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发展,每一年都有新舰加入,其实力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在国际上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在20年前都不敢想象的事。在本世纪初和本世纪前,中国海军的整体实力非常薄弱,甚至一度落后于日本和印度海军,在亚洲也仅仅是第三的位置,放在全球存在感就更低了。到年时,中国海军手中只有2艘型导弹驱逐舰,一艘B型导弹驱逐舰,一艘从俄罗斯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17艘型驱逐舰。
型导弹驱逐舰
这就是当时中国水面主战舰艇的规模。其中型导弹驱逐舰整体设计水平处于上世纪60年代,在当时落后世界先进舰艇起码40年,满载排水量也仅有吨,甚至还依靠舰炮防空,根本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只能与空军的战斗机进行配合在近海作战,根本不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其先进一点的型导弹驱逐舰,也是80年代借助与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引进部分先进技术建造的第一型现代化作战舰艇。
型导弹驱逐舰
虽然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足够先进,但也同样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更没有先进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整体作战能力美国和俄罗斯相比,差距甚远。最先进的也就只有一艘从俄罗斯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了,但年时也仅仅有一艘,难以满足中国海军的作战需求。反观当时的美国海军,已经准备有27艘搭载宙斯盾作战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还有31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8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4艘“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还有几十艘“佩里”级护卫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年时日本拥有满载排水量吨,搭载宙斯盾作战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的“金刚”级驱逐舰4艘,两艘满载排水量吨的“旗风”级驱逐舰,3艘满载排水量吨的“太刀风”级驱逐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中国海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巨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落后,要技术没技术,要经费没经费,起步非常艰难。
“金刚”级驱逐舰
现在我们再把时间划拨到年,24年后的中国海军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印证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一句话。进入到本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在海军发展上投入,同时积极从俄罗斯手中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先后建造出了C型、B型和C型导弹驱逐舰,这些舰艇可以说是中国海军在现代化舰艇建造过程中实验舰种,建造数量不多,使用的核心技术几乎从俄罗斯引进。
C型驱逐舰
如C型导弹驱逐舰,搭载了从俄罗斯引进的顶板”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30N6E1型单面旋转相控阵雷达和“里夫”M垂直发射系统等等,B型导弹驱逐舰更是有“中华现代”之称,之所以有这个称呼,那就是该驱逐舰大量技术和武器与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是一样的。直到年4月,第一艘C型导弹驱逐舰下水,中国海军在舰艇的发展上,才逐渐步入正轨,该型舰艇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满载排水量超过吨。
C型导弹驱逐舰
由于安装了四面主动式相位阵列雷达(“海之星”H/LJG型),所以也被外界誉为“中华神盾”,至此中国拥有了第一艘“盾舰”。同时,C型导弹驱逐舰还搭载有48单元的海红旗-9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使得中国海军拥有了第一型具备区域防空作战能力的现代化舰艇。除此之外,在电子战能力、通信能力、反舰能力和反潜作战能力等方面,均实现了全面的升级,中国海军终于拥有了可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做比较的舰艇,其意义非常深远。
D型驱逐舰
进入到年以后,中国海军的发展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腾飞,各种先进主战舰艇相继出现。如D型导弹驱逐舰、型万吨级驱逐舰,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型两栖攻击舰、型综合补给舰、型船坞登陆舰、A型护卫舰等,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这些舰艇的服役,让中国海军脱掉了落后的“帽子”,真正意义上从弱走向强,而且这些舰艇的建造数量非常庞大,并不想过去建造的那些驱逐舰,造造停停,究其原因就是技术不成熟。
型驱逐舰
像D型导弹驱逐舰,一建造就实现了下饺子,满载排水量也提升到了吨,还搭载有中国海军全新一代的H/LJG-A型C/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64单元的通用型垂直发射系统,H/PJ-45型单管毫米舰炮,还有各种先进的反舰导弹、反潜鱼雷、巡航导弹和电子战设备等,整体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型万吨级驱逐舰的建造,更是直接改写了中国海军在主战舰艇上吨位和武器搭载能力上与美国的差距,其满载排水量达到了吨,超过了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搭载的单元垂直发射系统,也让型驱逐舰成为世界上火力最为密集的驱逐舰,通过垂直发射系统就能发射包括巡洋导弹、反舰导弹、反潜鱼雷和防空导弹等在内的多型作战武器。还搭载有最新一代的H/LJG-B型双波段雷达,使得型万吨级驱逐舰具备反隐身和反地轨道卫星的能力。其最亮眼的还是鹰击21型反舰导弹的上舰,该导弹是东风21D的舰载版,射程更远,毁伤能力更强,其最大射程超过公里,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舰载反舰导弹,更是专为美国航母战斗群打造的杀手锏。
型驱逐舰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年以来的14年时间里,中国海军建造的舰艇规模占到了中国海军总规模的70%以上,让中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海军强国。那么时至今日,中国拥有了多少各型主战舰艇呢?
①航空母舰,中国在航空母舰的发展上起步较晚,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计划发展航母,但限于当时的技术和经济实力,一直没能实现。9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的各种先进武器被分散到15个独联体国家的手中。其中“瓦良格号”航母就分在了乌克兰,当时这艘航母完工率已达到了68%,但乌克兰又无力续建,最终决定将其出售。年被中国商人徐增平以万美元的价格购入,年这艘航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大连造船厂。
辽宁舰
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有关部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工作,最终决定在年开工改造这艘航空母舰。年9月25日,经过7年的现代化改造,这艘航母交付中国人民海军,至此中国海军拥有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也为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二年,中国海军开工建造首艘国产航母(当时称),年4月26日型航母下水,它在设计上大量参照了“辽宁舰”,整体设计基本保持一致,年12月17日型航母服役,并被命名为“山东舰”。它的出现让中国海军成为全球为数不多具备建造航空母舰的国家,其意义非常深远。
山东舰
紧接着到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与山东舰相比,“福建”舰采用了直通飞行甲板和小舰岛的整体设计,其满载排水量超过了8万吨。还搭载有电磁弹射系统,让福建舰成为继美国“福特”级之后,第二个装备电磁弹射器的航母,其意义非常深远,及大地缩短了中国与美国之间在航母上的巨大差距,至此中国已拥有三艘航母,位居世界第二。
福建舰
②驱逐舰,自年8月29日D型导弹驱逐舰下水以来,中国海军已经建造并服役了D型导弹驱逐舰25艘,还有改型的第四批次目前已下水6艘,至此D型导弹驱逐舰已经建造了31艘。型万吨级驱逐舰上,自年6月28日首舰下水以来,首批8艘已全部服役,第二批已下水2艘。至此,型万吨级驱逐舰建造了10艘。另外还有C型、“现代”级、B型、B型、型和C型驱逐舰共计17艘,中国海军在驱逐舰上规模已达到了58艘。位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与美国的差距已相当小。
D
③护卫舰上,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拥有护卫舰规模最为庞大的国家。主要以A型护卫舰为主,自年12月21日第一艘A型护卫舰下水以来,中国海军已下水并服役了40艘A型护卫舰,其改进型B,目前也已下水2艘。而型护卫舰现阶段基本全部退役,移交给海警使用。另外,还有2艘型护卫舰。至此,中国海军已拥有系列护卫舰共计44艘,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A型护卫舰
④两栖舰上,在两栖舰的发展上中国海军同样迅速。自年12月21日,型船坞登陆舰首舰下水以来,目前该舰一共建造并服役了8艘,还向泰国出口了一艘。型攻击舰上,自年9月25日首艘型两栖攻击舰下水以来,第一批三艘已经全部服役,第二批的第一艘已下水开展舾装工作,型两栖攻击舰已建造4艘。至此,中国海军已拥有12艘万吨级以上的两栖作战舰艇,位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型两栖攻击舰
⑤其它舰艇上,中国海军还有规模庞大的型综合补给舰、型综合补给舰,以及常规潜艇和战略核潜艇,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说明了。
从以上的信息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中国海军的飞速发展,现如今一共拥有3艘航空母舰、58艘驱逐舰、44艘护卫舰、12艘万吨以上的两栖舰,以及规模庞大的潜艇和辅助舰船,整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从年处于亚洲第三的位置,到年位居世界第二,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不懈努力得出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工业和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直观体现。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海军也来越强大,进一步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注:以上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潜望者年4月4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