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四海战是年炮击金门时期的一次著名海战,在这次海战中,解放军海军部队为达到给国民党军舰突然打击的战略意图,通过陆路运输的方式,运来了执行本次海战任务的鱼雷快艇,在目标出现并发起追击期间,出现了接二连三的突发情况,我海军官兵沉着应对这些突发情况,最终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了八二四海战胜利。在讲述这场热血沸腾而又惊心动魄的海战前,我们首先通过下面的地图来了解一下这几个重要的地理位置。
镇海角、烟墩山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最东端,这两处之间的天然海湾是我海军在发起海上追击前的重要隐身场地。料罗湾位于金门东南海岸,是金门岛东南海部面向台湾海峡的一个大型海湾,里面建有深水海港。围头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的最南端,与烟墩山之间隔着金门岛,围头与烟墩山犹如虎口里的两颗门牙,将金门岛紧紧地钳含其中。
在年以前,因为福建沿海前线的海军部队未配备鱼雷快艇,所以这给国民党海军造成了错觉,那就是这一片海域内绝对不会存在解放军海军的鱼雷快艇,这种错觉使国民党海军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在年金门炮战中更方便完成对金门岛的封锁任务,东海舰队决定将停泊在宁波的9艘鱼雷快艇秘密调至福建沿海前线,为了避开福建沿海国民党军的侦察,达到给予敌舰突然打击的作战意图,海军对这批运往福建的鱼雷快艇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和严密的伪装,此外为了更加隐蔽,甚至选择了陆路的运输方式。谁都不会想到,鱼雷快艇不在海中航行,居然在陆地被运输,这个隐蔽的方法实在是太高明了,深深地被我军指战员们的高超智慧所折服。
图-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的陶勇鱼雷快艇陆路运输开始了,首先由驻泊宁波港的海军部队将9艘鱼雷快艇乘着夜色悄然送至上海的张华滨港口,随后马上在港口进行了“封包”和“装车”,通过陆上运送的方式南下福建。为了确保这次行动不被暴露,张华滨港口对执行本次装卸任务的工人们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全部是政治素质过硬、装卸技术熟练的共产党员。与此同时,随鱼雷快艇一块南下的海军官兵也全部集体换装,改穿陆军的军装,并且还给9艘鱼雷快艇套上了非常隐蔽的帆布套装。
为了确保这次运输任务的万无一失,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的开国中将陶勇亲自来到现场察看。用于运载鱼雷快艇的火车也是铁道部专门调拔的专列,专列上的机组人员也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明白本次运输任务的重要性,集体保证无条件完成本次运输任务。另外,运载鱼雷快艇的专列沿途经过的所有地方,都经过了严格的排查,甚至在一些地点还安排了民兵站岗。
8月1日,专列顺利到达厦门,因为到达的时间是白天,不方便对鱼雷快艇进行装卸,于是专列在指定的山洞里隐蔽了一个白天,直到夜晚才开到码头进行卸载。就这样,在国家相关部门和沿途各级地方政府的通力配合下,9艘鱼雷快艇顺利抵达厦门。当时预定的鱼雷快艇隐藏点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最东端镇海角的附近,但从厦门到镇海角的一段航道在敌人的雷达监测范围之内,这是之前战斗部署中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我海军经验丰富的指战员们利用“6艘鱼雷快艇和1艘75吨护卫艇的反光信号差不多”的原理,在进入敌人雷达监测范围的航道前,便命令6艘鱼雷快艇迅速变成之前设定好的阵型,这样出现在敌人雷达荧光屏上的便不再是6艘鱼雷快艇,而是1艘75吨护卫艇。就这样,我们经验丰富的指战员们通过瞒天过海的手法,使得我们的6艘鱼雷快艇顺利抵达镇海角附近的停泊点。
在我军6艘鱼雷快艇抵达镇海角附近的停泊点时,已经有12艘大型帆船等候在那里。这些帆船都是海军提前安排好的,主要任务是协助隐藏这六艘鱼雷快艇,2艘大型帆船中间夹1艘鱼雷快艇,用防空布遮住鱼雷快艇,再将帆船抛锚升帆,并在帆船上挂满渔网作掩护,就这样6艘鱼雷快艇被12艘大型帆船遮挡的严严实实,估计就算敌人的侦察兵亲自过来,也很难发现隐蔽起来的鱼雷快艇。
此外,为了确保6艘鱼雷快艇在停泊点的安全,还派遣民兵对一些陆路和水路进行了封锁。就这样,在海军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国民党海军队始终未发现我军隐藏起来的鱼雷快艇。期间,我军还截获了金门发给台湾的电报:“我前沿阵地加强日夜观察,没有发现共军有任何调动兵力的迹象,那种共军要袭击我军的说法,纯属谣传,不要轻信,把自己搞得神经过分紧张。”当然,国民党军盲目的自信也给自己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当时我们海军的作战力量主要是护卫艇和鱼雷快艇等轻型武器,其中鱼雷快艇均是从苏联进口的B-型或K-型小快艇,它们的特点是体积小、速度快、破坏力大,在近岸海域通过集群协作的战法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在这次的6艘鱼雷快艇中,有两艘是B-型鱼雷快艇,标准排水量20.74吨,另外四艘是K-型鱼雷快艇,标准排水量21吨,两种鱼雷快艇都各配备了2座毫米鱼雷发射管。此外,两种鱼雷快艇也有区别,但最大的区别在雷达方面,B-型鱼雷快艇没有雷达装置,仅有一个误差较大的磁罗经,而K-型小快艇则不同,配备有艇载雷达和方向比较准确的电罗经。
图:K-型鱼雷快艇年8月23日下午,炮击金门正式开始,我军在福建沿海的炮兵阵地万炮齐发,无数带着曳光的火龙飞过海空射向金门料罗湾,此时正在料罗湾紧张卸货的“台生”号运输船被我军炮弹打中,但仅仅是轻伤,损伤并不大,“台生”号船长见情况不妙,赶紧指挥运输船驶离料罗湾,最后在我军炮火射程之外的海面抛锚滞留,不敢轻易再回料罗湾。“台生”号运输船由国民党海军“中”字号坦克登陆舰改装而成,而“中”字号舰船是当时国民党海军吨位最大的舰船。隐蔽好的6艘鱼雷快艇的任务是夜间伺机出击攻击敌舰,但当夜并未发现目标,所以6艘鱼雷快艇未出动,而是继续耐心地隐藏起来。
8月24日凌晨,我军获得敌方情报:从澎湖岛方向驶来由4艘国民党海军军舰组成的运输队,其中包括1艘“中”字号坦克登陆舰,即台湾“中海”号坦克登陆舰。16时30分,“中海”号坦克登陆舰等4艘舰船组成的运输队到达金门岛海面。17时15分,我军指挥部发布命令,要求炮兵炮击运输队,阻止它们进入料罗湾,假如运输队的四艘敌舰逃窜时,6艘鱼雷快艇伺机出动消灭敌舰。得到指令的6艘鱼雷快艇迅速组成鱼雷快艇突击编队(分为1、2两个快艇中队),静静等待目标猎物的出现。
但是事情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17时18分,金门的国民党炮兵为掩护运输队以及之前抛锚观望的“台生”号运输船进入料罗湾卸载,竟然抢先向我军阵地首先开炮,期间发射炮弹余发,运输队和“台生”号运输船则乘机进入料罗湾卸载。这样我军阻止运输队进入料罗湾并由鱼雷快艇伺机出动消灭敌舰的计划落空。在国民党炮兵向我方阵地开炮的同时,我方炮兵也不甘示弱,立即进行了反射压制,在45分钟内向敌方阵地发射炮弹发,及时地压制住了敌方炮火。随后,设在围头的我军炮兵阵地对着正在料罗湾内卸载的“中海”号、“台生”号等敌舰一阵猛射,“中海”号被射中后,立即掉转船头没命地往外逃,随即在料罗湾的“台生”号、“美颂”号等运输舰船也跟着往外逃,另有四艘敌舰跟随进行警戒。
敌舰逃出料罗湾,为鱼雷快艇突击编队出击创造了有利地战机。18时7分,指挥部给鱼雷快艇突击编队再次发来命令:在“中”字号出料罗湾后要包下来。18时10分,指挥部下达了鱼雷快艇突击编队出击的命令,随即突击编队编成单向纵队向目标敌舰快速接近。当时突击编队的岸上指挥员是刘建廷,指挥部就设在烟墩山上,海上指挥员是张逸民。值得庆幸的是,当天的天气非常好,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海面能见度很高,非常有利于追击和发现敌舰,这是在当地和当时很少出现的情况。另外,因为艇载雷达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因为天气好的缘故,突击编队通过雷达在距离目标敌舰18海里的地方发现了目标,在距离目标敌舰15海里时,国民党海军两艘“中”字号舰船在雷达上已经能非常清楚地辨识。
发现目标后,大家瞬间战斗激情爆发,突击编队开始全力加速,但是无论如何,速度却怎么也加不到最大,并且同航速消耗的燃料也比正常情况下高很多。最后大家找出了原因,突击编队来自宁波,对福建地区夏季海蛎子生长的速度认识不够,导致鱼雷快艇在厦门待命的那段时间,没有上岸清洁底部的海蛎子,导致快艇底部密密麻麻长满了矿泉水瓶盖那么大的海蛎子,使得原本光滑平整的快艇底部坑坑洼洼的,大大增加了快艇行动的阻力,严重影响了突击编队的推进速度,推迟了战斗打响的时间,最后直到在公海边沿才追上敌舰。因为当时公海有巡航的美国军舰,如果再延迟的话,将会彻底失去战机。虽然最终追上了敌舰,但这也使得战斗效果大打折扣,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突击编队追击敌舰的过程中,突发情况不断,险情迭生。在突击编队途经国民党军队占据的东碇岛时,因为太阳刚刚落山,天还没有黑,西边的晚霞很亮,处在东碇岛西边的突击编队很快便被岛上的守军发现,随即东碇岛守军向突击编队开炮射击,因为当时突击编队有岸上指挥部和海上指挥部,在东碇岛敌军刚开炮后不久,我方岸上指挥部便协调我方炮兵阵地向东碇岛炮兵阵地一顿齐射,我方震耳欲聋的炮击声瞬间湮没了敌人零零碎碎的炮击声,敌方的炮火最终被我方炮兵压制,突击编队迅速通过了东碇岛。
但是尽管我们顺利通过了东碇岛,但是已完全暴露了目标。但让人庆幸的是,目标敌舰自始至终都没有接到有关我方突击编队的预警消息,甚至直到我方突击编队近距离接近目标敌舰时,敌人才发现我们,之前对我们的情况竟然一点也不知情。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东碇岛的守军压根就没有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而另一种则是虽然汇报了,但是因为中间的环节太多,直到目标敌舰被我们追上时,仍然没有得到任何通知和警示。这只能说天助我方突击编队,假如敌舰第一时间获知了我军追赶的情报后,他们无论是全速逃跑还是编队迎战,都将会使我们这次军事行动流产。
突击编队在通过东碇岛后继续追击目标敌舰,在通过东碇岛差不多10分钟左右的时间后,突击编队指挥艇的雷达上突然出现两个不明目标,径直向我方突击编队袭来,经过仔细地观察判断,突击编队发现这两个不明目标是国民党海军的2艘“江”字号炮艇。因为敌人“江”字号炮艇装备有76.2mm炮1门,40mm炮1门,20mm炮5门,真要拼起来,我方不占一点优势。但目前的情况已由不得我们,于是海上指挥员张逸民迅速下达了编队做好战斗的准备。
在敌人两艘“江”字号炮艇距离我们0.5海里的距离时,因为天还没有完全黑,我们通过视力已经能很清楚地看清敌舰,当然敌舰肯定同样能看到我们。但是有惊无险的是,敌人两艘“江”字号炮艇从突击编队不远处穿了过去,好像压根没有看到突击编队似的,等到两艘敌舰离远后,大家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继续全速追击敌舰。尽管我们在海上遇到多次险情,但突击编队自始至终还是没被目标敌舰发现,仍然具备着突然打击敌舰的优势,为下一步完成任务提供了前提条件。
19时12分,在突击编队距离目标敌舰3.8海里时,我方正式锁定敌人,此时敌人舰队排列次序混乱,没有一点危险来临的准备。此时天已经黑了,我方突击编队根据敌人舰队的情况,很快找到了其右翼防护力薄弱的漏洞。在突击编队距离目标敌舰3海里的时候,国民党海军编队仍未发现我军鱼雷快艇突击编队。随后海上指挥员张逸民迅速下达了作战命令:突击编队展开队形,其中1中队打“台生”号运输船,2中队打“中海”号坦克登陆舰。在我突击编队距离目标敌舰队1.5海里的时候,敌人才发现我们,但他们还是不能确定突击编队是敌是友,直到我突击编队距离目标敌舰队0.5海里时,敌人还在向我突击编队发来身份识别信号,但见到我军不予理睬才恍然大悟,赶紧朝我方开火,但此时他们已经来不及转向规避。
在距离目标敌舰队0.4海里的时候,突击编队1中队3艘鱼雷快艇迅速接近“台生”号运输船,随即按照之前部署,采取“一艇牵制两艇攻击”的常规战法,继续向“台生”号运输船靠近,这时“台生”号运输船的两艘护航舰开始向我方鱼雷快艇射击。为增加射击的准确性,在突击编队出发前,海军领导下达了米以内发射鱼雷的命令,因此我方鱼雷快艇冒着敌人的炮火曲折运动,继续接近“台生”号运输船。19时25分,在艇载雷达显示距离“台生”号运输船米时,负责攻击的两艘鱼雷快艇齐射鱼雷,另一艇负责牵制敌船的鱼雷快艇则单独发射鱼雷,因为一艘鱼雷快艇的左边鱼雷发射管中弹,导致未发出鱼雷外,其余五枚鱼雷都朝“台生”号运输船射去,其中两枚击中目标。
“台生”号被我方鱼雷击中后,瞬间冒出两个巨大的火球,再加上“台生”号内满载的弹药等物资,引起了庞大的“台生”号运输船二次爆炸,随后“台生”号运输船迅速解体并很快沉没。令人遗憾的是,我方一艘鱼雷快艇在发射鱼雷后,为掩护指挥艇,被多艘敌舰火炮一起射中,最终沉没,艇上12人全部落水,其中5人被渔船救回,另外7人下落不明。
2中队的3艇鱼雷快艇则负责攻击“中海”号坦克登陆舰,但因1艘鱼雷快艇未及时赶到,当时仅2艘鱼雷快艇进入射击位置,随后两艘鱼雷快艇在距离“中海”号坦克登陆舰0.2海里的位置,对着“中海”号发射4枚鱼雷,其中一枚命中,造成“中海”号坦克登陆舰尾部被炸出一个巨大的大洞,随即大量海水灌入“中海”坦克登陆舰后段底舱,舰尾炮位上的士兵瞬间被震起一丈多高,当场造成8人死亡,12人重伤。
随后掉队的鱼雷快艇赶到,向正在转向的“中海”号发射2枚鱼雷,可惜均未命中。“中海”号坦克登陆舰尾部进水下沉,就在快要沉没时,一艘美国驱逐舰及时赶到,通过“靠帮抢险”的方式帮助“中海”号坦克登陆舰增加浮力,“中海”号坦克登陆舰最终避免了沉没的危险。侥幸捡回一条命的“中海”号坦克登陆舰最终因损伤过大,不具备修理价值,于是便报废了之。
借此文,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