失了两架战机和一名飞行员。这一战也被誉为是人类战史上第一次舰载机大空袭和航母时代的开端。

年,以英国皇家方舟号航母为首的海军编队成功击沉德国传奇战列舰俾斯麦号,正式为德国大炮巨舰时代划下了句号。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在20世纪40到50年代,英国航母战斗群虽然略逊于美国,但在欧洲却是雄霸一方的存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二战之后,英国航母战斗群的实力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逐渐从海战的主角沦为了美国的打手。

年海湾战争中,美国为尽快结束战斗,也为震慑别国,史无前例地派出了由六艘航母组成的航母战斗群,浩浩荡荡的钢铁洪流如同快刀斩乱麻一般,干脆利落的解决了战斗,令世界为之惊叹。然而,本该在欧洲数一数二的英国海军却只派出了由皇家方舟号组成的航母战斗群作为打手,帮助大哥美国充门面,舰队规模甚至还不如法国。到后来的伊拉克战争,英国更是连这点象征性的力量都无法派出,只能派出海军陆战队充数。

甚至于到后来,英国海军已经到了要靠出售或拆毁航母来生存的窘境。那么,英国航母战斗群究竟为何会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个原因,舰船更新换代的巨额开支。虽然英国海军实力一度雄霸一方,但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舰船更新换代的费用也水涨船高。尤其是航母,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集大成之作,自开工建造之日起便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根据数据统计,目前英国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单单一艘就要耗费数十亿英镑,不仅如此,航母编队每一种舰船的花费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就算是一艘驱逐舰的价格也达到了恐怖的10亿英镑。

更糟糕的是,在海军更新换代的过程中,退役舰船的拆解费用同样是一笔不菲的数目。英国海军退役的驱逐舰和航母大多堆积在了苏格兰的罗西斯港以及英格兰南部的达文波特港。根据数据统计,仅拆除其中废旧核潜艇的价格就将超过亿英镑,如果全部拆解完毕,价格将会是天文数字。综上,航母战斗群发展所带来的财政压力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不堪重负的英国只能放缓发展的脚步,航母战斗群的实力也随之下降。

但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海军的更新换代明明是所有国家都不得不面临的阵痛,为何单单给英国造成了如此大的负面影响?这就必须要提到第二个原因,英国战后迅速衰落的经济实力。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凭借着雄厚的海军实力大肆发展殖民地,成为了名震天下的日不落帝国。但事实上,英国强大的实力背后却有着很大的隐患。由于英国本土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潜力不高,人口数量也少,在两次工业革命后,根本支撑不起一个世界霸权国家。

不仅如此,由于很多英国人选择投资殖民地,因此大量人才和资金从英国涌向海外,这样英国内部异常空虚,缺人才少资金,因此英国的繁荣是建立在海外彭大殖民地的基础上的空中楼阁随时有崩塌的危险,而两次世界大战成为了压垮英国经济、英国海军乃至后来航母战斗群实力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在经过多场殖民地战争、英美战争和欧洲战争后,综合实力已经被其他国家迎头赶上。在一战中,英国每年都要花费近25亿英镑,国内发行公债,较战前增长了十倍有余,英国的资源已经基本消耗殆尽。进入二战后,连年的战火更是几乎掏空了英国国内的资源,让本就千疮百孔的经济雪上加霜。

因此,英国虽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却并没有占到太多便宜。更让他们头疼的是,由于经济遭受重创,国家在战后无法支付庞大的军费。军事实力同样一落千丈,而就在国家虚弱之际,美苏两国趁火打劫,盯上了英国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海外殖民地。在美苏两国的干涉下,世界上掀起了一波反殖民主义浪潮,英、法、荷等国的海外势力遭到重创,加剧了英国国内的经济危机。无奈的英国只得向美国伸手寻求援助,但这却正中美国下怀。美国通过向英国借款、用英镑直接换为美元等手段,让英镑汇率直线下跌,最终被美元取代了金融霸权。

不仅如此,由于美国持续不断的援助,英国对美国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在国际政治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低,最终只能成为美国的打手,在决策和行动中处处受制于美国。所以,美国的援助虽然帮助英国摆脱了燃眉之急,但从长期来看,却间接导致了英国经济的衰落。而经济的衰落使英国无力承担庞大的军费,英国航母战斗群的实力也迅速衰落。而除经济影响外,英国航母战斗群的衰落还有第三个原因,科技发展缓慢。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在很长时间内都走在科技的最前沿,每个人的生活都无忧无虑,而这也导致英国人缺乏探索创新精神,工作效率低下,为后续科技发展的缓慢埋下了伏笔。

虽然英国航母科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走在世界前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固步自封的科技发展让英国新航母问题频出。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刚下水就出现了严重的漏水事故,伊丽莎女王号也出现过漏水问题和主轴系统问题,被戏称为及众多缺点,与新研制的四五型驱逐舰更是出现了集体趴窝的尴尬局面。最离谱的是英国海军竟然开不出一艘军舰,这样的窘境与几百年前纵横四海的英国舰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英国海军彻底失去了威慑力。

事实上,作为一个岛国,英国现在已经陷入了经济衰退、军费不足、海军实力下降、国际话语权降低、经济继续衰退的恶性循环之中。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英国无法找到应对之策,英国航母战斗群的下坡路仍会一直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3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