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苏联提出的“饱和攻击”,美国研发出了“宙斯盾”系统以应对。随后日本按照美国的思路打造出了“金刚级”导弹驱逐舰。从这级战舰上,我们可以一探日本人对“抗饱和攻击”的思路。
一、饱和攻击的攻防战
“饱和攻击”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时任苏联的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提出来的。主要是针对航母力量占优的美国海军制定的“专属战术”。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空中、水上、水下“三位一体”发射的反舰导弹,短时间内高密度地进行攻击,使美国的海上防空能力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让反舰导弹可以利用漏洞顺利实施攻击。
一般来说,来袭导弹的有效反射截面积越小,速度越快,机动能力越强,实施杀伤的概率就越高。
反过来说,军舰携带的发射装置越多、计算机计算需要的时间越短、防空导弹作战半径越大,那么舰船的生存率就越高。在这样的思路之下,美国的“宙斯盾”系统诞生了。
“宙斯盾”设计团队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并没有把军舰的防御系统打造得“大而全”,而是采用“团体合作”的方式分出6套系统,让大家各司其职。
比如负责对威胁进行评估,协调和控制整个作战系统运行的指挥和决策分系统;对武器系统进行控制的武器控制分系统;对空域进行搜索,对目标进行跟踪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分系统;对已发射导弹实行继续制导的火控分系统;还有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监测和维护的战备状态测试分系统等。
二、“金刚级”的防空武器系统
事实证明,“宙斯盾”系统自问世后大获成功,直到现在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防御解决方案”。
这套系统后来装备在美国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上,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该级驱逐舰进行仿制,建造了“金刚级”。
虽然这是日本版的“宙斯盾”驱逐舰,不仅雷达用的美国人的,连全套武器都是美制的,但是出口版本的性能进行了大幅削减。军舰只装备了3部相控阵雷达分系统,因此只能满足3个方向的导弹引导。而2座“密集阵”分担了剩下的防卫死角。
同时弹道导弹的应对能力也非常弱。如果采用多种导弹,采用不同弹道、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对“金刚级”进行攻击,就会让其装备“宙斯盾”系统处于崩溃无效的状态。
目前可以造成威胁的反舰导弹主要有3种,以“天王星”为代表的超低空掠海飞行反舰导弹、分别以“白蛉”和“玄武岩”为代表的超音速低空掠海和超音速高空反舰导弹。
这些导弹的飞行高度上至10到30公里、下至5到30米,速度从3.5到0.6马赫广泛分布,雷达有效反射截面最小的只有0.平方米。可见一艘军舰的防空压力有多大。
“金刚”级驱逐舰有2座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其中前中板发射系统有29个发射单元,装弹29枚。后甲板有61个发射单元,装弹61枚。
按每个发射模块能同时准备和发射2枚导弹计算,该舰可以同时准备至少20枚以上导弹的快速发射,发射速度每秒1发。
同时,日版的“宙斯盾”系统可以同时为3到4枚防空导弹进行中继指令制导。舰上装备的3部SPG-62照射雷达,可同时对3个不同方向的来袭导弹进行末端照射,满足9到12枚拦截导弹的末端制导需要。
同时驱逐舰还装备2座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对一般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有1公里的杀伤距离。
假设舰载雷达计算系统非常精准,对每1发来袭导弹进行1次火力拦截就可以将其歼灭的情况算下去。按照远程“标准2”、中程“海麻雀”、近程“密集阵”的梯次配置,“金刚级”可以一个批次同时有效拦截至少9个攻击目标。这个能力可以说非常强了。
“金刚级”搭载的“标准2”分为两个型号,射程为20公里和公里,正常储弹60发。随时有4-8枚导弹处于准备发射的状态之下,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同批导弹的反应时间最多只需要12秒。
“海麻雀”则一般存储30发左右,随时有4枚左右处于发射状态,保证拦截“标准2”漏掉的来袭目标。
而“密集阵”的防空区域在2.4公里范围之内,弹药储备0发,系统反应时间在3至6秒之间。不过这个数字不是恒定的,由于军舰分为好几个战备等级,“密集阵”会因为战备等级的不同而导致反应时间不同,战备等级越低反应时间越长。
三、军舰的耳目
应对威胁,起重要作用的还是军舰的耳和目——雷达。
“金刚级”装备的“SPY-1D”相控阵雷达系统,平均每个阵面有个发射阵元和个接受阵元,探测距离在公里以上,可以同时监视范围区域内的批目标,并对其中的个进行跟踪,并判断出最有威胁的,确定攻击目标。
按照这样的数据计算,一枚速度大于2马赫的反舰导弹,“金刚级”约有10秒钟的截击时间。如果导弹是亚音速的,那么这个时间最多可宽裕到30秒左右。
四、结语
“金刚级”一共建造了4艘,是全世界除了美国海军之外最早出现的宙斯盾舰。在日本海自护卫舰队中每1个护卫队群配备1艘,是海自主要的防空舰。
从“金刚级”可以看出,日本对“宙斯盾”驱逐舰的仿制只是为了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哪怕用着性能缩水的出口版也在所不惜。日本并没有美国那样对“抗饱和攻击”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