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后诞生的一种新式海军舰艇,两栖攻击舰最早由船坞登陆舰发展而来,特别是随着舰载直升机和舰载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两栖舰的航空搭载能力也有所提升,现代化的综合两栖攻击舰在外观上几乎与早期航母无疑,但是又明显区别于现代航母,这主要还是由其战场定位决定的。而这一战舰由于成本和技术需求远低于航母的原因,被称为“小航母”,称为了各国追捧的热门装备,而由于技术要求较低,即使受到国情的限制,两栖攻击舰也依然可以被轻易的生产出来。
最早使用这种舰船的国家就是美国了,这主要还是由于美国在于日本的太平洋战争中最早开创了两栖夺岛战这一作战形式。战后美国建造了第一代排水量2万吨的硫磺岛级,其主要功能还是弥补航母战略投送能力的空缺,不过实际作用很有限,直到后继型塔拉瓦级两栖舰的出现,才真正奠定了美式直通式甲板两栖舰的发展之路。
资料图当航母采用了斜角飞行甲板设计后,原始的甲板设计则被应用在了两栖作战舰艇上了。与航母不同,两栖攻击舰不需要搭载大量的固定翼战机,所以不需要追随航母采用新潮的甲板设计,从结构角度上来看这是节省舰体吨位的关键。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两栖攻击舰对航速的要求一般不高,主要原因为这种舰并不需要应对一线的海上冲突,而是在取得制海权后进行由海向陆战略的连接器,所以在动力舱设计上一般比航母要简洁很多。例如美国当前主力两栖舰黄蜂级的最高航速不过24节,动力配置为蒸汽轮机,采用双桨推动,对于一艘4万吨的战舰这动力配置确实很简单。
资料图两栖作战坚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现代海军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虽然其主要服务于海军陆战队,但是具体受舰队的司令的统一指挥,这也表明了这级舰是一种战略性质的武器而存在。
纵观两栖攻击舰现代的发展状况,除了美国一家独大以外,亚洲乃西欧是装备这级装备最积极地国家,一方面航母对于一般国家来说确实过于昂贵,战术灵活性也不佳。最典型的就是韩国的独岛级,日本的大隅级等,其规模和数量完全根据国家需求,可大可小,可多可少,是当前世界的热门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