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将“远洋航母打击群”开到美国腹地和中东!
建国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军一直是处于被美国包围中,五七舰队像两条看门狗首位着中国的大门两侧,不管谁来谁往,他都要狂吠几声,非常屈辱。
在观察美国的布局,五七舰队像两个哑铃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中间是星点的几个军事基地撑起的户型战线,这就是常说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在两个强大的海军背后是广袤的太平洋的真空地带,甚至到美国西海岸就没有什么防守力量。中国气象气球事件证明了这个推测。
既然中央空虚,中国破局的关键就是组建1-2支航母打击群,突入东太平洋,将蹲守在中国的军事力量拉扯回美国,完成岛链的破局。如果能够在中太平洋的斐济和南亚的瓜港建立远洋海军航母打击群的战略支点,全球的战略将会有一个新的改观。我们门口的看门狗将会少许多,门口的小国的政治生态更有益于我们的全球战略。
02中国远洋航母打击群需要配备两栖攻击舰种
二战时期的远洋舰队由“航母、巡洋、驱逐、护卫、潜艇、补给”6个舰种,变成了现在的“航母、护卫、驱逐、潜艇、补给”5个舰种,巡洋舰被大驱替代,根据目前状态,护卫舰也有被驱逐舰取代的味道,远洋舰队正向4舰种迈进。
曾经火爆一时的武库舰被看作航母编队未来的一个舰种,但经过数十年的论证,武库舰的低安全性和高可取代性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倒是在俄乌战争中的无人机大出风头,引起了无数军事观察者的注意。那么在广袤的大洋中作战能否将无人机作为兵种级规模存在?
对于海军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主力舰船被击沉,主力舰船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水面舰船而是空中的飞机威胁。所以,为了减少空中威胁,各国海军发展了各种盾舰和卫舰及舰载海空兵。而舰载航空兵是攻击的矛头,起关键的突破作用,随着舰载机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舰载机的损失风险也越来越难以承受。倒是无人机成为了危急时刻的排头兵,既没有损失之痛,又能执行单刀突破完成高危战术。
中国有成体系分别的无人机,还有专用的舰载无人机,在出现后,最佳的远洋舰种已经出现。那就是两栖攻击舰,既能补充标准航母的攻击力量,又能携带大量无人机,进行消费式作战。两栖攻击舰安装的弹射装备,不但可以起飞和回收通用舰载机,还可以弹射各种小型无人机。在机库里面安装两条生产线,就可以进行攻击舰载机的生产的部署工作,形成海上的战车工厂,可以提供近乎无穷的消费级无人机。
03远洋舰队如何配置和部署?
在年前,中国都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便是发生台湾危机,也不会逆转这个大趋势。不大可能出现穷兵黩武式的发展军事。有限的军费要极为精确的使用在刀刃上,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舰建设成本只有附件舰的四分之一,其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非常低。在远洋行动中可以替代标准航母起降舰载机,增加攻击能力。侦察的守卫可以与标准航母资源共享,这样就节省了大部分的有效资源。
未来中国远洋舰队的编制需要四支,两支部署在太平洋斐济方向,轮流活动在美国西海岸至夏威夷区域,随时可切断美奥交通线,迫使美国在西海岸部署更多的兵力,诱使第七舰队回防中太平洋;另外两止以瓜港为核心部署在印度洋,轮流在中东和东非区域活动,守卫国家经海上贸线路,与美第五舰队形成牵制,迫使其部署更多的军事力量。
04远洋舰队成建制的时间与战力
按照我们航母建设的节奏,大概率会在十五五期间建设核子母舰,在年左右入役,年左右形成战力。哪个时候中国大约有6艘航母,4艘核子母舰,1艘,2艘训练舰,辽宁舰大概率会退役成为博物馆,山东舰和福建舰变成训练教学舰。的后继型号大概率会在1.5-2万吨之间的大型核子驱逐舰,舰上安装反航母弹道导弹。护卫舰也会大型化在1-1.5万吨左右的核护卫。当然,远洋舰队最好的全核舰队,这样具有更久的续航时间和更持久的战力。
每一支全核航母打击群包含“1个标准航母(核航母),2个无人机航母(核两栖攻击舰队),2艘大驱,4艘大护卫,2潜艇,2补给”这一标准模式。其费用远低于两艘标准航母舰队,其战力与2艘福特级组成的特混舰队相比,应该是1:0.75。
年中国百年华诞时,中国有6艘母舰,4支全核航母打击群。我们的军费大概率也要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美国的70-80%,海军军力也达到美国的80%左右。
(原创声明: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