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号,英国分析机构《克拉克森》发表了一组数据,年全球的船舶订单数量共有艘,但其中有艘被中国船舶企业接单,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船舶市场的一半以上。如果再往前两个月来看,中国同样是获得了全球一大半以上的订单数。
看到这一刻,韩国不少媒体也开始感慨万千,放出的一些文章标题基本上以“韩国失去大量船舶订单”、“中国崛起成为韩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从韩国手中抢夺船舶订单数量”……
而《全球经济报》直言不讳:韩国新获得的船舶订单数再次落后中国,两国订单量的差距越来越大!
事实上,中国船舶企业不仅是在订单数量上远超韩国,在吨位上更是韩国都无法触及的。因为从中国这次获得的艘船舶订单来看,总吨位已经高达万载重吨,这吨位妥妥的世界第一。
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韩国的造船业都是位于世界前列,但随着中国的崛起,韩国的优势逐渐失去。
年上半年,韩国只能以艘船舶订单,万载重吨,成为了世界第二。
其实中韩双方在船舶订单数上不断拉开的背后,韩国媒体也在“议论纷纷”。
又韩国造船业内部人士透露,韩国三大造船巨头三星重工、现代重工以及韩华海洋都已经确保好未来三年的船舶订单,一边在承揽交货期在年订单,一边在筛选高附加值的订单。
言外之意就是,韩国船舶订单下滑的背后,是韩国造船业在挑选“高质量订单”?
结果,韩国的《亚洲经济》却出揭开了真相,该报道指出,目前韩国造船业人力缺乏,技术上也失去了优势,甚至在全球市场上的声望也不如中国。
而韩国的《蔚山报》也报道:自从年开始,韩国的经济就出现了下滑,以至于韩国重工在内的一些造船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直到今天,韩国造船人才不断流失,劳动力短缺也成为了韩国造船业当下的短板。
我看了一下数据,年是韩国造船业巅峰时期,造船厂人力高达20万。但来到年底,韩国造船人力仅剩9万多人,而且这人数还在不断下滑。
有专家分析,预计到年,韩国的造船业人力缺口将会达到4.3万人。
这也是为何韩国在船舶的订单数量上逐年下跌的原因,毕竟缺乏劳动力,导致船舶交付延迟,客户自然是不买单。
甚至有韩国造船业相关人士透露,韩国三大造船厂延期交付日益严重,不得不开始把部分船体订单外包给中国造船厂。
相反,中国这几年的造船业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不管是数量上,还是吨位上,甚至在一些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豪华游轮等特种船只领域,中国都实现了弯道超车,毫不夸张的说,全世界的船只订单数量都在下滑,只有中国的订单数在稳步向前。
也有外媒开始把中国的“造船业”与中国高铁、中国基建名片排在了一起。
除了商用船舶以外,中国在军事的舰艇研制速度上,更是远超美国。
年,中国海军列装的新式舰船总吨位达到了15万吨,全年造船完工量达到了万载重吨,占据了世界的47.5%,已经超过排名第二的韩国的2倍有多。
相反,美国的造船业就显得更为窘迫了,甚至还不如韩国。据统计,目前美国境内能够造出军舰的船厂只剩下5家了,而且能够造出航母的船厂也仅有2家。
这也是为何美国海军捕捉卡洛斯德尔托罗直言:中国海军拥能够迅速发展的背后,基于中国强大的造船能力,在这一点上美国已经跟不上中国的军舰建设。
总而言之,强大的造船业是我们发展海军的根基,更是我们强大海军不可或缺的基础。看到这一刻,或许最难受的并不是美国,而是韩国。
毕竟在过去,韩国一直以来都是造船大国,深受世界各国的认可。而造船业也是韩国的支柱产业,支撑着韩国的经济发展。
但随着尹锡悦上台后,不断跟在美国的背后,甚至要积极配合美国对中国芯片半导体行业进行“围堵”。
结果呢,这一年多过去了,韩国并没有收获什么,反而整体经济越来越差。如果说,韩国不屑于在芯片半导体领域与中国合作,那在造船业呢?韩国又是否能与中国正面抗衡?
我相信,随着中国科研人员不断努力,中国企业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在芯片半导体领域突破卡脖子难题只是时间问题,就像在造船业一样。
以往韩国仗着自己的造船业,可以在中国面前耀武扬威,但今天呢,韩国引以为豪的造船业直接被中国“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