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海洋权益,纷纷加大水面和水下舰艇的研制生产,为了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制约这些先进的战舰,很多国家在发展舰艇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各种反舰武器,而作为常规反舰武器之一的鱼雷,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沉寂之后,随着俄罗斯核潜艇的下水又悄然焕发了新的生机。
年4月23日,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下水,该潜艇号称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核潜艇,达到米,排水量2.4万吨,不过“别尔哥罗德”号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是舰艇本身有什么特别,而是它所携带的6枚大名鼎鼎的“波塞冬”核动力鱼雷,这款“波塞冬”核鱼雷全长24米,直径1.5米,全重40吨,目前在役的潜艇没有一艘能够搭载它,就连“别尔哥罗德”号也不得不拆除原计划的导弹发射舱,并将长度增加到米,才勉为其难放下几枚。
“波塞冬”核动力鱼雷是俄罗斯最新研发的一款战略核武器,不但可以在水下航行数千公里,也能作为一款无人潜航器潜入米深的深海,而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潜艇,最大潜深都只在米左右,这意味着这款核动力鱼雷可以避开大多数潜艇的拦截,鱼雷在不同的时间段有多种含义,如果说在年之前,鱼雷实际上是所有水下爆炸物的总称,年之后,随着自航式鱼雷的出现,把在水下拥有战雷头,有能力用动力系统推动一个向前前进水下的武器叫做鱼雷。
鱼雷最早可以追溯到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研制出一款依靠单螺旋桨推进时速能达到每小时11公里,射程米的水下武器,因外形似鱼和怀特黑德的名字意译为“白色”而命名为“白头鱼雷”,这是世界上第一枚真正的鱼雷。
年1月13日,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吨的“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舰船。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年,德国首先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面舰艇的噪声,然而,声自导所利用的水声信号,同海洋环境噪声、鱼雷自噪声、人工干扰噪声混响等混杂在一起,这给信号的提取和识别带来了困难,这就要求鱼雷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鱼雷是一个渐进式的,未来要强调智能化有很多的方向,包括作战环境更大的潜深、更快的速度、更精确的制导。最开始用瓦斯或者燃油作为动力,后来发展成为电作为动力,现在俄罗斯使用了这种核动力“波塞冬”鱼雷,它几乎可以在大洋里边从它发射地点打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行程可以无限远,核弹头爆炸威力又是巨大的。
与那些外形五花八门的兵器不同,为避免水下航行时阻力太大,鱼雷的形状长期以来都保持着单一的柱形,结构也比较简单,。基本上分为三部分,前部为雷头,呈半圆形,装有炸药和导引装置,中部为雷身,装有控制装置,后部为雷尾,主要是装发动机和推进器等动力装置,世界上装备和使用鱼雷的国家有很多,但能够研制和生产鱼雷的国家却屈指可数,目前只有俄罗斯、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中国等寥寥几个,经过百年的发展,鱼雷型号已经很多,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攻击对象分为反舰鱼雷和反潜鱼雷,按照运输工具分为舰用鱼雷、潜用鱼雷、空投鱼雷和火箭助飞鱼雷,按鱼雷直径分为大型鱼雷、中型鱼雷和小型鱼雷。按推进动力分为热动力鱼雷、电动力鱼雷。按装药分为常规装药鱼雷和核装药鱼雷。按制导方式分为直航鱼雷、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
直航是说鱼雷在一个规定的深度向规定的方向直线航行,这种鱼雷不会自己拐弯儿,线导鱼雷发射以后有几根线在拴着,不断的给它新的数据信号,到了距离目标比较近的时候打开雷达或者声纳,对目标进行尾流或者声音的探索去主动的打击目标。
重型鱼雷由于航程远、威力大,是各国海军发展的重点,近些年由于国家经济和军费的影响,俄罗斯在新型大型水面舰艇的列装上基本为零,而为与庞大的航母编队相抗衡,为能够击沉或重创航母、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俄罗斯在重型鱼雷的发展上花费了很多心思,根据实战的要求,俄罗斯推出了65型超大型鱼雷,装药量达公斤,航速为50节时航程可达50公里,30节时航程可达公里,其主要攻击对象为大型水面战舰,目前俄罗斯的“阿库拉”级、“奥斯卡”级以及“台风”级弹道导弹潜艇均携带有65型鱼雷。
自19世纪末应用于实战以来,鱼雷便一直在反舰反潜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鱼雷更是凭借速度快、威力强而被称为水中导弹,现代鱼雷自带动力,能自主航行,自动导引,特别是大型鱼雷装有线导加末自导联合制导系统,抗干扰能力、导引精度等都大大提高,一旦捕获到目标能自动追击,使目标难以逃脱鱼雷的攻击。鱼雷追踪舰艇或潜艇发出来的声音打击目,舰艇或潜艇航行会产生尾流,鱼雷跟着尾流追踪舰艇,舰艇的速度通常在二三十节,鱼雷的速度更快,能够追上目标进行打击,
鱼雷是一种可在水下发射并在水下航行的水中兵器,具有很好的隐蔽性,特别是电动鱼雷,噪声低,无航迹,即便是装备有良好声纳系统的舰船,也难以及时发现鱼雷而规避,为了保证鱼雷进攻的隐蔽性,往往是鱼雷接近目标时,才自动启动自导装置的工作,以实施隐蔽攻击,这样一来就更加加大了舰艇对鱼雷的探测难度。由于水下爆炸的特点,对于同样数量炸药在水中爆炸时,比空中爆炸威力要大得多,鱼雷打击一艘舰艇的时候,理想的爆炸方式不是直接打在舰艇的侧面,甚至我们说穿入舰艇内部爆炸,而是在舰体的龙骨的下方,最好是在战舰的正下方产生爆炸,首先在极短的时间里,水被向四周推,会产生类似于空泡的存在,空泡就会把船体向上顶,船被向上顶之后,船身就会出现一个向上的剪切力,对船只龙骨、船舷等各方面造成破坏后,因为水不能够被压缩,再加上海水又是有压力的,空泡又会被海水迅速填回来,就产生了一个吸力的状态,船体又迅速被往下压,这种水下爆炸所产生的可怕效应,对大型舰艇造成的破坏是极大的。
而且打击的均是目标的水下防护薄弱部位和要害部位,易于造成舰艇的沉没,因而比起火炮、导弹,鱼雷的破坏力要大得多,特别在鱼雷采用了自导、非触发引信统,使命中概率得到提高,因而更增强了其破坏力,二战期间英国的“皇家方舟”号航母2吨,满载排水量吨左右,能载60多架飞机,被德国潜艇U-81的一枚鱼雷击沉,年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大型巡洋舰被英国的攻击型核潜艇发射了两枚鱼雷击沉。
“波塞冬”核鱼雷因为其威力巨大,甚至被媒体称之为“末日鱼雷”。“波塞冬”采用核动力推进方式,四个尾舵均采用全动设计,最大时速能够达到公里每小时,最大深度超过了1公里,所以现有弹药几乎不可能拦截它,一般热动力鱼雷、电动鱼雷射程极限是四五十公里,核动力鱼雷可以把鱼雷推到更远的距离,再使用俄罗斯空泡技术,它水下航速可能达到两百节,两百节射程50公里基本上是没办法防御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款“波塞冬”核鱼雷具有着恐怖的威力,可搭载几百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它的爆炸当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1吨。当“波塞冬”在水下引爆核弹头后,可掀起米高的巨型海啸,能形成水下冲击波和海啸波“双重打击”方式,只需一枚就可消灭一个航母打击群,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
因为“波塞冬”核动力鱼雷外形巨大,也反过来影响它的使用状态,目前除了为它量身定做的“别尔哥罗德”号外,没有其他潜艇可以正常搭载,因为它的体量太大了,一般的潜艇只能外面进行挂载,不能放在潜艇的内部。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外挂之后影响潜艇前进的速度,对潜艇所产生的噪音阻力,噪音增大很容易暴露自己,俄罗斯未来计划部署32枚波塞冬核鱼雷,并采用常规鱼雷的发射方式进行发射,这些核鱼雷一旦全部服役,将会成为未来海战的绝杀性武器。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鱼雷上的应用,鱼雷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将进一步提升在未来的现代化海战中,鱼雷将会在攻击核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击毁航空母舰和其他现代化战斗舰艇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从而真正成为各国海军克敌制胜的杀手锏。