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建造大型宙斯盾反导舰,排水量超过2万吨,比出云级航母还大。将成为日本海自吨位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既可用于对抗来自朝鲜半岛的导弹威胁,也可以搭载上百枚导弹充当武库舰,被相关人士称其为“令和时代的大和号”。
近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在日本防卫省刚刚提交的财年国防预算清单中,有一项被称为“宙斯盾系统搭载舰”的大型水面舰艇建造计划。
图注:美国反导舰概念图
据相关消息显示,“宙斯盾系统搭载舰”是一艘长度超过米,标准排水量高达2万吨的大型反导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舰的标准排水量已经超过了出云级航空母舰的吨标准排水量,因此该舰有望刷新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舰船的吨位记录,成为自卫队最大水面舰艇。
图注:出云级航母标排2万吨,但很可能隐瞒了数据
也正因如此,许多日本政府及海上自卫队内部相关人员已经在私下里将这艘反导舰称其为“令和时代的大和号”。
据悉,该舰将替代已经下马的“陆基宙斯盾”,执行反导预警任务,应对来自朝鲜半岛的导弹威胁。这也是日本首次建造专用反导舰。
事实上,反导舰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年,美国最大的军舰制造商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就曾向美国海军提议,以现役的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为基础,通过加装新型的反导雷达与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使其具备导弹预警与拦截能力,将其改造成一艘远洋大型反导舰,填补美国海军的反导作战体系。
图注:圣安东尼奥级反导舰模型
英格尔斯之所以会提议建造专用反导舰,是因为当时的美国海军主力反导舰是经过了升级,拥有反导能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伯克级驱逐舰。这些舰船往往需要同时兼顾常规作战任务与反导任务,因此携带的拦截弹数量并不算多,抗饱和打击能力低、反导效率较差。
相反,如果能够将圣安东尼奥级登陆舰改装成反导舰的话,美国海军将直接拥有一艘满载发拦截弹的武库舰,抗饱和打击能力与反导效率将远超现役反导舰船。
更不用说硕大的舰体还意味着更高的升级空间。英格尔斯提出的反导舰计划中,就包括了为圣安东尼奥级升级高能激光武器与电磁轨道炮的预案。
图注:圣安东尼奥级反导舰模型
此外专职反导舰的舰载雷达也能够针对反导任务进行进一步优化。对于缺乏导弹预警体系的国家来说,反导舰也能够成为预警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填补体系空缺。
此次日本计划建造的“宙斯盾系统搭载舰”,实际上就是用来替代已经下马的“陆基宙斯盾”系统,将日本的反导预警体系从地面转移到海面上。
考虑到“陆基宙斯盾”系统的SPY-7雷达的重量与体积已经超出了一般驱逐舰的承载上限,“宙斯盾系统搭载舰”的吨位会达到2万吨其实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图注:SPY-7雷达上舰概念图
毕竟船要是造小了就有倾覆的风险,“宙斯盾系统搭载舰”也会分分钟变成“宙斯盾系统搭载潜艇”。
当然,考虑到日本近年来右翼倾向明显,这艘2万吨的“宙斯盾系统搭载舰”自然也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反导舰。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代军舰普遍装备了通用型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顾名思义,该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通用,不光能发射专门用于反导任务的拦截弹,还能够发射对陆、反舰、防空等常规作战导弹。
事实上在英格尔斯提出的反导舰改装计划中,就有过将在圣安东尼奥级反导舰改装后装备的个垂发系统全部装上战斧导弹的想法,将其打造成一艘武库舰。
图注:美国海军在90年代提出的武库舰计划
考虑到日本将要建造的“宙斯盾系统搭载舰”也将装备同款垂发系统,该舰自然也有能力改装成武库舰,成为整个亚太地区甚至是整个世界火力最强大的军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该舰确实有资格被称为“令和时代的大和号”。
当然,强并不等于好用。美国人之所以没有同意英格尔斯的改造计划,就是因为这玩意并不好用,而且还特别贵。
日本的反导舰计划也是如此,项目预估预算已经超过亿日元,相当于亿人民币,都够造两艘了。就算这艘反导舰能在一对一时打得过,但一对二的话可就不好说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宙斯盾系统搭载舰”同样配得上“令和时代的大和号”这个称号。毕竟当年的大和号也曾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建造,也曾被寄予厚望,但最终还是一事无成的沉没在了太平洋的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