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有可能在下个月15日正式服役。对于这艘航母,外界似乎并不看好,因为直到现在这艘航母都还没有安装拦阻索和雷达,所以也就无法执行舰载机起降任务。而且即使该航母有起降舰载机的能力,搭载的米格-29K能力也有限,与世界其他军事大国的舰载机相比都有差距。长期以来,外界对米格-29K和歼-15的强弱讨论不断,我们结合各方面的数据可以分析米格-29K和歼-15究竟差在哪。
舰载机是航空母舰的主要作战力量,无论是进攻敌方舰队,还是保护本方舰队,航母舰载机都是核心力量。航空母舰这种“移动的海上机场”之所以能走上历史舞台,成为海战领域的王者,关键就在于其打击范围大、攻击回合多。二战时期,号称“吨位最大火力最猛”的“大和号”最终连敌方舰船的影子都没见着,就被一波一波的舰载机打沉了。
米格-29K虽然在米格-29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改进,扩大了飞机的载油量,改善了长期被人诟病的“短腿”问题。但这些改动只是改良,不是改变,因此外界普遍认为米格-29K的实际作战半径最多只有公里左右。考虑到米格-29K搭载的空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能打公里左右,米格-29K理论上最远攻击范围是公里。
而歼-15战机本身的作战半径就能达到公里,如果载弹多一些,战斗中多执行一些高机动动作,至少也能保持公里的作战半径,再加上搭载的鹰击-18反舰导弹,该弹在公里范围内能保证精度,因此歼-15的作战半径能保证在1公里左右。米格-29K“努力伸长胳膊”,最多也就公里,歼-15从容打1公里,高下立判。
米格-29K属于中型战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是22.4吨,比俄空军使用的米格-29重2.4吨。而歼-15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是32.5吨,比米格-29K重了10吨,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因此米格-29K安装了两台中推发动机RD-93,而歼-15使用了大推力发动机AL-31。米格-29K的最大载弹量只有5吨,歼-15的最大载弹量是9吨左右。考虑到歼-15不能在辽宁舰上满载起飞,因此维克兰特在面对辽宁舰的时候,可能舰载机上吃亏不太多。但歼-15可以在山东舰上满载起飞,如此一来,米格-29K和歼-15的载弹能力就差了一倍,前者最多两枚反舰导弹搭配空空导弹,而后者可以携带4枚反舰导弹和4枚空空导弹。10架歼-15的攻击力相当于20架米格-29K,差距很大。
接着说战术价值。航母舰载机作为海军的核心战力,它不只是一种武器,它要融入到整个体系中,为整个舰队发挥作用,争取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在印度海军的体系中,米格-29K给人一种“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感觉,虽然这款舰载机能力一般,但看看印度航母编队的综合能力,米格-29K似乎还是一个亮点。印度的驱逐舰和潜艇都能力平平,并不能为航母提供太多帮助,米格-29K反而成了急先锋。但在中国海军体系里,拥有驱逐舰和D驱逐舰的加持,以及先进的攻击潜艇,歼-15有这么多帮手,自然也能打得更从容,在体系中发挥更大的战术价值。某一种武器的强弱是次要的,整个体系的强弱才是关键。
最后说打法。古人讲“一寸长,一寸强”,既然歼-15打得更远,也就意味着歼-15的打法更丰富。米格-29K要打击歼-15,首先要找到歼-15,然而由于它攻击半径短,反而会被先发现,很难突袭。而歼-15不同,它想突袭完全可以先发制人,如果不想突袭,也可以“编织一张大网”,等着敌人来。因此在实战中,米格-29K很容易进退失据,最后被动挨打,歼-15则从容作战,进退自如。因为歼-15的打法更多,米格-29K则显得黔驴技穷。
因此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来看,歼-15对米格-29K的优势比较明显。印度海军近些年虽然发展很快,步子迈的也很大,但印度显然只是做大了,并没有做强。真正的军事强国更多的要看内在的实力,也就是武侠小说里讲的“内功”。“内功”好的人即使受了伤也能全身而退,“内功”差的恐怕就一命呜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