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期,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日本在绝望中竟然搞出了“神风特攻”这种自杀式攻击的战术,组建了专门用来进行神风攻击的“神风特攻队”,并搞出了各种各样的自杀式兵器。不过这些五花八门的自杀兵器绝大多数都没能取得什么战果,就连战果最多的神风特攻也是心理威慑效果远大于实际战果。自然无法阻挡美军的攻势。
“樱花”特别攻击机就是这些这些自杀兵器的典型代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可怕,但实际却战果寥寥反而还搭进去不少自己人。樱花虽然叫特别攻击机,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由人操纵进行自杀攻击用的空对舰导弹。目的和效能相当于今日的反舰导弹与巡航导弹。
樱花的数据看起来很强大,唯一参与过实战的型号樱花11型的结构如下:前半部是一枚1.2吨的穿甲弹头,机身为木制结构,尾端有火箭发动机。该弹头与整个飞机连为一体。中间部分是狭小的驾驶舱,里面坐着一名的神风特攻队飞行员。驾驶舱后是火箭推进器,能高速飞行,最高平飞速度可达每小时公里,而向下俯冲时更加可以达到每小时公里的速度,因此理论上没有炮火能阻止它。但樱花航程很短,仅为36公里。因此需要体型大、航程远的轰炸机(实战中使用的是一式陆上攻击机)作为母机。母机的作用是负责将樱花型飞机送到离目标大约36公里的上空,并由母机进行投放,之后樱花导弹的飞行员启动固态火箭引擎,撞向目标。在理论上,由于樱花型飞机能高速飞行,在飞行员的操控下,它相当于一颗精确导引炸弹,加上它配备威力强大的弹头,如果命中目标,破坏效果将会是惊人的。但注意,上面的一切表述都是“理论上的”。
年下半年,随着战局的恶化,日本开始研制“樱花”导弹,年10月,日军组建了用于樱花特攻的部队“神雷部队”。随后日本开始用舰船把“樱花”用军舰运往前线的机场,在这个过程中,“樱花”取得了第一个也是服役生涯最大的“战绩”。等等,“樱花”还没有投入实战怎么会有战绩呢?原来,“樱花”炸沉了运载它的军舰,年12月17日,新建成的云龙号航母在3艘驱逐舰护卫下出航,运送“樱花”导弹前往菲律宾,但12月19日下午在东海被美国潜艇红鱼号(SS-)攻击,被击中2枚鱼雷,本来2枚鱼雷还不一定能击沉2万吨级的云龙号,但云龙号搭载的20架“樱花”却被鱼雷诱爆了,因此云龙号中雷15分钟后就迅速沉没。
樱花真正投入实战已经是在年了,年3月21日,樱花第一次实战,当天,16架搭载了“樱花”的一式陆上攻击机于55架零式舰上战斗机护卫下,攻击TF58.1特遣舰队(包括大黄蜂号、本宁顿号、黄蜂号重型航母和贝劳伍德号轻型航母),另有两架一式陆上攻击机担任导航和观察。这次的樱花攻击队在离目标公里处,遭遇50架F6F战斗机拦截,所有的一式陆上攻击机都立即丢掉了它们的樱花导弹。这攻击行动中,所有的一式陆上攻击机都没有回来,而且没有击中盟军船舰,特攻队员白白死去,只有15架负伤的零式机返回基地。
随后的冲绳战役中,“樱花”开始被多次使用。年4月1日,6架一式陆攻带着“樱花”袭击美国位于冲绳海域的美军舰队,所有的一式陆攻都没有返航,而战绩则不明,美军报告称一架“樱花”击中了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但战舰损伤不大,人员也只有4死23伤,很明显,如果樱花确实击中了西弗吉尼亚号,那樱花的实际威力是否有理论上那么强就很有疑问了。4月12日,9架一式陆攻带着“樱花”袭击美国位于冲绳海域的美军舰队,这次樱花终于取得了服役生涯唯一真正的击沉战果,美国驱逐舰曼纳特艾伯尔号(DD-),但是,这艘驱逐舰在被“樱花”击中前已经被一架神风机撞成重伤了。另外还有2艘驱逐舰被“樱花”炸伤,但是其中一艘驱逐舰被炸伤时因为用高炮摧毁了一架“樱花”而被破片击伤(说好的“理论上没有炮火能阻止”呢?)。
随后“樱花”在4月份的3次出击战果为0,损失倒不少。5月4日,“樱花”重创了一艘布雷舰并轻伤2艘驱逐舰。5月11日,“樱花”又重创一艘美军驱逐舰,这也是“樱花”最后的战果,此后的两次出击,“樱花”没有任何战果。
战争中搭载樱花的母机一共出击78架,但只有26架回来,共计樱花驾驶员55人阵亡,母机飞行人员人阵亡。而战果仅是击沉美军驱逐舰1艘,重创布雷舰1艘,驱逐舰2艘,轻伤驱逐舰3艘,造成美军人阵亡,人负伤。造成的敌人伤亡还没有自己人的损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