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从新航路开辟开始就不停地进行海外殖民地扩张,在20世纪成为仅次大英帝国的第二大殖民地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殖民地解放运动使得法国海外殖民地大大缩小,但是至今法国仍是世界上拥有海外领地最多的和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海外领地遍及四大洋。散落的海外领土驱使法国海军发展一定规模的海外殖民地巡逻舰队,因此催生出花月级以及拉斐特级类型的巡逻护卫舰,武器不追求面面俱到,但追求长续航,长自持力。
花月诞生
在上世纪80年代法国海军面临着自身护卫舰舰队老化的问题,早些年间服役的里维埃司令级护卫舰以及李威利舰长级巡逻舰都急需被替代,而海上美男子法国舰艇建造局设计的拉斐特级护卫舰造价较高,不适合大批量采购,为此法国在年主持的水面舰艇发展会议中便决定建造新一代的远洋巡逻舰,命名为花月级护卫舰,并在年的巴黎海军展上亮相,是一级设计用于近海低强度作战为主要任务的巡逻护卫舰。
花月特点
花月级巡逻护卫舰在建造时考虑低成本,除水密性外其余指标大多以商船标准设计,舰体外观设计特点就是粗短肥胖,长宽比达到军舰中罕见的6.88,同时采用压浪舰首,安装了减摇装置,因此拥有极佳的航行稳定性,耐波力,非常适合执行远洋巡逻任务。作为与拉斐特级类似高低搭配舰,花月级未采用过多隐身设计,较大的平米的飞行甲板到短小的后甲板处有小型过渡面,同时舰尾设有一个可装载吨货物的大型货舱,使本级舰能在无补给的情况下于海上航行50天。
在动力上,花月级护卫舰自然采用了经济适用的柴油动力,搭载了四具皮尔斯蒂克6PA6L柴油机,双轴双桨推进,最高航速为20节,航速15节时续航力高达00海里,可以实现不靠岸横跨太平洋的惊人续航。
简配的武器
在武器装备上,花月级与拉斐特级一样都颇为简配。在舰桥前方B炮位位置布置了一座法国舰艇惯用的ModelCADAM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同时还在舰体中部主桅杆后方布置了两座单箱MM38飞鱼反舰导弹发射装置,飞行速度0.9马赫,射程42千米。在机库顶部两侧还各装备有一座吉亚特GIAT20F毫米机炮,可用于近程反小艇作战,还可换装为马特拉公司(Matra)的双联装辛伯达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西北风近程防空导弹增强防空能力。花月级是法国海军首艘拥有完整直升机收容/起降设施的远洋巡逻舰,舰尾机库可容纳一架直升机,可搭载一架超级美洲豹直升机执行巡逻任务。
在电子设备上,花月级则装备的较为简单,最主要船电设备为一具汤姆森CSF(Thomson-CSF)的DRBV-25D频2D对空/平面搜索雷达,和两具雷卡·台卡(RacalDecca)的DRBN-34A导航雷达,其中一具用于舰船导航,另一具则做为直升机引导管制用途。以及一具汤姆森(Thomson)CSFARBR-17电子支援系统电子战系统。
花月服役
花月级护卫舰是法国海军隶下的二等远洋殖民地巡逻护卫舰,用于保卫法国在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的利益,并为法国渔船提供保护,还能执行海上执法、灾难救援等任务。花月级护卫舰共计建造8艘,其中摩洛哥海军购买2艘,法国海军自用的六艘分别在年到年间陆续完成服役。而摩洛哥海军购买的两艘称为穆罕默德五世级,与花月级最大的不同在于改用意大利制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