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号航母完成最后一块飞行甲板建造
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宣布,“福特”级航母2号舰“肯尼迪”号(CVN-79)舰首最后一块飞行甲板已于7月10日安装完毕,这标志着“肯尼迪”号航母飞行甲板的建造完成。
图1“肯尼迪”号最后一块飞行甲板吊装现场
“肯尼迪”号是美国“福特”级航母的2号舰,排水量吨,舰长.8米,宽40.8米,吃水12.4米,采用核动力推进装置,航速30节,载机数量75架以上,舰员编制人,计划年交付。“肯尼迪”号航母飞行甲板舰首部分是最后的钢结构单元之一,历时18个月建造完成,重量达吨,比“福特”号的同一模块重了约吨,被称为“超级分段”(superlift)。未来航母项目办公室项目经理菲尔·马龙上尉表示:“这个超级分段的安装完成了‘肯尼迪’号上主要的船舶建造工作,使船厂能够集中精力为年底的下水做最后准备。从CVN-78到CVN-79,我们见证了建造效率的提高和流程的改进。”
图2“肯尼迪”号航母设想图
工程负责人称,“肯尼迪”号采用了变革性的施工方法和最新改进技术,使用数字技术建造,取消了传统的工程图纸和作业指导书,利用“视觉工作指令”技术,工程师使用手持平板电脑即可完成舰首上部管系在装配平台上安装位置的检验工作,而上一艘“福特”号的同一模块,一些管道还需要在模块吊装到船体后再进行安装;使用3D产品模型中的“虚拟演练”和其他可用数据,船厂还能确定在安装“超级分段”前可以进行哪些工作,如设备安装和电气工程,从而提高舾装和设备安装的水平;使用“智能标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螺栓安装效率,避免了很多带电作业,工程人员称“它不仅安全而且更聪明”;此外,在“肯尼迪”号航母上,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根据GoogleMaps使用的通用算法开发软件,利用它来找到在整个航母上安装电缆的最佳方式,节约了大量工时。
图3增强现实技术(AR)在航母建造中的应用
图4工程人员手持平板电脑检查管道安装在钢板的位置
数字建造技术的运用以及船厂从“福特”号航母建造中吸取经验教训改变了建造流程,如更少更大的“超级分段”,使得“肯尼迪”号航母的建造工时相较于首舰“福特”号航母大幅缩减了约18%,该舰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计划在年第四季度下水,并在年底举行命名仪式。
图5“福特”级航母结构
日本“摩耶”级驱逐舰“羽黑”号下水
7月17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摩耶”级导弹驱逐舰2号舰“羽黑”号(JSHaguru,DDG-)在日本联合海洋株式会社(JMU)矶子造船厂下水,预计将于年服役,配属在佐世保第4护卫队群第8护卫队。该级舰首舰“摩耶”号于年7月下水,目前正在进行海试,预计将于年3月服役。
图6“羽黑”号(DDG-)驱逐舰下水仪式
“摩耶”级驱逐舰是日本“爱宕”级驱逐舰的改进型,计划建造2艘,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超过00吨,长.9米,宽21米,吃水6.3米,航速30节,舰员编制人。该级舰的作战性能相较“爱宕”级有进一步提升。首先,其搭载更新型号的“宙斯盾”作战系统,为“宙斯盾”基线9型的日本版,与美海军现役最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IIA型所采用的“宙斯盾”处于同一水平。与“爱宕”级搭载的“宙斯盾”基线7.1型相比,9型强化了数据处理计算机,加入了洛·马公司AN/SPY-1D系列雷达支持的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和用于近距离海空搜索的X波段高精度雷达,并整合了最新的多功能拖曳阵列声呐系统(MFTA),因而具备更优异的超视距防空能力和弹道导弹拦截能力。
其中,“摩耶”级在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中首次装备的美海军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可与美海军舰机共享防空侦察和目标信息,协同指挥拦截,使其彻底融入美海军的一体化防空体系中。CEC系统由先进的协同作战指控系统和高速数据链系统构成:协同作战指控系统一方面可以在打击空中目标时选择处于最佳位置的军舰发射进行拦截,另一方面可以指挥军舰利用远程防空导弹打击预警机能够探测到而舰载雷达探测不到的空中目标,极大拓展了军舰防空距离,提高了舰队防空能力;数据链系统将各舰艇上的感知系统、指控系统、装备系统和舰载预警机联成网络,使每艘舰艇都可以实时共享战场态势和目标动向。
图7CEC系统协同作战示意图
其次,除标准-2和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外,“摩耶”级驱逐舰还将携带标准-3BlockIIA型导弹和标准-6拦截弹,共计96单元(舰首64单元,舰尾32单元),用于弹道导弹拦截任务。舰艇主炮为一门毫米Mk45舰炮,配备2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2具68式鱼雷发射管(备有6发鱼雷)。同时,“摩耶”级的舰桥相较于“爱宕”级也进一步加高。
此外,“摩耶”级是日本第一艘采用“柴电燃联合”(COGLAG)推进系统的“宙斯盾”舰,这一动力系统由2台推进用燃气轮机、发电用燃气轮机和2台推进电动机组成,高速时齿轮箱将2台推进燃机和2台推进电机联合驱动螺旋桨,而低速时则只使用电动机驱动螺旋桨。得益于电动机的先天优势,使得该舰在经济航速的续航力方面和反潜作战的安静性方面有较大提高,而动力系统的升级也是该舰吨位上升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摩耶”号的舰尾设计具备日本海军自卫队军舰的一大特色“荷兰坡”,其名称来源于日本海上自卫队上世纪50年代设计的“绫波”级驱逐舰。“绫波”级同时期的驱逐舰通常采用短艏楼设计,也有少量长艏楼舰型设计,但这两种设计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艏楼末端上下两层甲板连接处强度较差、应力集中,极可能在恶劣的海况或撞击下断为两截。而“绫波”级驱逐舰前后两段甲板由一个倾斜的缓坡连接,据称这样的缓坡正是为了解决两层甲板连接处强度不足的问题而设计的,这样设计的优点一是提高了连接处的强度,二是增加了舰体内部空间。日本50年代后续建造的“秋月”级和“村雨”级驱逐舰等均同样采用长艏楼构型,也都采用了“荷兰坡”的缓坡来连接低一层的舰尾甲板。而到了“金刚”级驱逐舰,“荷兰坡”已演绎成舰尾部的U型坡道。即在飞行甲板段舰体后1/3处两侧采用倾斜下降设计,两侧及舰尾位置留出空间用于布置系留设备并可容纳工作人员。同时,作业区域铺设有防滑层,以方便帆缆作业。这种尾部设计使其与直升机平台不在一个平面,从而巧妙地把直升机作业区和尾部的带缆作业区分在两个不同的平面,以减少两者的相互干扰。
图8“绫波”级驱逐舰是最早使用“荷兰坡”设计的军舰
目前,“金刚”级和“村雨”级之后的驱逐舰(包括“摩耶”号)都采用的是这种变形“荷兰坡”设计:然而这种设计也存在一定缺陷,如需要在飞行甲板空间布置缆车、绞车,从而导致作业空间局促、直升机作业和帆缆作业不能同时进行,且在航行条件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图9“荷兰坡”和直升机起降区
来源:《舰船动态周报》国防科技信息网等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今日报告:以下为的相关研究成果链接(摘要和目录将陆续更新上线,点击即可获取),如有需要和合作意向,请留言小编哦
相关研究成果链接
[1]
《国外主战水面舰船发展及对国内的启示研究》,研究报告,年,页
[2]
《AIP潜艇南海区域安全威胁分析》,研究报告,年,页
[3]
《海洋防务无人装备体系与发展规划研究》,研究报告,年,页
[4]
《国外海军无人系统二》,研究报告,年,页
《国外海军无人系统》,研究报告,年,页
——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5]
《美国海军水下探测系统研究》,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6]
《美军弹性作战云研究》,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7]
《国外典型极地破冰科考船研究》(版),研究报告,年,页
[8]
《美海军FFG(X)未来导弹护卫舰简析》,研究报告,年,40页
[9]
《美国海军航母舰内物资转运系统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图书,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0]
《日本海上自卫队及海上保安厅组织机构和装备研究》,研究报告,年,页[11]
《国外现代典型驱逐舰研究》,研究报告/图书,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2]
《美国海军舰艇的人与系统集成设计研究》,研究报告,年,49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3]
《美海军DDG0级驱逐舰的机电控制系统(ECS)研究》,研究报告,年,46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4]
《国外舰船能量管理系统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年,53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5]
《美国海军水面舰艇缩减人员编制的技术与措施研究》,研究报告,年,48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6]
《美国海军综合海上网络和企业服务(CANES)项目》,研究报告,年,58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17]
《美国海军全舰计算环境(TSCE)研究》,研究报告,年,70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18]
《德、俄、日、法、瑞五国常规潜艇装备与技术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19]
《国外潜艇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
[20]
《美军最新作战概念分析》,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21]
《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从“企业”到“福特”》,研究报告,年,页——点击即可获取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