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传记电影,《起风了》的叙事实在不能算完美,一条明晰的主线——围绕着主人公堀越二郎“造出漂亮的飞机”的梦想,人生与爱情。但是想到这是老爷子暌违三年的作品,并且宣称这是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动画电影,个人还是决定打满分。熟悉宫崎骏老爷子的同学都知道,老爷子最喜欢描绘日本的自然图景,表达青年男女直率的爱恋,其他诸如为战争反省(《哈尔的移动城堡》),呼吁爱惜自然(《风之谷》《幽灵公主》),磨砺人生的少年(《魔女宅急便》),追逐梦想的勇气与毅力(《侧耳倾听》),都是常见的题材。而这部《起风了》和以往所有的作品一样,片中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1、 各种飞机(包括纸飞机)
这是影片刚开始时,二郎梦中的飞机的打火装置。看起来是电机启动,启动后带动浆液旋转,吸入空气,待内部形成压力后喷油点火。但是手柄及按钮、喷气管及火花塞都充满了手工作业的感觉。
飞机升空。是一架小孩子梦中的理想化飞机,与鸟的外观差异极为相似。人类早期的飞行梦想,确实一直都无法脱离鸟的造型。而这架飞机太过靠前的重力平衡点,敞篷式驾驶舱,不戴防风镜的驾驶员,都表明这是一个超现实的美好梦境。
后来二郎戴上防风镜结果眼睛变形,无法视物,导致飞机坠毁。这为他后来在梦境里与卡普罗尼先生关于“眼睛近视能不能设计飞机”的对话,埋下了伏笔。
舰船上的标记,与德国的铁十字勋章相似。这个勋章,常常与希特勒政权联系起来。但其实,这个勋章是普鲁士国王为嘉奖对抗拿破仑战争中立功的将士而设立的,代表了勇敢、坚毅以及在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这些模样怪诞的炸弹以及黑影人是不是也很眼熟?《风之谷》里,袭击舰船的正是这种炸弹。《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荒野女巫以及沙曼莎的奴仆们,正是这种黑影人的形象。
二郎小时候梦到卡普罗尼的场景。这是由卡普罗尼公司开发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ca.3轰炸机。
卡普罗尼招待他搭乘的飞机,是从卡普罗尼Ca.48系列战斗机改装成民用的飞机。
年代开发出能搭乘百人的巨型飞行艇,卡普罗尼Ca.60。
二郎与本庄在容克斯工厂观摩的飞机,是由荣克斯制造的民间用机,荣克斯G.38。荣克斯博士在飞机设计史上第一个提倡飞机的一体化设计,第一个造出了全金属的飞机。
摆在德国容克斯工厂角落的小型飞机,是由容克斯制造的小型客运机荣克斯F.13,曾供30个以上国家使用。
小型飞机的细节。清晰的体现了荣克斯飞机的特点:波纹铝蒙皮。
他们被邀请参观的飞机,全金属机身,当时德国工业技术的结晶。
这里本庄说二郎的想法就像“哥伦布的鸡蛋”。这来源于哥伦布的一段轶事。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在皇室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中,一位大臣不服气地说:“任何一个人坐上船航行,都能到达西洋的对岸,有什么稀奇,值得大家这样大惊小怪!”有几大臣也在一旁附和。
哥伦布听到一言不发,朋友们都为他着急,埋怨他怎么不辩解。过了一会儿,哥伦布叫仆役从厨房拿来几个熟鸡蛋,请大家玩将鸡蛋竖立在桌上的游戏,许多人尝试,却没有一位能将鸡蛋竖立起来。这时只风哥伦布拿起一个蛋,对准蛋的一端朝桌面砸下去,蛋的一端破了,蛋也稳稳直立在桌上。满桌的王公大臣,哗然,都叫着这算哪门子游戏,三岁小孩也会做。哥伦布不疾不徐地说:“虽然是很简单的游戏,你们却没有一个人会做;知道怎么做之后,大家却都说太简单了!”有时费尽唇舌,也不如借一个竖鸡蛋一样简单的游戏能轻易化解争执。可谓四两拨千斤,轻轻一挥就能化解敌人的攻势载形。故事归故事,事实上,哥伦布到死都不承认自己发现了新大陆(他一直以为自己到的是印度),后来是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在年提出美洲可能是一块新大陆。这就是为什么那两块地方叫南北美洲而不是南北哥洲的原因。
这是由苏联制造的九六式轰炸机,当时日本没有防弹油箱,因此,一旦油箱中弹,飞机就会着火坠毁。
中日战争时中国空军的其中一种主力战斗机,苏联制造的伊-15(玻利卡尔波夫I-15)。这也是苏联二战前夕的主力战斗机,苏联后期双翼战斗机,也曾经被军援过战时中国的国民政府和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本机是十月革命后,第一种广为外人知的苏联自行设计制造的军用飞机,在航空史上是重要的里程碑,创下了每小时四百四十公里双翼机的最快记录,是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诸多航空发展成就之一。
这应该是后来出现的九试单座战机的雏形。《风之谷》里娜乌西卡的飞行器也能从这架飞机上看到影子:厚实的飞翼,健壮的支撑轮。
可以看到这种飞机在引擎发动时需要给轮子施加阻挡,不过我不知道为什么……引擎发动需要人力启动,同一时期的大型机械都是这样的。
二郎在疗养院与菜穗子重逢后,菜穗子发烧了,在楼上休息,二郎想用纸飞机吸引菜穗子的注意力。“风啊!请震动双翼,把它送到你身边”。可惜飞到了屋檐上,二郎想要去拿,险些酿成惨剧。
纸飞机2.0,线条更流畅,而且材质更硬。这次二郎是用橡皮筋将纸飞机弹向空中的。不得不说,全片这两段最为荒诞,纸飞机各种反地心引力,反流体力学。全当它是一个载着爱人心意的想象之物吧!
本庄设计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的原型机,也就是之前的八试特殊侦察机。八式特殊侦察机是日本三菱集团在年使用的单翼、双飞行引擎制的轰炸机。是仅被生产一架的原型机,架构上以杜拉铝为材质所打造。而往后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是以此作为基础来开发。
G3M九六式陆上攻击机,中日战争时日本海军轰炸中国城市的主力轰炸机。
年日本海军提出要有双发动机的陆上轰炸机去轰炸1,公里外的陆上或海上目标,最后三菱重工交出的设计是全金属制单翼和可收放式起落架设计的G3M,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轰炸机,以至外国传媒不相信是由日本人设计,而是以为由外国工程师为日本人研制。
倒鸥翼形状的九试单座战斗机,于年2月4日试飞,当时试飞的成绩超出日本海军预期。堀越二郎曾在个人回忆录表示著:此为他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九试单座战斗机是日本三菱重工在年制造的战斗机,且为九六式舰载战斗机的原型机。
这就是传说中的“零式战机”,堀越二郎与三菱重工打造的杰作,于年7月底正式在战争使用。在年底前、一度是太平洋战场中最具威胁性的战机。
作为九六式舰上战斗机的后继机,零式战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大日本帝国海军从年到年的主力舰上战斗机,从中国战场一直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太平洋战区都可以见到它的踪影,堪称日本海军在二战时最知名的战斗机。零战代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平,也是日本海军的象征。p.s.其实还有一些内容我没有放进来,比如黑川先生与二郎一同试飞的凤翔号航空母舰,和伴航在凤翔号附近的长门号战舰,也都是日本军战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装备。还有二郎生命中的“梅菲斯托费勒斯”——卡普罗尼先生,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找看,网上资料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