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艘德国潜艇被两艘英国军舰堵在水下米,进退不能。眼看潜艇就要被巨大的水压挤爆,德国艇长果断下令:立即上浮,与英国人决一死战!
年5月11日上午,德国潜艇U-正在大西洋上寻找猎物。突然,一支英国运输船队在几艘军舰的护送下驶来。U-艇长默伦多夫少校迅速召来附近另一艘德国潜艇,对英国船队发起突袭。毫无戒备的英国船队顿时队形大乱,一艘满载物资的运输船当场被鱼雷击沉。
不过英军护航军舰迅速稳住了阵脚,指挥官麦金泰中校一边下令掩护船队快速撤离,一边对德国潜艇展开反击。激战中,U-潜艇受了轻伤,而另外一艘潜艇则被英军击沉。
看到同伴被击沉,U-无心恋战,迅速撤出战场。不过它并没有走远,艇长默伦多夫命令潜艇继续跟踪英国运输船队!
第二天拂晓,跟踪已久的默伦多夫突然下令再次向英国船队发起偷袭。谁料就在这时,保持高度戒备的英国护航军舰根据无线电测向发现它。英军指挥官麦金泰立即派出“金星”号和另外两艘驱逐舰脱离运输船队迎击U-。三艘英国驱逐舰与正在高速逼近的U-碰个正着,双方随即又展开了一场激战。
面对英军军舰在数量上的优势,德军艇长默伦多夫毫不示弱,他命令潜艇采取以动制静的机动战战术,时而在水下袭击,时而上浮到水面攻击。一阵激烈的厮杀过后,一艘英国驱逐舰被U-击成重伤,被迫退出战场。
默伦多夫并没有恋战,得知附近海域没有一艘德国潜艇支援自己,他当即命令潜艇紧急下潜规避。谁料就在这时,英军“金星”号驱逐舰迅速朝着U-下潜的位置驶来,并投下两枚深水炸弹。
水下顿时爆炸声轰鸣,巨大冲击力使正在下潜的U-剧烈震荡。更糟的是,潜艇舱内的所有灯光全部熄灭,舱室一片漆黑。紧接着,潜艇失去控制快速向深处下滑。
默伦多夫急忙命令艇员打开失事灯,采取紧急措施制止潜艇下滑。在水下米处,潜艇下滑得到了控制。
与此同时,英军“金星”号并未离开。它仍在潜艇下潜位置来回徘徊,并不停地用声呐探测。确定潜艇位置后,又投下数枚深水炸弹。
随着一连串爆炸声响起,U-再次遭到重创。潜艇失事灯熄灭,一台主电机损坏,艇首舱室破裂进水,潜艇再次失去控制下滑。
默伦多夫紧急命令全体艇员全力以赴抢修故障。在一片漆黑中,德军艇员竟然很快排除了电路故障,使得舱内重新恢复照明。与此同时,艇员们还采取倒停措施,再次制止了潜艇下滑。
此时,潜艇在水下的深度接近米,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潜艇的极限深度。这意味着,艇壳随时都有被巨大的海水压力挤爆的可能。
默伦多夫深知他已无路可退,为今之计,只有立刻浮出水面与英国人拼死一搏。想到这里,他果断下令:立即上浮,与英国人决一死战!
十几秒过后,U-在英国“金星”号驱逐舰不远的海面上突然冲出。看到了“金星”号,默伦多夫未等对方开火,抢先命令艇员将最后2枚鱼雷发射出去。发现德军鱼雷,“金星”号急忙转舵,两枚鱼雷均被成功躲开。
鱼雷都用光了,现在能与敌人对抗的只有潜艇甲板上的火炮了,但“金星”号上有6门毫米主炮以及20多门40毫米和20毫米高射炮,与之相比,U-上屈屈几门小炮哪里是对手。如果硬拼,非吃大亏不可!
“轰!轰!”,英国驱逐舰开炮了,潜艇周围一股股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作战经验丰富的默伦多夫当即下令潜艇全速冲向“金星”号,躲进对方大口径火炮的射击死角,与它展开小口径火炮的对轰。
果然,一番厮杀下来,“金星”号优势不在。然而就在这时,另一艘英国驱逐舰赶来支援。两舰前后夹击,U-顿时寡不敌众,艇上10多人当即被打死,火炮全部被打坏,舱室大量进水,艇身开始慢慢下沉。情况危及,默伦多夫毫不犹豫作出决定:全体艇员穿上救生衣跳水!
命令发出后,艇员们陆续跳入水中,只是已完全丧失战斗力的他们,此时如同待宰的羔羊,只能绝望地等待死亡的到来。谁料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艘英国驱逐舰看到U-缓缓下沉时,认为它必沉无疑,至于德国艇员则只有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喂鲨鱼的份儿了。于是他们没有再向U-开炮,转身追赶运输船队去了!
生的希望奇迹般出现,这是德国艇员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而他们也很快做了一个令英国人意想不到,且就后悔莫及的事。
英国军舰一走开,默伦多夫赶紧命令幸存艇员进入舱室,回到战斗岗位。堵漏、排水、抢修……,几个小时过后奇迹出现了:这艘已经下沉三分之二艇身的潜艇不但停止继续下沉,主要故障还得到排除,发动机再次开动,灯光重新照明。
就这样,U-带着重伤,经过12个昼夜的颠簸,最终返回了德国的基地。而令英国人尤为后悔莫及的是,U-恢复战斗力后,又击沉了数艘英国大型舰船。
这个战例告诉我们,对敌人的打击,必须坚持“痛打落水狗”的原则。否则,对方一旦死灰复燃,受伤的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