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今天,年3月14日,中越海军为争夺南沙的赤瓜礁控制权,发生了一场规模不大的武装冲突,战斗在28分钟内就结束了,我海军取得绝对性胜利。
这是中国人打的最后一场仗。但其具体情况,并不为现在的国人所熟知,其中也有我们有意淡化的因素。今天,就让叨姐带着大家做一次回顾。实际上,这场仗和现在的南海格局密切相关,意义颇为重大。
1
还要从年说起,当年中国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建立5个海洋观测站,其中南沙站就选在永暑礁,我们因此陆续对南沙海域展开相应的考察作业。越南方面立即不乐意了,不断派出大批舰船前来破坏,甚至趁机抢占岛礁。
当时我方人员搭棚守礁(图片来自南沙海战亲历者孙明远文章配图)
3月14日凌晨1点多,我们的7名战士迎着风浪艰难登陆赤瓜礁,并插上中国国旗。早晨6点,趁着低潮,越方开始登礁,也插上越南国旗。围绕夺旗与护旗,中越双方士兵展开硬碰硬的较量。“在争夺过程中,越方人员紧张走火,我被迫自卫还击。”(据南沙海战亲历者孙明远的回忆)
整个海上战斗历时28分钟。我海军3艘护卫舰以1人受伤的代价取得击沉越舰2艘,重创1艘,毙伤敌60余人的绝对胜利。
回过头看,赤瓜礁海战具有战略意义,海战后,中国在南沙拥有了6个点,相当于把我们的驻防往南推进了五六百海里。然而,发生实质性冲突并非我们所愿,时任榆林基地参谋长的陈伟文指挥了赤瓜礁海战,据他回忆,当时上级下达的斗争原则可以总结成“五不一赶”:“五不”是不主动惹事、不首先开枪、不示弱、不吃亏、不丢面子,“一赶”是如果敌人占领我岛屿,要强行把他赶走。事后我们也有心淡化,国内宣传不多。
但这场海战,却成为越南人难以化解的对华心结。
2
叨姐在越南英文新闻网站“越南网桥”搜了一下,生生被越方对这场海战的描述惊到了。越方称当时参战的都是手无寸铁的工兵,他们为了保护越南的岛礁不得不面对一支拥有军舰和现代武器的强大军队,最后“英勇牺牲”。这显然和实际情况不符。
公开的资料显示,越方参战的舰只是两艘中国援越的武装运输船,装配有机枪,另一艘舰则是登陆舰,装配有8门40炮,堪称全副武装,完全谈不上手无寸铁。
在越南早期关于赤瓜礁海战的宣传画中,他们的士兵是持枪的。
就在叨姐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学者传来越南方面的最新爆料:号称越南头号电子媒体、越南新闻与传媒部主管的Vietnamnet在13日刊发文章“赤瓜礁:公平是为了共同进步”。文章说的还是那套“赤手空拳”“被迫还击”之类的子虚乌有。这样的论调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冒出来。
越南篡改历史是经常性的。前不久,越南刚刚举办“成功抵御清朝入侵”周年的纪念活动,总理还有出席。叨姐找学术大咖了解了一下:那是在乾隆皇帝时期,越南国内发生政变,一支名叫西山军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黎朝。黎朝国王仓皇逃到中国,请乾隆皇帝替他做主。谁曾想,清朝军队遭遇意外伏击,大败,史称“清越战争”。按说这是越方恳请我们进行的平叛,现在却被渲染成清朝对越南的入侵。
再一个例子。去年底,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中国封建王朝兴衰录-第三集:明朝与清朝》在越南遭到销毁,理由是书中提到清朝时称,南沙群岛是中国疆土的最南端,这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葛剑雄对此的回应是,如果越方强调自己拥有南沙主权,大可以开放自己的历史文献,回收销毁的方式只能说明越方的心虚。
现在的越南历史中充斥着所谓“中国侵略越南”的内容,这对中越关系显然是负能量。
这幅图原来没有下方的机关炮,后来加上了,有意渲染悲壮气氛。
“越南的官方历史几乎都是关于挺身对抗中国的,”美国沙特克冲突与谈判中心主任罗伯特坦普勒在其年出版的《影与风:现代越南一览》一书中说,“越南担心被中国控制,这种恐惧心理超越了任何意识形态分歧,造成越南人某种敏感的焦虑和戒备的意识。”
一位越南外交官告诉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历史上中国‘侵略’越南17次,而美国入侵墨西哥只有一次,你看看墨西哥人对美国的入侵是多么敏感。我们从小到大读的教科书,都是抗击中国的民族英雄的事迹。”
越南与中国在历史上的恩恩怨怨,非一文可以道明,但短短数语足以让我们窥见越南人对中国的忧惧。这些年,中国的强势崛起更是加重了许多越南人的矛盾感受。现在中国的GDP是越南的50倍,人口是越南的13倍。越南的人均GDP是美元,还不到广西的一半。
3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曾说,中国的对外姿态,习惯上分为上国与下国。对上国比如美国,那是观察入微,丝丝入扣,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而对下国比如越南,哪怕就在眼皮底下,也不屑一顾,缺乏起码的了解。蕞尔小国,有时候比大国还要难弄,即便要捍卫国家主权,首先要了解这个与中国同文同种的倔强邻居。
许纪霖的话说得有些重,但颇能说明问题。拿越南来说,过去一段时间,越南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在南海悄悄地做了好几件事。
一是推进岛礁建设。去年底,彭博社披露,越南在南沙群岛西礁新增了许多设施。其实,越南在南沙岛礁上的基建远不止西礁,据亚洲海事透明倡议组织的统计,年以来,越南在南海10个小岛填海造陆约0.49平方公里。
由于财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越南的不少岛礁建设工程是靠手抬肩挑完成的,用外媒的话说,规模“很小”,所以它们普遍对中越岛礁建设采取了“批评中国、同情越南”的总基调。但是,我们不能小觑越南,这种蚂蚁搬家式的建设搞上个几十年,越南对所占岛礁的控制力将会越来越强。
此外,越南还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巩固占领。在所占29个南沙岛礁上,越南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正规军,依据岛礁的大小人数从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第二支部队是带有特殊番号的所谓“”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组成的民事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军占民随”。而且,越南各省市都“对口援助”1个或几个岛礁,并给上岛民众补贴,从电话费、生活补贴、慰问等各个方面,实现驻岛人员的稳定。看起来,越南似乎要在南海打一场“人民战争”。
二是加强对争议海域的控制。去年6月,越南在万安滩勘探活动一度给中越关系带来麻烦,而这不过是越在南海影响较大的一次动作。近年来,越南一直以经营或管辖“专属经济区”和“传统渔场”为由,以渔业、科考、旅游、资源开发在前,海警、渔政、海上搜救等保障在后,频繁地赴西沙、南沙海域活动。
越南一贯宣传,“每一艘渔船都是移动的界碑”。过去,越南的渔船吨位小、动力弱、装备差,远航能力不足。越南政府就通过政策鼓励、财政补助和技术支持帮扶渔民,大幅提升越南渔船的远海作业能力。而且,越南有意提高自己的非武装冲突能力,在新造舰船时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