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船业雄踞世界第一,足够中国航母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440.html

一汪清泓

年6月17日这一天,注定是个载入中国军史的日子。

当天,中国自主建造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下水,而在建第四艘航母已“呼之欲出”。

凭借着强大造船业的技术与产能,中国或将有更多更先进的航母“下饺子”。

第三艘航母的“质变”

众所周知,中国已有两艘航母,即辽宁舰和山东舰。

辽宁舰是买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前苏联已完工80%,后经中国自己改建而成。

而山东舰,是根据辽宁舰的设计原理,中国自己独立建造完成,是真正的“国产货”,但却是个“仿制品”,是中国为建造新航母“练手”用的。

但“福建舰”完全不同。

这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组织研制的首艘弹射航母,配备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

无论技术,还是排水量吨位,都是世界领先。

毫无疑问,“福建舰”是中国航母的真正“起点”,做到了起点即领先。

首先说技术。

在世界上,目前掌握电磁弹射系统的,只有中国与美国。

然而,美国用在“福特号”航母上的电磁弹射系统,老出毛病,气得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想“拆了它”。

而中国的“电磁弹射系统”,是自己独创的,经过无数次“现场试验”与“模拟测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其次,再说排水量的吨位。

单说“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已经超过8万吨,是现役世界上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其吨位远超现役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因为“伊丽莎白女王”只有区区6.5万吨级。

有人说,相比美国的“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福建舰”怎么样?

其实,“小鹰号”已经退役的,它的满载排水量也不过8万吨级,最多只能和福建舰打个平手。

“福建舰”是美国以外,世界上迄今为止建造过的技术最先进、吨位最大的航母,它的来临,昭示着中国海军真正的“强起来”,跨越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

中国海军花了10年时间,航母吨位从几万吨到近十万吨,技术水平从滑跃型到电磁弹射型,实现了西方海军强国几乎要花近百年,才能走完的“漫道雄关”。

而这一切,完全有赖于中国造船工业“称雄世界”的强大实力。

中国著名的江南造船厂

“独领风骚”的中国造船业

中国制造业实力强劲,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铁等部分领域更是获得突破性发展而雄踞“世界第一”,造船业也是其中之一。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我国造船企业的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各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使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居全球第一。

在全球18个最主要的船型分类当中,中国有10种船型的销量稳居第一,完全碾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测,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万吨。

事实上,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造船总吨位也只有万吨。

这意味着,中国船舶业今天一年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年整个二战期间,美国造船工业巅峰时期产能的总和。

如今,中国不仅有着单一年份建造万吨船舰的产能,而且还能建造包括普通散货船、集装箱轮船、高端豪华邮轮、超大型油轮和其他特种用途船只。

也就是说,中国不仅可以建造技术含量较低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还能建造技术复杂的巨型海上游轮和LNG运输船。

很显然,中国不仅在造船产能上绝对优势,造船技术上也同样具备着决定性的优势。

而作为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中国船舶集团,年造船指标首次全面超越韩国现代重工,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去年完工交付船舶高达艘,各项数据创下自年以来的最新纪录。

中国庞大的造船工业,成熟的技术、完善的产业链,可以为各型中国军舰的建造提供充足的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持,让中国航母痛痛快快地“下饺子”。

美国造船业使美国最终赢得二战胜利

美国靠造船业赢得“二战”

想一想,那些平时生产各式轮船的工厂,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和大批的熟练工人,在战事来临之际,瞬间可以转产大批军舰,这样的产能是多么可怕。

二战时期的美国造船业,就曾有过这样的“高光时刻”。

当时,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几乎占全世界的约70%,尤其是当时美国的造船业,让德日等轴心国集团望而生畏,心惊胆颤。

也可以这么说,美国在二战时期的超强船舶工业能力直接压垮了工业水平相对薄弱的德国和日本,对战争的胜负产生直接影响。

比如,二战时期美国建造了著名的万吨级运输舰“自由轮”总共艘,而德军潜艇部队用了“吃奶的劲”也仅击沉了区区艘,还没有巴尔的摩造船厂一家的产量多。

该造船厂共建造“自由轮”艘,还有更大的“胜利轮”94艘,另加登陆舰45艘。

当时的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上将,对此也无奈地表示:在同盟国商船制造吨位和德国潜艇击沉吨位的比拼中,美国续写了“建造比毁灭更容易”的神话。

在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日之间航母对比是7:10,日本是占优势的。

其中,日本有6艘航母都是大型的,在质量上也跟美国航母不相上下。

而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从年12月到年8月,短短4年不到的时间内,美国共建造了近艘航母,而日本同期仅建造了20多艘航母,大约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

那个时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最强大、最高效率的造船工业,而且还拥有完整的配套产业链、大量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世界独一无二,是美国造船业的“巅峰时期”。

美国正是依靠着强大的制造业产能,和同盟国一道彻底击败德国和日本,最终赢得了二战的胜利。

开始下饺子的中国海军

中国海军“欠账”还太多

当今世界是个“海权世界”,因为世界各大洲都是靠海洋来连接,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而且,全球超过80%的国际贸易货物商品,都是通过海运的方式来进行的。

因此,依靠强大造船业,建立强大的海军,保卫海洋权益、维护国际贸易安全,是中国和其他世界大国孜孜以求的目标、不二的选择。

如今,中国一年的造船总吨位,就相当于当年美国整个二战巅峰时期的产能总和,这种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一旦转化为造舰能力,其产能规模会强大到“令人恐怖”的地步。

尤其是当前,中国早已经突破了核潜艇、航空母舰、大型神盾舰等高端舰艇的技术“瓶颈”,一旦战事需要,几乎所有的大型船厂都可以全面开建这些新型高端战舰。

现在,中国有多个大型造船厂,可以同时建造多艘巨型航空母舰和新式大型万吨级导弹驱逐舰。

对此,美国CNN就曾“酸溜溜”地表示:“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建造现代化航母、两栖攻击舰、战略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等,其海军的战力只花了20年就增长超过3倍”。

然而,中美海军大型舰船的现有总量,依然还有巨大的差距。

美国已有11艘十万吨级的核动力巨型航母,我们只有3艘常规动力航母,其中2艘只有六万吨左右,以及1艘刚下水的八万吨级的“福建舰”。

此外,美国还有22艘巡洋舰、68艘驱逐舰,中国目前仅有40多艘驱逐舰;在核潜艇数量方面差距更大,只有人家的六分之一。

如此来看,中国海军“欠账”还很多,中国造船业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忙碌的中国造船业

“超越美国”不再是神话

实际上,在世界“大航海时代”之前,中国早在明代就开始“下西洋”,航行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造船舶的国家,更是最早进行大规模航海的国家。

但同我们国家一样,到了近现代造,中国造船业开始落后,被西方列强世界远远甩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造船业开始大有起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一直落后。

直至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造船业的产能和产量还不到全球的1%。

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人才储备,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造船业迅速崛起。

在年,中国造船业的三大指标开始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国。

两年后的年,我国又成功实现赶超,把韩国甩在身后,晋级世界第一,成为造世界“新科状元”。

此后多年,中国造船业的产能、产量和技术稳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造船业的“领军者”。

回头看一下美国造船业,早已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风光不再。

而今的美国造船业,俨然成了“啃老族”,至今还在吃年前产业扩张时期的“老本”。

硕果仅存的4家造船厂,完全依赖着每年美国防部的订单“续命”,苟延残喘。

依靠这些百年“老古董”的设备,来建造现代化新式舰艇,其效能和工艺水平能高哪儿去,完全靠新科技来支撑。

而且,从年至今,美国造船业至少流失了不下2万名技术工人。

导致美国海军舰艇的保养维修能力也大幅下滑,以至于大部分舰艇得不到定期维护保养。

作为全球“海上霸主”,美国海军为了能保证新型“福特号”航母的正常战略值班与部署,只得去拆卸正在建造的新航母零部件,优先提供给“福特号”使用。

慕然回首,中美两国造船业间的“彼长此消”,其实也是中国“快速崛起”,美国“逐步衰落”的一个缩影。

可以预见,中国海军超越美国海军,已经不再是个“神话”,我们正翘首以待。

中国第三艘航母被命名为福建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33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