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场遍布全球,但大规模的海上作战主要集中于英吉利海峡、北海和地中海。大的战事主要发生在英、德两国海军之间,对整个战局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上作战行动总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战爆发后至年2月1日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之前,而后到大战结束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海战的主要类型是水面舰艇为主参加的交通线作战和伏击战、反伏击战,以及发生在加利波利半岛的两栖作战;而在第二阶段,交战双方几乎集中全部力量进行潜艇战和发潜战,水面舰队没有交战。
英国无畏级战列舰交战各国无一例外地奉行“大炮巨舰”主义,将战列舰看成是争夺、控制海洋的主要手段,把主力舰的“总决战”看得高于一切。大战爆发时,英、德都将海军主力集中于本国水域,寄希望于大型水面舰艇赢得胜利。本土舰队以“大舰队”为主力,拥有22艘无畏舰、超无畏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由海军上将约翰·杰利科指挥。大舰队将其主要基地设在奥尼克群岛中的斯卡帕湾,这样更有利于保卫北海,监视德国公海舰队,并寻机将其歼灭。
战争爆发后,英国海军又组织了一支由17艘前无畏舰组成的海峡舰队,以保障向法国运送军队和物资的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与英国大舰队相抗衡的是德国公海舰队,其拥有14艘无畏舰、4艘战列巡洋舰、8艘前无畏舰以及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由海军上将弗里德里希·冯·英格诺尔指挥。公海舰队的基地是威悉河河易北河的港湾以及亚德湾。公海舰队的任务是保护德国海岸不受英国袭击,并寻机削弱英国舰队的实力。
公海舰队的战列舰部队与德国海军相比,英国海军的优势在于水面舰艇的数量和人员素质。英国海军的军官和水兵是长期服役的志愿人员,平均服役期达到12年甚至20年,船舶的操纵技术和海上适应能力高于德国海军。而德国海军水兵是征召来短期服役的,其训练水平要逊于英国水兵,面对自信满满、优越感超强的皇家海军,德国水兵多少有些畏惧心理。
当然德国海军也有自身的长处,主要体现在武器装备上。凭借冶金、造船、化学工业方面的优势,德制舰船通常比英国的更为坚固可靠,能有效抗御水雷和鱼雷的攻击,特别是德国的驱逐舰、鱼雷艇、潜艇的性能都优于英国,德国舰炮炮弹的爆破力和穿透力也比英国的强。由于战前德国全部战舰都安装了火炮瞄准器,而英国只有8艘战列舰安上了瞄准器,且瞄准器的质量不如德国,因而德国舰炮的射击准确性明显高于英国。
此外,德国海军舰队的驻泊体系相对完整且设防坚固。公海舰队的基地位于威廉港,其驱逐舰的潜艇的基地位于赫耳戈兰岛,都配有坚固的要塞和其他防御设施。大战期间,德国又扩大了其在北海的驻泊体系,在被占领的比利时港口泽布勒赫赫奥斯坦德又建立了潜艇基地。英国的海军基地配系原本是16、17、18世纪为应对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而建立的,主要基地多分布在英格兰西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南部,不适用于专门对付德国。
年英国曾决定把罗赛斯建成高等级海军基地,但一直没有建好。大战爆发后,英国为了应急才将斯卡帕湾作为大舰队的基地,但其实也有不少缺点,尤其是斯卡帕湾容易遭到潜艇的攻击。总体而言,就英、德海军整体实力对比,英国海军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特别是英国的战线太长,防御上更容易出现漏洞。
斯卡帕湾事实上,英国的问题在于其摇摆不定的军事战略。在战略问题上英国一直存在两个派别。一派是所谓“边缘战略派”,其中多数人是海军高级将领,他们认为英国应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海上优势,攻击欧洲的边缘地区,通过两栖作战削弱敌人,并以财政援助和其他办法支持大陆盟国,而将欧洲陆上交战的任务留给其他协约国部队,英国不需要向欧洲大陆派遣大量兵力。
另一派时所谓“大陆战略派”,他们认为,对付德国最好的办法是马上把英国主力部队部署到欧洲大陆上去,迫使德国两线作战。年,帝国国防委员会作出了向欧洲派遣军队的决议,实际采取了“大陆战略”。但围绕此事的争论却没有停止,“边缘战略派”的观点和影响有时还有所加强。
“科隆”号轻巡洋舰在海军战略方面,英国更加趋于保守,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水雷,鱼雷和潜艇的大量使用,迫使英国海军不得不小心地使用他们的战列舰。皇家海军高级将领要求大舰队要在自己选定的,并占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才能出击和开战,而且还要避开水雷区和潜艇区。战争开始阶段,皇家海军由于担心敌方的潜艇和水雷,被迫放弃传统的“近距离封锁”战略,而改为“远距离封锁”。
面对英国海军的优势,德国海军采取的战略是:尽量保存实力,避免重大损失,保持一致“存在舰队”,战时可以威胁牵制敌人,战后可作为谈判的筹码。同时,不断制造和寻找机会引诱英国舰队部分兵力出海,而后运用己方优势兵力将其歼灭或给予严重打击,但要绝对避免与优势的英国海军交战。如此看来,英国和德国都想在绝对有利于自己、安全可靠的条件下进行“决战”,都力图避开不利于自己的战斗,而整个大战期间一直没有发生什么“总决战”。水面舰艇之间的战斗无不带有伏击与反伏击的性质和特点,日德兰海战不过是其中最大的一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