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黄鹄号诞生记,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第

正规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关键词:师夷长技以制夷、黄鹄号

01前因

年曾国藩建成安庆军械所,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制造西式武器舰船。

▲曾国藩(年11月26日-年3月12日)

02后果

在建造“黄鹄号”的经验指导下,年,华蘅芳继续建造出机器动力兵轮“恬吉号”。

▲恬吉号模型

03过程始末

一、曾国藩欲造轮船

年4月,南京下关码头人山人海,人们紧紧盯着水面,观看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正式试航。试航取得成功,但是其制造过程却一波三折。

年安庆军械所初步建成之后,制造蒸汽轮船之事被提上日程。但是与制造枪支炮弹相比,造一艘轮船无疑更加困难。

▲安庆军械所

为此,曾国藩上奏朝廷轮船制造之事,在奏本中详细论述了此事的缘由与规划。但是军机处看过曾国藩的折子之后,认为自主制造轮船不如直接从国外购入舰队,大费周折造一艘轮船实在是得不偿失。这也就意味着,曾国藩在建造轮船这件事上失去了朝廷的支持。

但是曾国藩不同意朝廷目光短浅的做法,他依旧坚持要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轮船。没有朝廷的支持,曾国藩开始独立运作此事,等待他的是重重关卡。

▲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模型

二、突破人才关

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蒸汽轮船实在是归于陌生的庞然大物,想要找到可以担当造船大任者实属难事。正在曾国藩一筹莫展之时,江苏巡抚薛焕为他引荐了两位“民间高手”。

其一为徐寿,由于出生于手工业发达的无锡,因此从小对需要动手的各项活动十分感兴趣,后来靠修理乐器为生。

机缘巧合之下被推荐到晚清科学家华蘅芳的家。自此之后,徐寿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华蘅芳自小对数字极为敏感,年,年仅26岁的他写出了《抛物线说》这一数学理论作品。

年,薛焕在民间为曾国藩搜集人才时,发现了这两位年轻有为的高人,直接介绍给曾国藩,曾国藩看过《抛物线说》,听华蘅芳讲解了自己对于轮船制造的理论理解,对二人十分赏识,认为这就是制造轮船最合适的人选。

▲徐寿(年2月26日-年9月24日)

三、解决动力关

华蘅芳和徐寿认为,蒸汽轮船的核心动力在于蒸汽机,因此想要制造轮船,关键是要解决动力问题,先要制造出蒸汽机。二人在开始之前,首先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前期设计归华蘅芳负责,后期机器建造由徐寿来做。

最困难之处在于关于蒸汽机的理论书籍过少,于是二人开始广泛收集各类与蒸汽机有关的资料。

在徐寿儿子徐建寅的帮助下,二人找到了《博物新编》和《自然科学》等资料,一番查阅之后,终于掌握了关于蒸汽机的理论。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军械所初步建成,物资缺乏,这台蒸汽机是工匠们用锤子一下一下敲出来的。

年初,经过徐寿与华蘅芳以及安庆军械所工匠们的努力,中国第一台蒸汽机问世,蒸汽轮船的核心动力问题得以解决。

过完前两关之后,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谁也没有见过蒸汽轮船长什么样,到底应该从哪里突破呢。

▲华蘅芳(年-年),又作华衡芳,字若汀,江苏金匮县(今属江苏无锡)人,清末数学家。

四、终于大功告成

华蘅芳一边翻遍中国各历史时期对于造船的记载,一边到江岸观察各类船只的运行情况。纸上得来终觉浅,想要造船,还是要眼见为实。

曾国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安排了一次巧妙的“相遇”。他租赁了一艘西洋轮船,以公务为由停靠在安庆附近的江边,徐寿和华蘅芳趁此机会上前观察,终于知道了蒸汽轮船究竟是什么样子,并且将一系列数据等详细测量记录,之后的造船工作也就顺利了很多。

年4月,这艘被命名为“黄鹄号”的蒸汽轮船在南京正式下水试航,徐寿亲自操纵轮船,华蘅芳作为机长随行,“黄鹄号”稳稳向远方驶去。随着试航成功,曾国藩等人艰难的制船之路终于画上完美句号。

▲黄鹄号试航概述图

04结论

“黄鹄”号是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蒸汽轮船,自此之后,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开始发展,虽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是船舶制造业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不可忽略。

《清史稿》《中国通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1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