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船七〇八所为辽宁省海监渔政局设计的“中国海监”船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下水。在官方公布的图片里,可以看到紧邻下水的海监船,是中国海军的一艘老G型驱逐舰,珠海舰,舰体已经布满了脚手架。
作为南海舰队仅存的2艘老型驱逐舰之一,本次珠海舰上船台,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其将迎来一次改头换面的升级,另一个观点则是例行性的检查维护同时更换一些老旧设备。
像现代级,深圳舰一样,在船厂接受长期的改装,换来的是整舰战斗力质的飞跃,但是这么改装,首先费用极大,对于一艘即将退役的老舰来说是十分不值得的,并且再怎么改,也不可能达到我军第三代驱逐舰的战力水平,所以本次改装不会是改头换面的升级,而是对老舰的一次整体延寿。
参照其老大哥湛江舰,该舰于2年前开始在上海某海军修船厂接受改装,目前已经归建。改装后并未出现较大的变化,外观上的区别就是更换了舰用工作艇,并且将原来的重力滑架式收放装置改成了吊臂式,进一步提升了小艇的收放速度。其余的升级基本都在内部设备上,例如更换螺旋桨,传动轴,汽轮机等重要的动力设备,因为湛江舰在完成改装之后进行了多次试航工作,由此推测其动力设备进行了相应的更换。
珠海舰也可能参照湛江舰的模式进行改装,之所以会选择上黄埔造船厂的船台,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海军自己的修船厂的修船坞可能没有足够的坞期,因为现在海军舰船越来越多,后期的舰船保养维护任务也越来越重,那些修船厂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如果把改装任务交给修船厂,可能会耽误时间,原来的湛江舰选择在上海的海军修船厂改装的原因之一可能也是南面的修船厂没有足够的坞期。
二是部分海军修船厂的工作效率较低,把改装工作交给黄埔厂,能够尽快完成改装归建,能够保证舰队的战斗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目前海军老型驱逐舰还剩6艘,都各自在岗位上发挥着余热,贡献属于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利刃/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