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年(年)5月30日,清廷决定筹建北洋水师。开始从英国订购了几艘蚊子船,后来又追加扬威、超勇2艘撞击巡洋舰。而原本属于福建水师的威远号炮舰,也调入了筹建中的北洋水师,本为来介绍一下该舰。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造船业流行建造铁胁木壳舰船,即船的框架用钢铁,船体用木头。而威远号就是福州船政建造的第一艘铁胁木壳军舰,当时没有这种技术的经验,全套铁胁(龙骨、横梁、隔板等)都是从法国购入。威远舰由当时外聘的法国技术员舒斐负责监造,于年9月2日开工,年5月15日下水,同年9月14日正式竣工,总造价两白银。威远号是威远级巡洋舰首舰,同级还有超武、澄海、康济、横海、广甲5舰。
威远舰采用铁钉连接捻缝工艺制造,排水量吨;舰长64米,宽8.99米,吃水3.81米;主机采用英国谟士莱公司生产的康邦卧式2汽缸蒸汽机,这是船政首次使用新式康邦蒸汽机;4座圆式锅炉输出功率马力,最高航速11节,该舰还备有风帆索具,顺风时航速约16节。舰员编制人,管带为从三品游击衔。威远舰的火力包括:安装于舰艏的毫米阿姆斯特朗前膛炮1门,毫米阿姆斯特朗后膛炮6门,分别位于军舰两侧。
服役后的威远舰隶属于福建水师,因为造型在当时很新颖,舰上火力相较于其它舰艇还是挺强,因此被筹建中的北洋水师看中,奏请朝廷把威远舰调入北洋。年4月,威远舰奉命启航驶向北洋,可是在途中发生了事故。当行驶到浙江舟山小洋山岛附近时不慎触礁,舰艏两根龙骨被撞坏,威远舰只好被迫到上海维修,直到7月14日才抵达天津大沽口。
加入北洋水师的威远舰,作为当时大吨位的新式军舰,与另外两艘吨的扬威、超勇2舰,成为北洋水师早期的主力舰。因为八十年代初,北洋水师除这几艘舰外,其它如镇字号炮舰排水量才3到4百吨,根本不能和威远等舰相比。而北洋水师委任的威远舰管带,是留学英国、甲午战争中大名鼎鼎的方伯谦,旅顺基地也有命名威远的炮台,看见当时对此舰是很重视。年,作为一线主力,威远舰在方伯谦指挥下参与了大清平息朝鲜甲申事变。
年,随着定远、镇远为首的一大批大吨位铁甲舰陆续服役北洋,威远这样的铁胁木壳军舰显得不重要了,从一线主力舰改作练习舰使用,年,近代海军著名将领萨镇冰担任威远号练习舰管带。著名作家冰心的父亲、民国海军司令部参谋官谢葆璋,民国海军第一舰队中将司令沈寿堃等许多名人都曾在该舰实习。
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威远舰和济远、广乙组成小舰队,驻扎在朝鲜牙山观察局势。后来因为威远舰实力单薄无装甲防护,就先行回了国。后来甲午战争爆发,因为是二线练习舰,所以威远舰没有参加丰岛、大东沟海战。年1月20日,日本联合舰队25艘军舰,20艘鱼雷艇围攻北洋水师威海卫刘公岛基地。威远舰这时管带是林颖启,他指挥本舰与残存的北洋各舰一起英勇抗敌,坚守待援。
上图是日本随舰记者拍摄沉没的威远舰2月6日清晨,日军第一鱼雷艇队偷袭北洋水师,威远舰被11号鱼雷艇发射的鱼雷击中沉没,几天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一幕悲剧,令人扼腕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