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信息是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的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共享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
普遍性: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载体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
价值性:信息本身是有价值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是精神上的满足,二是可以促进物质、能的生产和使用。
时效性:信息具有生命周期,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信息的效用以信息价值为前提息需要不断更新。
共享性:信息本身可传递,具有扩散性,它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传递性:无论在空间还是时间上,信息都具有可传递性。
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而衡量信息准确与否的标准是信息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
考点:信息技术的发展
考点:信息的获取
(1)确定信息需求。即需要明确所要获取的具体信息,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要求。
(2)确定信息来源。可以从事物本身、他人、媒体等多种途径选择合适的来源。
(3)采集信息。根据要获取的信息类型及信息来源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信
息的采集。
(4)保存信息。将已经采集到的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然后用合适的设备和方式进行保
存。
(5)评价信息。根据事先确定的信息需求,衡量最终保存的信息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重
复上述步骤,直至达到预期结果为止。
考点:信息技术的应用
(1)数字地球:飞机、舰船导航、新武器制导、卫星运行测控所用的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常用的车载导航系统。
(2)虚拟现实:虚拟现实3D游戏头盔,VR拟现实在医学教学上模拟人体解剂,各种手术,在军事上模拟飞行训练。房地产开发的用户实景模型设计体验。
(3)人工智能:(Artificiallntelligence)简称AL,主要研究如何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使用各种自动化机器或智能机器(主要指计算机)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思维或行为,实现某些机器思维或脑力劳动自动化。一般包括模式识别、专家系统和机器翻译
1)机器人
机器人(Robot)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装置。
2)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用于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系统叫做机器翻译系统
3)机器博弈
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机器智能、兵棋推演、智能决策系统等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科研基础。机器博弈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包括人机博弈和机机博弈。
4)模式识别
常见的模式识别主要有:语音识别、文字识别、指纹识别等。
1)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及模型训练技术三个方面。
2)文字识别
文字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字符的技术。文字识别一般包括文字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信息的分类判别等几个部分。
3)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是指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主要用于门禁系统。指纹识别基本上可分成:预处理、特征选择和模式分类几个步骤。
(5)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某些领域问题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的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运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来解决该领域的复杂问题
(4)流媒体技术: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在线视频播放器均采用的是流媒体技术
(5)数据库技术:财务账目管理、生产和库存管理、员工管理系统、情报系统。
考点:冯·诺依曼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它的特点如下: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的结构原理,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为:数据从输人设备到存储器(存储序),在控制器的统一管理下,按程序规定的步骤执行相应的运算操作(按顺序执行),最后将结果从输出设备输出,具体流程如图。
#大学生的未来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