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只看一部电影,那必定是他的电影

有这么一位导演,从他拍的第一部电影到现在,没有一部是烂片...

就连公认拍的最差的电影在豆瓣评分上也有7.5分。

他的拥趸不计其数,被粉丝称为“神”。

他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

诺兰到目前为止一共拍过十部电影。

其中9部电影在豆瓣有8分以上,3部9分以上,7部电影挤进了「豆瓣电影top」...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仅仅看这个榜单与数据,与之匹敌的导演,没有。

有网友开玩笑的说到:如果诺兰一直活下去,那么豆瓣top就被他承包了。

除此之外,国外权威的电影评分网IMDB,诺兰的电影也名列前茅。

因此,只要诺兰有新电影的消息...

全球的狂热粉丝就会统一喊出那句口号:诺兰出品,必属精品。

年7月30日,诺兰生于一个英国家庭。

因为妈妈是空姐,小时候经常在美国和英国两边跑来跑去。

长大后,优雅的英式口音里时不时夹杂着几句美式口音...

年,大家刚上小学这个阶段,七岁的诺兰就拿父亲的超8摄影机和玩具拍摄自己的“星球大战”。

直到了年,诺兰才拍了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

《追随》

《追随》海报

那时的演员大多数都是诺兰的朋友或兼职,每次能来拍摄的人都不固定,相当于谁有空谁来拍...

由于经费实在有限,演员都是穿着自己的衣服来拍摄的,拍摄场地就在演员之间的家里转换。

而摄像机,只有一台,基本上是靠纯手动...

就这样来来回回“捣鼓”了一年,诺兰只花了英镑,便完成了这部黑色悬疑大作。

要知道,诺兰那时还在读大学...

《追随》一举获得旧金山电影节的最佳处女作,豆瓣8.9分,被称为有史以来成本最低廉的电影之一。

有网友评价到:牛B导演都是从年轻时候就牛B起来的。

《追随》摒弃了传统的平铺直叙的叙述,用了一种片段式的、非常规时间的态势来讲述整个故事。

上一个片段与下一个片段并不是按时间的发展顺序链接的。

仿佛将一个完整的电影结构打碎,再将各个片段不按规则的拼接起来。

这种手法被称为“非线性叙述”。

世界著名导演中,无不有自己鲜明的电影风格。

提起爆炸,你会想起迈克尔贝。提起文艺、你会想起王家卫。提起悬疑,你会想起希区柯克,提起暴力美学,你会想起北野武、昆汀...

诺兰的标签,就是非线性叙述。

这一点在他后两部作品《记忆碎片》《致命魔术》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记忆碎片》海报,豆瓣8.6分

主人公患有“短期失忆症”,只能记住十几分钟前发生的事。

为了寻找杀妻凶手,他写纸条、拍照片、甚至在身上纹身,才能保存自己的记忆...

整个故事被切割成45个片段,正叙与倒叙相互交错,并通过彩色和黑白镜头区分现实与回忆。

这更像是诺兰设计的一个拼图游戏,需要观众将一块一块的“片段”拼凑完整,从电影中寻找答案。

年,诺兰顺势推出悬疑电影《致命魔术》,由“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与“金刚狼”休·杰克曼扮演两位魔术师。

电影讲述了两位魔术师顶尖对决,剧情依然被搭建成了一个“诺兰式”迷宫,让人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

这部被称为魔术电影的“巅峰之作”,其优秀的剧情离不开他的编剧弟弟:乔纳森·诺兰。

曾经为了创作一副剧本,花了近18个月的时间。

热门美剧《疑犯追踪》、《西部世界》就是出自他手里。

不禁让人感叹道:诺兰一家都是才华横溢的人啊...

说回诺兰,《记忆碎片》与《致命魔术》并不足以把他捧上神坛。

非线性叙述玩“腻”了,玩起了“深度”,诺兰突然转了个身,拍了个超级英雄电影,一战封神。

《蝙蝠侠:黑暗骑士》

IMDB评分排名第4,仅次于《肖申克的救赎》与《教父》,当之无愧史上最伟大的超级英雄电影。

一直以来,超级英雄电影都是被诟病“没内涵”“没深度”...

但诺兰,凭借一己之力将超级英雄电影提升到文艺片的高度。

影片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贴近现实、贴近人心的蝙蝠侠,他不再是一味的只会执行正义。

蝙蝠侠不再是万众瞩目的英雄,而是这个城市里背负着罪孽的沉默的守护者。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英文名《TheDarkKnight》其实并没有“蝙蝠侠”这个词,影片更像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警匪片,刻意暗淡了超级英雄的形象。

当然,影片的成功也离不开小丑希斯莱杰的出色表演。

此后的诺兰一路顺风顺水,接连推出《盗梦空间》、《黑暗骑士崛起》、《星际穿越》、《敦刻尔克》。

无一不是票房与口碑兼得,打破了“商业大片没有深度”的定律。

《盗梦空间》《黑暗骑士崛起》《星际穿越》《敦刻尔克》

有人会问,为何诺兰如此厉害、如此幸运,从来没有失过手?

在我看来,源于诺兰拍电影的态度:偏执。

在3D数字电影盛行的今天,诺兰依然扛着沉重的IMAX胶片摄像机拍摄...

回看诺兰的十部电影,没有一部是3D电影。

诺兰认为,3D的效果只是把屏幕给缩小,而IMAX胶片有更高质量的影像,更宏大的画面,有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效果。

力求真实,是诺兰的原则。

《敦刻尔克》

为了拍摄飞机缠斗画面,诺兰直接把IMAX摄影机绑在了机翼上。

甚至让它跟着飞机掉进水中,胶卷差点全毁...

可谓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有来者。

在电脑特效无所不能的时代,坚持实拍,能不用特效绝不用特效...

《敦刻尔克》

明明可以用CG特效来“做人”,诺兰却调动了上千名群演,60多艘舰船。

你可以看到真正的喷火式战机在头顶呼啸而过,片场如同战场...

《盗梦空间》著名的打斗镜头:旋转走廊。

诺兰真的造了一个可以度旋转的走廊...

这可难倒了演员,不仅要表演,还要克服失重感。

还有一幕,莱昂纳多眼前的洪水冲破玻璃。

诺兰制作了几颗“空气炮弹”,就是为了让水更具有冲击效果...

《星际穿越》里,你说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是特效?

不,是诺兰花了半年时间种的。

拍完电影后玉米还卖了个好价钱...

就连重达磅的宇宙飞船也能造出来。

造出来可不能亏了,分批装上飞机再运到冰岛实地拍摄...

还有那眼花缭乱的“五维空间”。

最固执的是,机器人也不用特效,就找了个木偶演员操纵它...

医院、炸飞机、造蝙蝠车这种小儿科的东西了...

诺兰的特效师就曾抱怨到:在剧组太闲了,基本没有要做的事。

《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崛起》

你在诺兰电影里看到的东西,几乎都是真的。

这也是为什么看诺兰的电影总会有一种真实的质感。

有人说:诺兰不一定是天才,却一定是胶片与真实的偏执狂。

每一部新电影,他都拿出了满满的诚意,打动了千千万万个观众,收获一批又一批粉丝。

年7月,时隔《敦刻尔克》三年后,诺兰带来了它的新电影:

《信条》

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是一部跟“时间”与“空间”有关的“烧脑”大片。

网上已经有许多影迷发表了猜测,时间倒退?空间转移?异世界?...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预告片中的轮船与汽车是倒放的。

可以肯定,这将又是一部关于“时空”的电影。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从不拍烂片”的导演会再次带给我们惊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71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