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德国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已经成为当时大西洋上最令人恐惧的武器。于年建造的U-35型潜艇,在一战期间就曾对协约国的舰船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被认为是现代潜艇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
只可惜当时潜艇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战术武器,一战就以德国战败而告终。德国U型潜艇真正成名还是在后来的二战时期,作为二战中最神秘的武器,偷袭是它最恐怖的战术,因此它的战术又被人称做狼群战术。在二战中的大西洋上,德国的U艇肆无忌惮地在盟军海上交通线上“猎杀”盟军船只。
为什么二战中德国一直钟情于发展潜艇,而不是像美日那样发展航母呢?这主要与它是一个大陆国家有关,陆军是优先发展的军种,而海军一直是其软肋,德国人一直在寻求适合自己的海军发展道路。
首先德国地理位置有着致命的缺陷:德国地处波罗的海内,要驰入大西洋,需要经过丹麦和挪威之间的海峡到北海、挪威海,还要再绕过大不列颠岛之后才能进入浩瀚的大西洋。
而在战争时期,德国舰队想试图穿越抵达至大西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绕一大圈子先不说,只要靠近大不列颠岛,就会遭到英国其近于本土的舰队攻击,而潜艇具有先天隐藏性,可以轻易的潜入大西洋。
而且德国在其它大洋中没有殖民地军港,更因为一战中德国潜艇就已经创下辉煌战绩,所以借鉴到二战,作为德国最优秀的传统兵种,事实证明了潜艇是德国海军的骄傲,必然会成为重点战略发展方向。对于德国潜艇来说,盟军的商船一直是最理想的攻击目标。
年9月3日夜里,U-30号潜艇在在赫布里底群岛以西,将载着多名乘客和多名船员的“雅典娜”号邮轮击沉,拉开了持续近6年之久并贯穿整个二战的大西洋战役的序幕。
仅仅在年11月,U艇就击沉了盟军艘船只,创下了一个月共击沉吨级的记录,给盟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丘吉尔在多年后回忆道:“战争中唯一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潜艇的攻击是最具毁灭性的的灾难。”
面对这种巨大的威胁,早在二战初期英国人对声呐寄予厚望,但当时的声呐设备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可以发现水下目标,但对水面目标的侦察效果极差,而U型潜艇通常都是浮出水面进攻。
不久,英国海军列装了新型雷达和“利”式探照灯的反潜飞机,从此黑夜不再是U艇“狼群”的主场。英国的护航舰船上也越来越多地装备了雷达,狼群赖以维系的隐蔽性正在失去。
年夏天开始,高频无线电测线器又开始大量列装盟军护航船队,它可以探测到德军潜艇发出的无线电波,并反向查找其方位,规避狼群的袭击。
更值得注意的是,狼群的协同需要使用无线电进行通联,加密则依赖恩尼格码密码机,该加密机在当时号称“不可破译”。但年5月英国人俘获了U-潜艇,缴获了完整的密码机和密码本。
两个月后,英国人就能够快速破译德国无线电通信的内容,可以说U-的被俘与破译恩尼格码对后面的猎杀U艇战绩至关重要。
盟军的这一系列反潜能力得到升级后,德军的潜艇已经由猎杀对方,变成了被猎杀的对象。到了年的5月,德国有41艘潜艇被击沉,5月19日,邓尼茨21岁的小儿子彼得在北大西洋与U-艇一起命葬大海。
自己的儿子都葬身大海,这让德国海军的最高指挥官邓尼茨大为心痛。同月他就下令所有德军U艇从大西洋交通线上全部撤回。虽然这以后“狼群”攻击也几度恢复,但在盟军的全面反潜优势面前,这种一直被德国人引以为傲的战术,再无更大的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